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安徽谱新篇】半个多世纪 照片记录生活大

时间:2020-02-06  点击:
手机版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出生在旧社会,从1947 年在照相馆当学徒,到1994 年真正从报社退休,半个世纪以来,厉福昆一直用相机记录身边生活。解放前拍的照片,都已无迹可寻,但那些老百姓困苦不堪的生活场景,仍封存在他的记忆里;新中国成立后,老人把镜头瞄准身边百姓生活,“仅仅从照片的颜色日渐丰富多彩就能看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2年4月界首小黄公社庙会,村民们在看戏。

  无钱上学,15 岁到照相馆当学徒

  72 年前,15 岁的厉福昆考入当时蚌埠市有名的江淮中学。一开始他还很高兴,可是后来一打听上学要两袋洋面的学杂费,心就凉了半截。“为此,几名要好的同学还到我家里求情,但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那是1947 年,当时厉福昆的父亲在浴池做杂役,母亲给人洗衣服,收入微薄。“饭都难吃饱,哪里能有上学的钱呢?”和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这也成了他终生的遗憾。

  为了谋生,15 岁的厉福昆来到蚌埠“大中华照相馆”当学徒,一开始在暗房学习处理照片、冲洗照片,后来又开始接触照相机从事摄影,想不到这一拿起相机就再也没放下过。厉老介绍说,蚌埠开埠之后,由于水运陆运交通发达,非常繁荣,当时号称“小上海”。可是在解放前,这些繁荣的泡沫下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穷困潦倒、民不聊生。由于年代久远,他手头并没有留下当年的影像资料。但是,那时他已经开始以一个摄影师的视角观察周围,有些场景已经烙在记忆里,难以忘怀。

  解放以后,用相机拍摄人民新生活

  1949 年,蚌埠解放了,人民翻身当了主人。1950 年,治淮委员会在蚌埠成立。“他们经常需要出去拍照片,人手不够,就到照相馆找人帮忙。”一来二去,厉福昆经常被喊过去帮忙、冲洗照片、拍照片。

  1951 年,厉福昆正式到治淮委政治部宣教处参加工作。有了正式工作的厉福昆,开始用工资帮衬家里,生活条件开始改善。“尽管那时工资并不高,但是好歹生活有了保障。”此后,作为家中长子的厉福昆又资助妹妹上了大学,以弥补自己因家贫没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遗憾。

  在治淮委政治部工作的几年里,厉福昆在摄影上的实践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1958 年,厉福昆被调到刚刚创刊的《安徽画报》,刚开始主要是从事暗房照片冲洗工作。后来厉福昆又拿起相机,成了一名负责工业专题拍摄的摄影记者。1964年11月,他又调到安徽日报社摄影部担任摄影记者,挑茶的女社员、观测天气的气象员、工厂的劳动模范、看戏的农民老大爷等等,都进入了他的镜头,厉老也拍摄了大量让人称道的好作品。

  介绍经验,拍好照片的背后是积累

  数十年来,厉老拍了难以计数的照片,这些照片中,有一张在业界收获无数赞誉,那就是《梆子迷》。不过,这张照片的拍摄过程却有点戏剧性。

  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精神层面的需求出现井喷。1982年4月,界首县(现界首市)小黄公社停办了数年的庙会重新开始举办。厉老前去拍照片,在人山人海的庙会寻找拍摄时机。

  戏台上,演员在唱梆子戏,附近三村五里的乡亲们在台下聚精会神听戏。厉老在现场转来转去,拍了一些照片,但总感觉不是太满意。他就继续在附近转悠,转到了戏台下面。戏台下面有不少孩子在嬉戏。厉老面朝观众,看到了令他震撼的一幕,台下的众多农民观众目不转睛地在看戏,仿佛戏台上的每一个动作都不舍得错过。厉老就举起了相机,选取了几名表情比较有特点的人物,果断按下了快门。就在厉老意犹未尽准备再拍一张时,发现胶卷拍完了!厉老回到单位冲洗照片时,心中还有点忐忑。照片出来后,厉老惊喜地发现,这张照片在这卷胶卷的最后一张,尽管有点瑕疵,但照片上的人物特点鲜明、表情生动。

  这张照片发表后引起了很大轰动,继获得1982 年度全国好新闻(照片类)奖后,又获得多个奖项。评委认为,这幅新闻摄影作品,构思新颖、匠心独运。照片画面中没有出现戏台和演员,但是通过观众的眼神、表情,出神入化地刻画了这台大戏的引人入胜和农民朋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欢快放松的精神面貌。

  厉老介绍说,要想拍出好的作品,就要先积累,除了积累对新闻事件价值判断的把握能力,还要积累生活经验和摄影技巧。只有这样,在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才能正好把它抓住。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赵明玉

上一篇:常州:金坛区3间屋的“大舞台”为村民义演6年
下一篇:福建专业社会组织携手校园师生 共谱融合教育事业新篇章

戏剧曲谱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