鼓吹乐种文化的基础,汉代鼓吹乐

时间:2020-02-06  点击:
手机版

  汉代鼓吹乐在两汉期间,各种类型的鼓吹乐,从宫廷到民间广泛地使用和流行着,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汉代距今两千年,音乐资料多流散遗失,留存至今的大多是汉代鼓吹乐的歌辞。而在我国汉画像中,存有大量的鼓吹乐的图像,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汉代鼓吹乐提供了重要依据。

  鼓吹乐的起源鼓吹的起源与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的生活有关,据刘谳《定军礼》有言,”鼓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可见,汉代音乐的类型初的鼓吹乐是以外族音乐为主的。

  秦始皇画像

  《汉书叙传》云:“始皇之末,班壹。避地于楼烦,致马牛羊数千群。值汉初定,与民无禁,当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出入弋猎,旌旗鼓……”

  是说班壹在汉初成为富豪后,自己便拥有庞大的鼓吹乐队。又据杜佑《通典》卷一四六载:“北狄乐皆为马上乐也。鼓吹本军旅之音,马上奏之。”鼓吹之名,始于汉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六引蔡邕《礼乐志》:“汉乐四品,其四曰短箫铙歌,军乐也。”《通志》中“汉短箫铙歌二十二曲”,“亦日鼓吹曲,按汉、晋谓之短箫铙歌,南北朝谓之鼓吹曲”。

  秦始皇剧照

  究其鼓吹之含义,主要还是其使用的乐器,仅属各种鼓与吹管乐器的组合而已。《宋书●乐志》载:“鼓自一物,吹自竽、籁之属,非箫、鼓合奏,别为一乐之名也。鼓吹者,鼓与吹也。鼓,击鼓也;吹,吹箫也。统而言之,鼓箫合奏也。”但有时也会用笳与箫声相和,《乐府诗集》卷十六有云:“鸣笳以和箫声。”而在《隋书音乐志》的记载则更加详细:“鼓吹一部十六人,则箫十三,人,笳二人,鼓一人。”由此可见,排箫在鼓吹乐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其规模也非其他的乐器所能比拟。

  汉代鼓吹乐发展了一个时期以后,逐渐地依照所用乐器和场合的不同,区分为鼓吹与横吹两类。在较早的一段时期,是角和笳在一起使用的,总称为鼓吹。《晋书乐志》:“胡角者,本以应胡笳之声,后渐用之横……”后来分为两类:一类用排箫和笳为主要乐器,在仪仗行进时使用,仍称为鼓吹;另一类用鼓和角为主要乐器,作为军乐,在马,上演奏,称为横吹。

  鼓吹

  两类各自有乐曲,互不相同。如前所述,鼓吹的兴起,是在。秦末汉初有个叫班壹的人,因逃避战乱,在北方接近少数民族的边区定居下来,靠经营畜牧业起家。汉朝初年时,他在自己的游猎队伍中,开始使用鼓吹。但是鼓吹和横吹的区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仅仅是相对来说的,是暂时的。

  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乐器在乐队中的相互配合以及具体应用场合,都会随时改变,所以,越到后来,这种区分就越显得不适当;而初期应用的鼓吹这一名称,则被保存下来,成为不断变迁中性质相近的多类音乐的概称。

  《乐府诗集》图片

  至于各个时期因鼓吹乐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和乐器组合的不同形式而引起的鼓吹乐内部属类名称的变异,则仍然是多样的。我们对这种多样的分类名称,除了有时不得不提及以外,一般可不必予以过多的关注。

  东汉是鼓吹乐发展和完善的黄金时期,汉哀帝罢乐府将“古兵法武乐”及众多鼓吹演奏员“条奏,别属他官”《汉书礼乐志》,加之东汉统治者对鼓吹乐的重视,使鼓吹乐在东汉时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汉明帝时,鼓吹乐不仅取得宫廷音乐中独立“乐品”的地位,甚至占到国家“四品乐”的一半。

  汉明帝画像

  《隋书音乐志》载:“汉明帝时,乐有四品:一日《大予乐》,郊庙上陵之所用……二日雅颂乐,辟雍飨射之所用……三日黄门鼓吹乐,天子宴群臣之所用焉……其四日短箫铙歌乐,军中之所用焉。”

  “黄门鼓吹”与“短箫铙歌”都是东汉鼓吹乐的类型之一,由此可见鼓吹乐在汉宫廷音乐中的重要地位。鼓吹乐的高度发展,使其应用形式必然趋于固定化、程式化,相应地,鼓吹乐分类也会进一步细化而呈现出新的特征。

  蔡邕画像

  以上资料说明,在秦以前,就有鼓吹乐的存在,并且受到胡乐的影响,至两汉时期形成鼓吹乐的高级形式。鼓吹乐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鼓吹乐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民间和北方、西域诸国的音乐,使汉代鼓吹乐更加丰满、完善,成为汉代音乐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所以,鼓吹乐作为一种器乐合奏在内容及形式上和民间音乐有着必然的联系。汉代鼓吹乐为中国鼓吹乐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千多年来,我国的鼓吹乐一直在发展,而且它不断淘汰旧的乐器和吸收新的乐器,使这种合奏音乐形式和独特的演奏风格被继承下来,至今仍是受人民大众欢迎并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

  参考资料《汉代音乐文化研究》

上一篇:华夏礼乐之邦,那么乐是怎样发明的呢?
下一篇:赠票| 卡罗琳娜·艾克: 世界上唯一不需要身体接触的

乐器大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