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中国古代真的有龙吗?

时间:2020-02-26  点击:
手机版

  龙是中华民族和古代皇室的标志,历代君王都号称真龙天子,言下之意自己是现世的神龙,因为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所以真龙天子是当然的民族领袖,所以君权神授就有了最合适的理由。所以龙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是中国元素中最为神奇的图腾标识,我们常自称是炎黄子孙,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黄帝轩辕的传说中都和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全世界的中国人都以龙的传人自居。

  而传说中的龙是一种神异的动物,具有驼头、蛇身、蜥腿、鹰爪、鹿角的特征,其身上有鱼鳞、鱼尾、鱼鳍、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腋下有羽,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神,四灵之首。中国人崇拜龙的历史可追溯到8000年前,龙的神秘和龙的形象伴随着王朝的更替,历史的演变,循环反复,生生不息。

  早在商周时期,龙就是各种玉器、青铜器上的重要纹饰,那时候的玉器青铜器主要是祭祀用的,是沟通天地的法器,而龙纹会出现在这一类的法器上也表明了龙在那时起就已经是当时人们的主要信仰和图腾了,当时的龙纹大都是蛇躯,无足,但有双耳和犄角,身上有鳞片。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龙纹不再仅仅出现在祭器上,慢慢的走入贵族的生活了,日用的漆器、绢帛织物上也会有龙纹出现,而且此时的龙纹更加强调动态与曲线,变得更加优雅,这当然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人文环境的改变,诸子百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和东周王室的衰微有关,所谓真龙天子不再居于权利中枢,无法保持龙的严肃性和神化特质了。这时候的龙已经开始加入了人的想象,出现了比较写实的龙的形象了,甚至还出现了长出翅膀的应龙形象。

  到了汉朝的时候,由于道教神仙思想的影响,龙的形象就更加幻想化了,这时的龙开始有了四只兽足,成为了四灵之一,还常与神仙为伴,应该说这个时候的龙已经和我们今天的龙的形象基本一致了。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龙纹装饰就变得更加普及了,不仅祭器上有,石砖、石刻、壁画、织物上也都被发现过,这个时候的龙,从形象上更加丰满了,犄角变得有分叉形似鹿角,口中有利齿,足似鹰隼之爪,在一些细节上变得更加详实生动了。

  而到了隋唐时期,龙纹的造型基本上有了固定的结构,龙首、龙身、龙尾、龙角、龙须、龙爪、背鳍都有了固定的形制,而早期的翅膀也被简化美化为了飘羽,生长在头部与四肢,龙身的整体造型也变得更加矫健神俊,完全脱离了早期龙蛇不分的尴尬。

  这种龙的形象一直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或瘦或壮,但大体形象是统一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种形象一直延续到现在,但在龙纹的使用上,引入了规制和等级,五爪为最高等级,只有皇家能使用,其他的纹样规制也都有其特定的使用环境,这种规制使得龙纹的使用逐渐走向形式化,龙也就从现实中也许存在的物种变成了纯意象的形象了。

  由上面的龙形象的变迁,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龙事实上是夏商周时实际存在的类蛇状生物的基础上想象美化而来的,龙是否存在?其实也许真的存在,但那个龙的形象肯定不是咱们现在所认知的那个龙的形象,但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在每一个中国人心目中都是切实存在的,那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精神!

  借用《三国演义》中曹操所描述的“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与诸君共勉!

上一篇:中国游客在俄躲避检查?我驻俄罗斯使馆回应
下一篇:北大考研出分!何时复试,形式会否有变?来看权威解答

热点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