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舞技巧剖析系列--脚随身动原则

时间:2019-04-10  点击:
手机版
国标舞技巧剖析系列--脚随身动原则立论:如果重心转移是目的,平面牵引是过程,那么脚随身动既是手段,又是原则,是为达到重心转移、实现平面牵引的手段和原则。这是国标舞基本功精髓之一。
这是以往极少正面涉及的话题,是一个常被人们忽略的话题,又是大家经常面对的话题。本文继续遵循前文引言的宗旨,在这里作一个不成熟的分析。
在我们许多经典教材、视频教授、现场讲解中,经常见到听到“脚动身到”“脚到重心到”这样的说法。对于所有套路花样,我们看到的也都是脚迹路线图。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脚到哪里身到那里,天经地义;由此形成一个概念:“身到是脚动的结果,重心到是脚到的结果”。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脚动的前提是身动,身动的前提是胯动。即“脚随身动,身到脚到,身随胯动,胯到身到”。脚动是过程,胯动才是起点,脚动只是胯动的结果。胯是动力源,胯动与脚动之间只有瞬间的差别,脚偏离原来的位置实质上是胯动造成的。
然而,人们所看到的却是“脚先偏离原来的位置”,为什么呢?脚随身动,虽然身动是源,可脚是后发先至;身体平面移动的距离往往没有脚远,尤其是非近距离闭合状态下。拉丁舞最为明显,脚的平面移动距离一般都比腰胯远,若是高难的大幅度动作造型,脚移动比腰胯更远。然而,这并不违背“脚随身动”原则。
讨论这个有必要吗?有,非常必要!如果没有“脚随身动”这一概念,这一主观意识,这一指导思想,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从浅处说,就“会踩脚”“怕踩脚”。这一点在摩登舞闭合位,表现最明显最突出;相对而言,更容易发生在领舞者身上。传统舞的慢三,为什么老是走交叉步呢?因为容易回避这一矛盾。慢四也尽量走交叉走小步,快三除了交叉、小步外还靠快节奏来避免这一矛盾。平四为什么热闹非凡呢?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闭合位距离比较远,脚底纵向跳动,几乎完全回避了踩脚这一矛盾,容易上手。
往深处讲,就形成不了近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蛇(龙)摆尾效应。如果没有这一效应,感受不到这一效应,摩登舞的倾斜、摆荡、升降、全脚滚动、不漏痕迹,几乎无法实现,拉丁舞的舞姿也只能维持在低级阶段。现以节奏较慢的伦巴为例,其高级技巧的展示,不在乎摆胯的平面弧度,而在于下身是不是沿胯,到大腿,到小腿,到脚背,到脚尖的多米诺效应;上身是不是沿胯,到后背,到大臂,到小臂,到手指的多米诺效应。这个传递过程节奏越慢,展示越充分,难度当然也越大。
说到此,人们自然会联想起杨丽萍的孔雀舞……
节奏快的舞,如牛仔、恰恰,是不是可以不要呢?你不要,你身体的节奏就跟不上(音乐节奏),你的动作就感到别扭。这时的多米诺效应在舞姿造型上的展示,相对要弱一些,因为它要让位给节奏。
经典教材中有关“脚随身动”的原理(原则)实在太少,而且隐隐约约,很不明确。这里摘取“走步中的重心分配”片断如下:“在动力脚(注:应改称动作脚.流行说法的动力脚根本不是动力,而是动作)迈到最大步幅的一刹那,重心平均置于前脚跟与后脚掌,当前脚平置于地时,重心立刻全部移到前脚。”
从静态开始,要始终感觉到身体前移比脚的前移早一点,而脚的速度要比身体速度快一点。倘若脚先于身体前移,身体重心就会拉在后边…”
结论:脚随身动,身随胯动原则,是实现身体舞动的前提,是实现身体平面流动(包括倾斜、摆荡)的前提,是实现多米诺骨牌效应(蛇摆尾效应)的前提,也是国标舞区别于传统舞厅舞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四式瘦腰瑜伽法
下一篇:分析爵士舞的技巧 罗湖爵士舞学校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