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鹦鹉中的战斗机,它是“高山小丑”

时间:2019-11-04  点击:
手机版

  

  看到朋友哈哈大笑,你可能会被这欢快的氛围感染,加入他的行列。人类和黑猩猩能发出感染同伴的笑声并不稀奇,但你知道吗?有一种鸟也会这样。它们神秘诡谲的笑声具有传染性,听到后其它的个体也会突然心情舒畅,进入嬉戏打闹的状态。如果有同伴在身边,它们会一起飞舞打闹;如果就自己,它就会开始自娱自乐。

  它就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在高山生活的鹦鹉——啄羊鹦鹉(Nestor notabilis)。它的名字自带故事,它的鸟生充满着矛盾与神秘。

  

  路见不平一声笑。图片:李彬彬

  

  啄羊鹦鹉所生活的新西兰南阿尔卑斯山。图片:李彬彬

  一切的一切,可能要从这高山上的生活说起。

  行走高山,凭的是真本事

  全世界鹦鹉超过350种,分布地主要集中在气候温暖的热带和亚热带,譬如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可偏偏啄羊鹦鹉可以适应高寒地区。在寒冷严酷的高山,为了获得食物和热量,它们需要独辟蹊径来生存。

  它们会在冰雪覆盖的高山灌丛草甸觅食,也会进入低海拔森林寻找嫩芽和果子,甚至会展现出捕食者凶狠的一面:在灌丛中觅食的时候,如若发现父母离开、无“人”看管的澳洲鹱的巢穴,啄羊鹦鹉会毫不客气地立马用锋利的爪子和喙开挖,直到洞口大到可以让这近50cm体长的大型鹦鹉探入,一嘴揪出毛绒绒的幼鸟,大快朵颐。

  

  遭遇路杀的野兔对啄羊鹦鹉来说可是很好的热量来源(左),它们也食用当地的植物(右)。图片:Andrew Walmsley / naturepl.com

  啄羊鹦鹉偷袭澳洲鹱巢穴。视频:NHNZ Moving Images / arkive

  它们是机会主义者,是以聪明著称的鹦鹉家族中的一员。它们可以解开一个个设置在面前的难题,找到深藏的食物。之前,有研究者把食物藏在机关密布的食筒里,不论是需要拆挡板、转旋钮、利用杠杆原理还是利用重力作用,啄羊鹦鹉都可以“见招拆招”,直到食物落入口中。

  

  打开被压住的垃圾桶也毫无难度。来源:The Smartest Parrot/ BBC

  当打开食物的机关需要两只鹦鹉同时协作时,用不了太长时间,它们就可以发现合作的步骤,一起获得食物。不仅懂得合作,它们还愿意等待合作者的到来。在2017年的一个实验里,研究者发现:当啄羊鹦鹉知道存在可以信赖的合作者时,它们愿意为对方的到来等上65秒,再尝试一起打开机关。这让啄羊鹦鹉成为除人类之外,唯一已知可以为合作者等上这么长时间的物种。

  

  只有当鹦鹉一起拉绳子的时候,隐藏在下面的食物才会出现。图片:Heaney M,et al./PloS one(2017)

  此外,啄羊鹦鹉知道什么时候它们需要合作,什么时候可以以独行侠的方式获得食物,和黑猩猩及大象表现出同样水平的合作技能。它们没有很明确的关于“公平”的概念,就算合作后分到的食物比自己的合作者少,它们也并不介意。

  因为啄羊,而遭杀戮

  人类来到了新西兰这片净土,带来了永久的变化,对啄羊鹦鹉来说,这是机会也是威胁。这个聪明调皮又无畏的物种和人类之间发生的激烈冲突,是在任何一种新西兰本土鸟类身上都没发生过的。

  最开始的冲突,便是啄羊鹦鹉名字的由来。人们带着羊进入这片山地,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当地的生态系统。这种改变并不只是单向的。啄羊鹦鹉作为鹦鹉中的“战斗机”,发现了突然出现的高脂肪高热量美食——绵羊,于是,夜黑风高之时,它们潜入羊群,跳上羊背,用锋利的喙和爪子叨开绵羊的皮毛,窃取皮下厚厚的脂肪和肉,对它们来说,这就像吃到黄油芝士般,满足感爆棚。

  

  在山巅亮翅的啄羊鹦鹉。图片:Bernard Spragg / flickr

  绵羊自然不堪侵扰,伤的伤,死的死,农民愤恨,政府无奈下令:悬赏枪杀啄羊鹦鹉。当时,每只啄羊鹦鹉的赏金差不多值120美金。好奇害死啄羊鹦鹉,赏金猎人不用刻意寻找,只消夜里升起一堆篝火,便可以坐等好奇这深夜光亮的啄羊鹦鹉前来一探。

  19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90来年堪称恐怖的黑暗时期,超过15万只啄羊鹦鹉死在人类的手上。啄羊鹦鹉伤羊一事在高山农民间口口流传,但直到1992年8月,制片人罗德·莫里斯(Rod Morris)带着团队来拍摄啄羊鹦鹉时,才第一次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到这一幕。

  

  1907年7月,一头疑似死于啄羊鹦鹉喙下的绵羊。左滑查看罗德·莫里斯团队拍摄到的鹦鹉啄羊画面,血腥预警。图片:George R. Marriner & Rod Morris

  猎杀之后是“毒杀”

  后来,赏金捕杀被废止,啄羊鹦鹉成为了新西兰保护动物,似乎,好日子乘着风到来了。啄羊鹦鹉们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人类常活动的地区,格外“亲人”,因为那里有着自然界不多见的高能食物,比如黄油、比如汉堡、比如啤酒,再不济,还有着包罗万象的垃圾桶。

  啄羊鹦鹉在人类的垃圾堆中翻食。图片:Tui De Roy / Auscape International

  吃饱喝足后需要娱乐项目,啄羊鹦鹉们又看向了其他地点,比如停车场和公路。不知为何,它们对四个轮子滚着上山的车格外有兴趣,尤其是对车子的雨刷器、天线、橡胶封条等。不知多少游客在新西兰南岛游玩时经历过这一幕:翼展近半米、重达2斤的巨型鹦鹉成群结队在车挡风玻璃前巡视,抓着雨刷一通盘,就差拆下来叼走。它们还会拆轮子、撬玻璃,简直毁车小能手。

  

  毁车三连拍之毁车。图片:李彬彬

  

  毁车三连拍之组团毁车。图片:李彬彬

  偏偏很多游客会来它们生活的阿瑟山口国家公园(Arthur pass)参观,那就少不了要经历啄羊鹦鹉的一番洗礼了。它们也进入到高山小镇,会开门,会开窗,会一起协作把重重的垃圾箱盖打开淘食。它们一轰而散,转身又来。遇到会思考爱探索还有“共同富裕奔小康”理念的啄羊鹦鹉,斗智斗勇便成了日常。它们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江湖外号——高山小丑(clown of the mountains)。

  

  毁车三连拍之“你说谁是小丑?”。图片:李彬彬

  不幸的是,老旧的房子建设时用了不少铅钉,而偏偏,啄羊鹦鹉痴迷铅的味道,欲罢不能。经常啄食铅钉导致很多啄羊鹦鹉铅中毒,轻则神经系统受损,重则死亡。在地广人稀的新西兰,要去清除、改建散落在各处的房屋、棚子可是个大难题,人类又一次带给了啄羊鹦鹉致命打击。

  大开杀戒的食肉目

  随着人类的脚步而入侵新西兰各地的外来物种——尤其是白鼬(Mustela erminea)和家猫——则令啄羊鹦鹉的处境雪上加霜。白鼬于19世纪80年代引入新西兰,本用于控制兔子的数量,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兔子还没控制住,白鼬转向了更容易获得的本土物种,成了新西兰鸟类的头号天敌。

  其他鹦鹉的巢好歹筑在高高的树上,啄羊鹦鹉的巢就是在地上挖个洞,这让它们格外容易被白鼬等捕食者发现。现在,新西兰政府正竭尽全力控制白鼬的数量,在当地放置了大量陷阱,并且动员居民参与。研究发现,在有控制白鼬数量的地区,啄羊鹦鹉的繁殖成功率比没有控制的地区提高了75%。

  

  白鼬陷阱。图片:李彬彬

  万物相连,此消彼长。为了本土物种的繁衍生息,新西兰环保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和其他保护组织要监测山毛榉和新西兰陆均松(Dacrydium cupressinum)等树的结实时间、结实量。这些树木结实的多少有大小年,结实多了,小型啮齿动物(老鼠)食物充裕,数量会大幅增长;白鼬饱了口福,种群也会快速增长。等到冬天,啮齿类减少,数量庞大的白鼬就需要另寻食物,啄羊鹦鹉等本土鸟类就遭殃了。因此,看似繁盛的丰年,紧随其后的往往是人们最需要提心吊胆、严格管控白鼬的时期。

  

  啄羊鹦鹉亚成体的眼圈和嘴基部为黄色,成体这两处全为黑色。图片:李彬彬

  就在2017年,啄羊鹦鹉被IUCN再次升级,从易危(VU)提到濒危(EN),它们的数量依旧在下降。现在,只有不足5000只啄羊鹦鹉生活在新西兰南阿尔卑斯山脉,这1.4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不知道我们的高山小丑、鹦鹉中的战斗机,还可以笑多久。

  

  新西兰阿斯帕林山国家公园(Mount Aspiring National Park)的啄羊鹦鹉。图片:Rosino / flickr

  Tip

  当你到新西兰南岛游玩时,啄羊鹦鹉会是最容易见到的本土物种之一,它们的好奇和大胆会让你捧腹,它们的聪颖智慧会让你惊叹。但切记:不要给它们喂食。减少它们对于人类食物的依赖,可以减少潜在的冲突,可以减少它们健康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很多当地植物需要它们取食、传播种子才可以继续繁衍。

  

  飞翔的成年“高山小丑”。图片:Steffen and Alexandra Sailor / www.ardea.com

  

上一篇:燃爆魔都,2019 奥地利红牛BC ONE霹雳舞大赛
下一篇:五一小长假,来看看云南这些古镇都有啥精彩活动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