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号·专栏】管韶爽:爵士和动画

时间:2019-11-04  点击:
手机版

  在许多人看来,爵士和动画,这两件不同的事物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晦暗不明又若即若离的联系。这是因为爵士与动画的结合,创造了动画史与爵士史上许多让我们耳熟能详的不朽经典。所以,爵士与动画之间也许确实经由一条隐秘的通道相遇并发生联系和互动。

  不过,当我们认真回顾、梳理爵士与动画的历史时便会发现,它们之间关联与互动的深度与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以往习惯的认知。爵士与动画的相遇,可以说是现代世界最为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这一切的源头,当然还是要先从它们各自如何登场的历史讲起。

  爵士和动画在美国的第一次登场是在距今大约100年前的1920年代。1920年代是美国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那些热情澎湃的反叛的年轻一代,无视美国政府“禁酒令”的管制,义无反顾地被新事物、新世界所吸引,尽情释放自己的欲望,从而催生了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如梦幻泡影的“美国梦”,“咆哮的二十年代( Roaring Twenties)”是那个时代的别称。(注:1)人们沉醉于那个时代经济社会、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快感,并乐于发现和接受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新事物,爵士与动画便是其中的新事物、新物种、新景观。对于那个时代来说,当时许多人都难以想象,爵士与动画这两个初来乍到的新物种和新景观,会对今后的美国文化和世界产生这么巨大的影响。

  美国发达、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也给动画制作提供了一个范本和标准模式。所以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技术或产业的构成与系统上,动画的发展都受到了电影的很大影响。受限于技术,当时许多电影都是无声的,即默片。电影往往通过穿插单独的文字画面来表达人物的对白和解释人物的行为(类似于旁白)。

  当时的电影不像今天的电影一样有声道,所以常常会有钢琴演奏者在电影院现场演奏音乐来配合电影画面,通常都是即兴演奏的爵士乐或者爵士乐的一些体裁,比如拉格泰姆( ragtime)(注:2)。在当时,“如何把音乐真正地和电影结合起来”成为了许多电影人研究和实验的重要课题,此间也诞生了许多其具有很强实验性的电影和动画作品。

  7OrJ5Dj2DmNWnmWNsYXFLovoMqrqndzdG4AT4muG.jpg

  fCq9V1pijpVutOngJuEYbu2KuraBC1AjizzweNqT.jpg

  1927年,第一部正式的有声电影《爵士歌手》( Ihe Jazz Singer)终于问世了,此后一年,当时就已经是动画巨头的迪士尼也推出了他们的第一部有声动画短片《威利号汽船》( Steamboat Willie),对于迪士尼和整个动画电影史来说,这部仅有八分钟的动画短片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就是在当今最新的迪士尼动画中,人们也可以在开头看见米奇开着汽船吹口哨的影子。据说,动画大师、迪士尼公司的创办人沃特?迪士尼( Walt Disney,)就是在观看了《爵士歌手》后オ萌生了把声道加入动画之中的想法。

  9Vl0BvaH2QMKssBHoqkVGjKEPhWFJfXtChyQP3Q4.jpg

  动画大师、迪士尼公司的创办人沃特?迪士尼( Walt Disney)

  1920年代也被称为爵士年代( The Jazz Age)因为爵士乐在那个时代的音乐风格中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和极大的影响力,以至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时尚和人文艺术作品都受到了爵士乐的影响。当然不只是电影,动画作为同一时期诞生的新事物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了爵士乐的影响,两个时代的新生儿互相吸引,都期待彼此之间的碰撞可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别样的、绚丽的火花。

  在深入地讨论爵士乐和动画之间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对爵士延生的历史做一番回顾。爵士誕生于十九世纪末期的美国新奥尔良,那个时代的新奥尔良由于交通运输便利接纳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谋生者,在奴隶制度仍未废除的年代,新奥尔良也曾是美国最主要的输出黑人奴隶的城市。那个时期的新奥尔良就像一个传統音乐的大熔炉,将那些来自欧洲、非洲和加勒比的传统民间音乐融合在一起,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孕育出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既包含了那些陌生的、异域的外来文化,但同时又扎根于美国社会,是在美国自己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新文化。

  生活在新奥尔良的非裔美国人音乐家、作曲家被认为是爵士的创造者。作为一个移民族群,非裔美国人似乎在音乐上都有着超人的天赋和感觉,他们成功地将这些不同文化的传统音乐融合、改造,然后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文化形式。

  所以,爵士乐的诞生带有一种种族的印记,我们不能把爵士乐从非裔美国人的历史中剥离出来,因为这段历史也是美国的历史,是每个美国人灵魂的一部分。爵士乐是非裔美国人将美国奴隶制时期非洲的民族民间音乐和欧洲的音乐传統结合在一起所创造的一种新音乐,这两种不同音乐文化的融合不但体现在爵士所使用的乐器上,像是鼓、钢琴、单簧管、小号、长号等等。同时,这种音乐也体现了它身上的各种“血统”,通常,爵士以传统西方古典音乐的形式来作曲编排,但它的独奏(solo),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却又区別于古典音乐,它鼓励音乐家和表演者们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去自由地表现传达他们的情绪和感觉,也就是说,如何凸显不同声部各自的魅力和个性在爵士乐中是十分重要的。

  我之所以将爵士和动画放在一起讨论,因为它们同时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美国新兴文化的气氛和风格:即兴、充满律动感的爵土配合着快速移动着的鲜活的动画图像,时光如走马灯般倒流。回到1920年代的美国,当时动画还属于新兴的文化产业,虽然在当时迪土尼籍此就已经收获了不少观众的瞩目。不过,1921年由马克思?费莱舍和戴夫?费莱舍兄弟,在纽约的百老汇建立的费莱舍(Fleischer Studio)的动画工作室出现更早。

  1QFynom6zf519mKaTDjy1roj8gOaykaLsM71B8vy.jpg

  1948年,大力水手漫画书系列

  相较于迪士尼,许多人对这个名字会感到阳生,但其实很多在世界动画史上的经典角色和动画形象都是由他们创造的,比如说大力水手、最早的超人动画以及贝蒂娃娃( Betty Boop)。费莱舍的动画风格也影响了许多美国人,像是之前在游戏界为人注目的独立游戏茶杯头( Cuphead),其幽默又怀旧的风格就是为了致敬费莱舍动画工作室。

  在爵士年代,费莱舍动画工作室和迪士尼是当时最有名的两大动画公司,他们也互为竞争对手,因此两者在风格上也有非常大的不同。虽然第一部有声动画是由迪士尼制作发行的,但在此之前费莱舍也在配音配乐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和实验。

  众所周知,迪士尼的动画配乐几乎都是以古典音乐为主,它所制作的电影动画也都主要是讲述老欧洲的童话故事,而费莱舍则更偏好于爵士,他们的故事则以原创为主,其中还有一些成人元素。贝蒂娃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费莱舍最有名的动画角色之一,她身上有着与传統动画片女性角色截然不同的特质。贝蒂娃娃最早被塑造成一个人面狗身的泰迪犬形象,这是为了对应迪士尼的米奇(拟人化的老鼠)而被创作出来的角色,不过后来为了适应时代审美需求和动画的故事剧情,贝蒂娃娃最终被塑造成了一个“flapper”(飞来波女郎)的形象,“flapper”是爵士年代欧美国家对前卫女性的称呼,她们普遍留着短发、穿着短裙、喜欢听爵士并且提倡性开放。贝蒂娃娃则完全符合了这些特征,她既性感又可爱,穿着大人的服饰却有着孩童的声音和举止。贝蒂娃娃在动画中总是以她甜美稚气的嗓音唱着关于男女情爱的爵士歌曲,从她的行为举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模仿黒人爵士歌手表演的白人爵士歌手演唱的影子:著名的贝蒂娃娃的原型之一就被认为是一位叫做Helen Kane的白人爵士歌手,而她的表演风格则是模仿另一位没什么人气的非裔美国人歌手 Baby Ester Jones。(注:3)

  rQE8bD5J45UwDTqgCuVXux9IAew6A8q70RBy2UnR.jpg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贝蒂娃娃动画的第一次登场是在1930年,七年之后迪士尼推出了他们最负盛名的动画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这是一部基于德国19世纪的童话故事而改编的动画。当贝蒂娃娃在动画片中扭动身姿,提着裙摆、嘟着嘴唱俏皮的爵土时,白雪公主则仍然在古典音乐中翩起舞,举止优雅、端庄地唱起了歌剧中的美声。

  《白雪公主》遵循了早期动画电影那种最经典、传统的音乐与画面的关系,编排有序的音乐和以音乐相对应的动画,而在贝蒂娃娃的一系列动画里,这种一板一眼的关系被打破了。由于爵士乐中即兴和独奏(solo)是其灵魂,而这就意味着突发性和倜然性,所以在费莱舍的动画作品里,故事的节奏并不像传歌剧一样循序渐进、起承转合,而是充满了意外性和跃动感,贝蒂娃娃在动画中也就像一个登台演唱的爵土歌手,会忘词、会不小心跌倒、会突然做出鬼脸。

  在这里,我无意刻意贬低或抬高迪士尼与费莱舍的动画风格,它们之间风格的差异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与审美。早期的迪士尼所代表的是影响美国建国迄今的老欧洲白人精英文化,相对于迪士尼,费莱舍则象征着在美国生根、在美国生长的非裔差国人文化,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自己的本土文化。费莱舍动画中那些新的音乐和新的图像叙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代的美国文化。

  blNQgRyXDmov5YuCmNoIrxLASTfYPVtbOBE2QblM.jpg

  《幻想曲》正式海报

  在此后几十年,迪土尼动画也开始逐新受到了爵士乐的影响,他们也开始像费莱舍一样尝试去做一些在当时看来比较时髦、有趣的动画,而并非一昧地因袭欧洲童话故事的套路。这个变化我们可以从迪土尼制作的音乐动画电影《幻想曲1940》以及它的重制版《幻想曲2000》选曲的不同中看出来。幻想曲( Fantasia)系列是由沃尔特?迪士尼提出的“想改变以往音乐配合画面的关系,而让画面去配合那些不朽的伟大音乐作品”这一观念而创作的,最终它成为了迪士尼动画史上极具高艺术性的名作。

  第一部《幻想曲1940》的选曲都十分华丽且符合迪士尼那种经典又正统的风格:巴赫的《托卡塔和D小调赋格曲》、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和舒伯特的《圣母》等等。不过在《幻想曲2000)中,一首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打破了他们以往的选曲风格。乔治?格什温(1898-1937)是一位音乐风格受到了古典音乐和爵士乐影响的美国作曲家,《蓝色狂想曲》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最能体现爵士和古典音乐两者特点的乐曲。

  和《幻想曲2000》中其他音乐动画相比,《蓝色狂想曲》以一种非常“现代”( modern)且充满动感的风格去诠释了一个发生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逐梦故事。《蓝色狂想曲》幽默风趣,玩味十足、自由灵活的音乐配合夸张的人物表情和动作,整部动画看上去像是音乐带动着画面在起舞一般,张力十足且生气勃勃。动画中的主角是一个在工地工作的非裔美国人,他在日复一日无聊的工作日里梦想着自己可以成为一个爵士音乐家,在动画的最后美梦成真。故事随着音乐起承转合,爵土的有趣和美妙之处被动画完美地呈现出来。

  9PMiKzNaVpLJricu7jX0NJ4P02cLHtbjvIDMzBny.jpg

  《蓝色狂想曲》也曾被用于经典的动画系列《猫与老鼠》中。《猫与老鼠》在其风格上和费莱舍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它们的故事内容和所使用的音乐上来看,它们都不是传统的动画。汤姆猫和杰瑞鼠两个亦敌亦友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捉弄对方,但又在持殊场合下给予对方帮助。在动画中时常会有一些夸张的提弄,是早期迪士尼动画中不会出现的“暴力元素”。

  在动画中从汤姆和杰瑞所生活的场景中,我们可以发现故事被设定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和工薪阶层的环境中。《猫和老鼠》中的角色几乎都是“普通人”,而非公主、王子之类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角色。这就让《猫和老鼠》的故事更为幽默,也更加“接地气”了,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这也是更为贴近生活、更现实化的一种动画形式。

  正如我上面所说的那样,爵士作为一种民粹主义的音乐,是美国唯一原创的艺术形式、美国的古典乐和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它所联系着的是一种充满生机的土生土长的非裔美国人文化,同时也是对发源于欧洲的美国白人精英传統文化的一种反拨和反哺,所以它与许多美国动画的主题有一种完美的契合,那些动画中看似极其夸张的角色和言行,其实正是美国文化中的自由、活力与无拘无束的创造力的一种表现。

  爵士音乐与动画的联姻,使许多卡通动画,尤其是早期的动画得以将它们背后所蕴藏着的美国文化的自由、活力、野性与张力更好地传达给观众,观众在期待屏幕上那些幽默可爱、自由无羁的动画角色与画面的同时,也渴望听到那种来自新世界、新大陆的充满自由生机、活泼野性的音乐。

  动画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化的重要的艺术媒介,它风靡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制作他们自己的动画和动画音乐。众所周知,日本作为ACG(animation, comic, game)产业大国,它所制作的动画在如今更加受到年轻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日本的动画产业始于1917年,在随后不断的发展中它拥有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体系和风格、并被冠以它自己特别的名字:アニメ(读作 anime,和制英语,由animation演变而来)。

  forSUBvjazHqntHpU0AFNQxsb9zv0jzUS0uZCsBE.jpg

  《红猪》

  日本的动画产业非常完整和发达,甚至许多衍生的和附属的行业都要依靠、寄生于动画产业,而动画音乐就是其中之一。有许多日本著名的音乐家、作曲人和歌手都主要为动画音乐进行创作。比如说,久石让(出生于1950年)就是作为宫崎骏动画的御用配乐而被大家所熟知。久石让经常将古典音乐与另外一些元素相结合,像《幽灵公主》中,他就在交响乐编曲中加入了传統的日本乐器,在《悬崖上的金鱼姬》中则加入了民谣、歌剧和流行歌曲的元素。而在宫崎骏1992年的动画作品《红猪》中,久石让改变了以往的音乐叙事风格。《红猪》的舞台被设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讲述了一个因受到祖咒而变成猪的飞行员的故事。在这个被宫崎骏称为是“男人究极的浪漫”的故事中,久石让使用了爵士风的配乐来与其配合,爵士与动画的结合,共同完美地演绎了这个宫崎骏作品中的全新主题:充满男人气息的性感和优郁。

  了解爵士乐在日本的历史对于思考它对当代日本文化,尤其是对日本电影、动画配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爵士和动画在美国的关系一样,爵士第一次进入日本的时间,也和日本的第一部动画所制作完成的时间非常接近,虽然现在无法准确地确定它是哪一年在日本出现的,但大致可以推断是在1910年代期间。当时正值明治维新不久,整个日本社会开始在各方面受到来自西方的影响,无论是日常生括习俗还是文化生活审美都开始西化。爵士作为当时在西方,尤其在美国最受欢迎的音乐风格,也在日本受到了当时年轻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随着爵士乐在日本的逐渐普及,第一支日本爵士乐队 Hanato于1912年组建,越来越多的歌舞厅里开始流出爵士乐的旋律,人们聚在歌舞厅里跳舞聆听歌姬们吟唱这种来自异国的曲调。

  在1930年代,日本拥有了自己的唱片录制产业。整个音乐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此时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便是服部良一,他不仅是一名爵士作曲家、作词家,同时他的一生也监制、录制了非常多的爵士音乐。服部良一很好地将完全外来的爵士乐与日本自身的音乐文化传統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当时流行于全日本的经典乐曲,这种和洋折衷的乐曲被称作为“和制爵士”、“和制布鲁斯”。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外来文化在日本成为了禁物,但音乐像空气一样无法被完全地隔绝,叛逆的年轻人继续用音乐这样一种浪漫的方式与政府对抗。爵土乐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继续影响着日本的音乐文化,而在战后,人们长期以来被压抑的对外来文化的渴望一下子爆发了,境外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陆续前往目本演出,像代表了 Swing Jazze的鼓手Gene Krupa,被称为“King ofJazz”的 Louis Armstrong,爵士钢琴家 Oscar Peterson等人都前后在日本举办过演奏会,日后他们也成为了许多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心中的偶像(icon)。

  此后又有许多外来的音乐风格接连风靡目本,像朋克、摇滚、 funk music和嘻哈,而有趣的是许多日本的音乐人亦再次将这些乐曲风格和爵士相结合,创造出了十分独特的音乐风格。爵士乐对日本现代主流音乐文化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歌谣曲”的成型,在1990年代后则被称作为J-POP。

  尽管如此,对于许多和久石让同一时代的人们来说,爵士乐作为一种外来的音乐文化,却代表了他们年轻气盛时的叛逆之心与哀愁。作为“爵士世代”的一员,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是众所周知的爵士乐爱好者,曾写过名为《爵士群英谱》一书,虽然他自称只是作为爱好而写,但也可见爵士乐对于他们那一代人的影响之大。

  在日本,与宫崎骏所制作动画电影不一样的是,大部分的动画都是放送于电视台的连续剧集,而它们则大多数都使用J-POP风格的歌曲作为它们的主题曲。但有趣的是,往往使用了爵士乐风格的动画则在配乐上因为其独特性和辨识度会受到更多的好评,比如说2007年的动画《永生之酒》的全部乐曲都几乎是 big bund风的爵士乐和 Swing Jazz以及布鲁斯,它使用爵士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故事背景被设定于爵士年代前后,但同时作为由小说改编而成的动画,爵士乐也很好地配合了它的节奏和氛固。

  R8gfFtBagFv4OHxIho0wpKB3mXwlnynpVgAQYO8D.jpg

  而同样使用了爵士风格配乐的《坂道上的阿波罗》,也是一部广受好评的作品。与《永生之酒》不同的是,《坂道上的阿波罗》本身就在叙述一个关于爵士乐的故事,它很好地在故事中展示出了爵士乐对日本年轻人的影响。故事被设定于六十年代的日本,它讲述了一个日本高中生与其伙伴们如何以爵士乐作为纽带而被紧密联系的故事。动画的每一集标题都是一些爵士名曲的名字,比如说第一话的标题为《 Moanin'》,是Art Blakey的一张爵士专辑的名字。故事发生的舞台是在日本九州的佐世保市,是一个在二战后设有美军基地的城市,因而当地的人们的生活,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不仅是在信仰上使天主教信徒增加,在文化上,年轻人们也喜爱着爵士这种西方的音乐。

  故事中主角一行人就时常聚在爵士乐爱好者的唱片店老板的店里练习爵士,在现实中或许也有不少的日本年轻人,曾在唱片店的地下练习室、学校的空教室、废弃的车库里演奏着这种让他们着迷的音乐,而挥洒看似漫长的青春时光。

  每一个动画里的角色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个性,同时吻合了他们在乐队中所担任的位置,动画所展示的不仅仅只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联系,也体现着爵士乐队中各个部分如何运作和他们各自的独特与个性。

  正如角色们有时一同推动剧情发展,有时又体现出其丰富的个人故事和感情一样,爵士乐队也是在注重合作的同时,又将各个部分演奏者的个性也作为魅力点来进行编排。配乐与动画剧情的配合也同时展示出爵士在表现情感上的纤细和多样化,偷悦、悲伤、幽默甚至是愤怒。它们将这些原本和观者隔绝开的情绪和气氛渲染,使之溢出了原本的媒介。

  总之,爵士乐拥有与其他艺术形式互动的丰富历史,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音乐本身,拥有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唱片、电影、文学、广告、服装、演讲、食物、饮料,甚至体现在其他音乐类型中,比如我们在上面讨论的动画电影中,爵士乐就成为费莱舍和日本一些非主流的动画电影配乐的首选。

  爵士乐引发的讨论吸引了比它的听众群广泛得多的群体,实际上它拥有一个很大程度上独立于音乐以外的生命。从早期的美国卡通到如今的日本动画,爵土音乐总是在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很难说究竟是画面在引导着旋律,还是旋律在引导着画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总是在变化、重构,有些时候更为复杂。

  但爵士乐确实在与动画配合时创造出了一种专属于这两者的共通于全世界的表达方式、媒介与美学,吸引着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爵士乐与动画的结合在今天的运用有许多变相,动画的类型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但当这两者再相遇时,它们总是还能像一百年前的碰撞那样,产生一种特别的荷尔蒙入侵我们的神经,让身上的鸡皮疙瘩起个不停。爵士与动画,仍然像当初相遇时那样,以一种直击人心的生命活力,传达出我们每一个人的叛逆之心和优雅的愤怒,这是一种为当下活着的人和具体的生命个体创造的艺术,它与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哭泣、一起悲伤、一起愤怒并一起回忆、共同去诉说那些毎天发生在街头巷尾、都市与乡村的美丽又动人的故事和情感。

  注释:

  1:咆哮的二十年代:主要指起源于北美,后来波及欧洲,20世纪20年代这一历史上最为多彩的年代。美国士兵自欧战前线归国拉开了这一时代的序幕,随后是爵士乐为代表的新艺术的诞生和崭新而自信的现代女性面孔的出现,故这一时期也被称作“爵士乐时代”。尽管最后一场1929年的大灾变宣告了它的终结,但此一时期内无数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创造,前所未有的工业化浪潮,民众旺盛的消费需求与消费欲望,以及生活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2:拉格泰姆:美国流行音乐形式之一。产生于19世纪末,是一种采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Syncopation)循环主题与变形乐句等法则,结合而成的早期爵士乐,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经济繁荣时期。发源于圣路易斯与新奥尔良,而后在美国南方和中西部开始流行,它影响了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乐的独奏与即兴演奏风格

  3:Helen Kane是上世纪20年代以演员、舞者和歌手身份走红于纽约各大演艺场所的明星。也被认为是贝蒂娃娃的最初的原型之一。1930年,电视卡通短片“Dizzy Dishes”上映,其中有一个角色是一只看上去跟Helen Kane一模一样的会唱歌的狗,后来变为一个女性角色后获得了“贝蒂娃娃”的命名。1932年5月Helen Kane以未经授权使用肖像为由,把卡通片的制作方告上法庭,索赔25万美元。此案经两年多的审理,以Helen Kane败诉告终,法官认为她的证据不充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认定,就连“boop-boop-a-doop”这句著名歌词的原创者也不是Helen Kane,而是没什么人气的黑人女歌手Baby Ester Jones。贝蒂娃娃的原型设计者纳特威克后来表示:“当时我手边正好有一份凯恩的歌谱,上而有她的照片,所以我在设计那条卡通狗时,借鉴了其中的一些元素,不过从本质上来说,最初那个角色就是一条法国卷毛狗。”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管韶爽专栏]

  管韶爽简介:

  管韶爽,青年批评家、艺术家。1998年生于云南,2016年前往纽约留学,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期间为《艺术当代》《知日》等杂志撰稿。现生活学习于美国纽约。

  也可以直接下载艺术头条,订阅“愚庵烏棲”艺术号,观看更多内容。

  参考文献

  1、The World History of Animation, Stephen Cavali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September 9, 2011)

  2、The Jazz Age: Popular Music in the 1920s, Arnold Sh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November 30, 1989)

  3、The History of Jazz, Ted Gioia, May 9, 2011

  4、Jazz: A History, Frank Tirro, W. W. Norton & Company;2nd edition (May 17,1993)

  5、知ってるようで知らない ジャズおもしろ雑学事典 ~ジャズ100 年のこぼれ話~(Interesting Travis about Jazz: 100 years of Jazz), 小川隆夫(Takao Ogawa),ヤマハミュージックメディア(Yamaha Music Media Corporation) (Feb 1, 2001)

  6、Music for Animation: The Golden Years, Mary Ann Skweres, August 17, 2007 at ANIMATIONWorld. (The Animation World Network is the largest animation-related publishing group on the Internet.

  https://www.awn.com/animationworld/music-animation-golden-years

  7、Kids on the Slope Official Site, April 2012

  http://www.noitamina-apollon.com/index_en_top.html

上一篇:【大福利】A8 Live乐玩营地,李腾一给你一场全新
下一篇:2019长春爵士音乐节开幕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