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黄家驹之后,Beyond三子的歌曲真的无足轻重吗

时间:2019-10-29  点击:
手机版

  人的记忆库就像一个大容器,当遇到某些特殊的人、事、体验或经历时,就会生成一个个记忆点,容器的盖子也会被触发打开,然后将这些记忆点一股脑地装进去,供人们日后怀旧回味之用。

  上一篇推文介绍了美国重金属乐队Metallica,文中提到了乐队的已逝贝斯手Cliff Burton。1986年,一场车祸夺走了Cliff的生命,同时被带走的,还有他傲人的音乐才华。

  在Cliff刚刚去世时,Metallica的其他成员的确陷入了深度迷茫,想找到顶替Cliff的人选太难了,没人能够在低音部演奏和创意方面像他那般卓绝。退一万步讲,就算找到了技术过关的乐手,彼此间的默契恐怕也难以再现。

  是就此终止梦想,还是含泪继续上路?最终,Metallica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他们不打算走Led Zeppelin痛失John Bonham后随即解散的老路,他们想尝尝顽抗到底是什么滋味。事实证明,他们赢了,无论是艺术上还是商业上,他们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虽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也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每一段历史都由不同的人创造,选择不同,结局自然也不同。

  01

  在摇滚乐的历史中,向来不缺乏巨星陨落英年早逝的例子。核心队友的离世,可能会导致乐队就地解散,可能会在换人后再创辉煌,也可能是仅靠剩余的成员苦撑到极限时无奈解散。

  说到苦撑,说到无奈,说到解散,有一支乐队是绕不开的,那便是Beyond!

  1993年,黄家驹在日本意外离世。在那一年,很多人都经历了一瞬间失去永恒的滋味。华语乐坛失去了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一个方向。Beyond乐队失去了一位队长,一名伙伴,一颗灵魂。

  

  有时候,成蹊总觉得“无可取代”这个词的程度有些满,因为好像没有什么是不能被取代的,但把它用在黄家驹身上却非常合适,他的人品和作品,无可取代,他的意义和价值,无可取代。家驹的离开,意味着某些东西就此永远的失去。

  几十年后的今天,每当谈起那位有点艺术洁癖的音乐人,每当那些脍炙人口的旋律反复响起,人们这才明白,原来并不是随便一个歌手就能写出家驹式的歌。

  对歌迷来说,即使再怎么伤心再怎么遗憾,最后也还是能重回自己的生活,继续向前。而对黄贯中、黄家强和叶世荣而言,就没那么简单了。只要他们还做音乐,只要他们还是Beyond的一员,只要他们在夜里稍微将记忆回拨,家驹的味道和印记就会出现,挥不散,抹不掉。

  叶世荣:“在二楼后座我常想起家驹,现在这里基本上是他离开时的样子,我会想起当时他的位置,以前家驹就在这里边弹边唱。门口挨着电视旁边的那个位置比较特殊,让人很容易睡觉,家驹往往坐在那,看着面前的一缸金鱼就睡着了……”

  我听很多歌迷抱怨过,既然家驹不在了,干嘛不找个主唱呢?没人唱歌那怎么发展?也有人说,其实三子根本没必要继续写新歌,翻唱老歌和完成家驹那些demo就够了,何必苦哈哈地创作?再说了,三子写的歌一点也不好听……

  不客气地说,某些Beyond歌迷根本不懂Beyond的精神所在。第一,家驹是乐队灵魂,用黄贯中的话说,你以为黄家驹是随便找个人就能代替的吗?第二,Beyond意为超越,不是超越别人,而是不断超越自己,无论家驹在不在,Beyond都要向前,而不是停滞或倒退。第三,并非所有音乐都是为了讨好大众而存在的,那些你觉得不好听的歌,未必真不好。

  说来说去,围绕Beyond三子最大的分歧,就是他们的作品不够流行、不易上口、不太好唱。你大可以抛出一句,我喜欢谁是我的自由,我只认黄家驹,对三子完全无感,可请别忘了,你听的每一首家驹作品里,处处都有其他三子的贡献和付出。当然,你还可以更绝对地说,我听歌只听唱,能打动我的只有家驹的嗓音,这就更尴尬了,因为家驹历来主张歌迷要提高欣赏能力,唱只是音乐的一部分,更何况他本人最喜欢的是纯音乐。

  黄家驹:“我对唱歌这种东西没感觉,只对弹奏乐器有感觉。”

  疯狂地迷恋一位艺术家,却又完全不了解这个人的艺术,这算什么?这一定不是爱,只是盲目追星罢了。

  02

  在黄家驹心里,最理想的Beyond是什么样子?

  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通过他们在日本发行的两张专辑也能看出端倪,《继续革命》和《乐与怒》。

  Beyond在1991年到达日本后,虽然与唱片公司多有矛盾,但与香港时期相比,毕竟还是获得了相对较大的创作自由,92和93的两张专辑是家驹的绝唱,但同时也是乐队另一个轮回的新起点。

  两张专辑,24首歌,家驹依然是绝对主导,音乐风格多元,创作视野宏大。曲风涉猎流行金属、民谣、雷鬼、硬摇滚、爵士、蓝调等诸多类型,主题涵盖华夏文化、家国情怀、思乡心切、人性剖析、自由抗争、爱情生活、和平与爱、追逐理想等丰富内容。此外,就制作水准而言,无论是乐器表现、编曲创意还是混音效果,都让人眼前一亮,惊艳华丽之感扑面而来。

  与之前几年在香港的专辑相比,《继续革命》和《乐与怒》从内到外均焕然一新。《继续革命》的深刻内涵,《乐与怒》的理念统一,无不凸显出Beyond的过人才华和掌控能力。

  细心的朋友应该留意到了,24首歌里没有一首是纯音乐作品,家驹独一无二的高亢声线依然是绝对主角,在两张专辑中,人声所占的比重远远高过乐器。这种处理手法比较保险,更易于流行和传唱,难怪家驹越来越希望制作一张纯音乐唱片。

  听懂了这两张专辑,你就明白了家驹心里最理想的Beyond乐队的状态,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创作时高度自由,角度和高度不设限,风格软硬乐队说了算,乐器的篇幅应大幅增加,不必看大众的脸色。这两张专辑明确指出了乐队未来的想法和方向。

  

  人们不止接受不了三子的歌,哪怕是稍微有一丁点拔高的家驹冷门作品,照样会遭受冷遇。事实也证明,在日本推出的这两张专辑反响并不强烈,若不是家驹突然离世,连《乐与怒》也会仅止步于几万张的销量。

  那么,在家驹走后,Beyond三子是怎么做的呢?

  03

  先说结论吧,三子时代的音乐,与家驹希望的气质是一脉相承的。

  高度自我,拒绝讨好

  对一支摇滚乐队来说,创作态度太重要了,它决定着作品的内核基因。

  家驹在世时,自由创作的体验并不算多,在销量至上的日子里,可以说他被歌迷和规则捆绑了十几年。如果你是Beyond三子,你会再做刻意取悦听众的歌么?你会再当唱片公司手中的木偶么?断然不会了。

  三子也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旋律,比如缺口、总有爱、仍然是要闯、遥远的Paradise、门外看、声音等作品,旋律非常抓耳。但他们深知,之前为了妥协已经失去了队长,如今是时候回归自我了,因此你去看三子的旋律特点,从不追求容易入耳,却具备长久耐听的特性。

  主流也好,另类也罢,对外界给Beyond的定位,三子已经全然不在意了,他们不是在故意设置门槛,只是想让自己彻底放开,他们不想再被束缚,更不想处处受制。思念家驹时,他们写出了爱得太错,看不惯歌迷盲目崇拜时,他们创作了醒你,有感于纷乱的时局,他们自然地唱出了大时代……

  一般性的歌迷,只想听到顺耳的歌。真正的知音,会走进音乐人的作品深处挖掘惊喜。

  硬度提升,炸裂软弱

  从某种意义上说,1993年成了Beyond的分界线,在这条线之前的歌迷侧重听偏流行偏软的歌,在这条线之后的歌迷侧重听带点实验色彩的另类音乐。

  黄贯中对重型音乐格外青睐,他成为乐队的创作核心后,Beyond歌曲的硬度明显得以提升,与此同时,他也毫不意外地成了某些歌迷的眼中钉。

  听过Beyond早期作品的人清楚,黄家驹和黄贯中是真正的摇滚硬汉,两人的音乐理念比较一致,喜欢前卫、多元和硬派的玩法。“可惜心里面的声音一再被软禁,谁可掩饰天裂地摇心底的叫声。”

  《SOUND》、《请将手放开》、《惊喜》等专辑都堪称上佳之作,其中的亮眼单曲也颇多,可惜很多歌迷只顾着忙于站队,根本无暇静心去体会。

  此外,除了曲风变得更加硬朗,三子对电子音乐的尝试也逐步深入,假如以专辑的时间线去观察,他们作品里的电子味道越来越重。

  1996年的LIVE & BASIC演唱会,Beyond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技术、信心和团结,那是三子最和谐最精彩的岁月。

  没人认为他们会解散,因为当时三子正走在家驹所期望的超越之路上。

  乐器出彩,人声不弱

  为了还家驹的纯音乐心愿,加之三子的嗓音终究无法超越队长,所以三子的歌里,大大增加了乐器的话语权。人声不再是吸引听众的唯一手段,Beyond最引以为傲的资本从来都是乐器表现力,这一点从建队之初到家驹离世再到三人时期都未曾变过。

  除了在歌曲中增加乐器的solo和riff之外,三子还创作了同样出色的纯音乐,如旧历、青马大桥、Phantom Power等,无论是音乐性还是意境氛围,都属难得的精品。

  家驹的嗓音无法复制,黄贯中和黄家强不得不相继在演唱方面发力。1995年时,黄贯中的嗓音已经找到了感觉,略带一点金属质感的沙哑,高低音也能做到收放自如了。黄家强一直努力试着让声线向家驹的方向靠拢,对一些慢板情歌的演绎很有自己的特色。

  三子没有放弃,没有停步,更没有倒退,相反一直在负重前行。三子的作品同样精彩纷呈,不仅思想深刻能量十足,而且将那份不妥协打不死的音乐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说起解散,实属无奈。没有家驹的Beyond,再也没有了那股强大的向心力,三人成了经不起风浪的一叶扁舟,兄弟同心筑起的堤坝逐渐被各方舆论的洪水冲垮。二黄的音乐理念、个人偏好和性格特征差别太大,矛盾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人在多张专辑里很明显已经是各玩各的了,默契度欠佳的同时,整体性也稍显不足。

  2005年,Beyond乐队还是走到了终点。他们始终没有找人来填补空缺,就这样硬撑到了最后。一声唏嘘。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三子时代所做的音乐和尝试,就是黄家驹想做的。那些说三子音乐无足轻重的人,那些说三子无才无能的人,你们否定的不止是三子,其实连家驹也一并否定了。

  如果你耐心用心地去欣赏了三子时代的音乐,然后说不喜欢,成蹊举双手赞成,因为至少你调查研究了,所以你有发言权。如果你根本就没有踢破那层又薄又矮的欣赏门槛,就开始大放厥词,并在横向对比中彻底否定三子,成蹊觉得不妥,因为这说明你不是一个理智的艺术欣赏者。

  Beyond从来都是一个整体,当你在记忆库里翻看家驹的片段时,三子一直就在旁边,他们早已在你的容器里占有了一席之地,遗憾的是,你从没察觉到。

  

  怀旧没毛病,但向前看更重要。有些作品,只要你沉浸地聆听了,美感自现。有些事情,只要你试着一分为二地看待,纷争自消。成蹊认为,这才是Beyond歌迷该有的心态。

上一篇:这就是街舞完美收官,叶音实力却遭网友质疑!
下一篇:一舞芳华东方魅莉《魔域》花魁赛拉开唯美序幕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