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分悄悄回归,果然不愧年度最「骚」神剧!

时间:2019-11-04  点击:
手机版

  1987年,纽约,某不知名地下舞厅。

  ?

  厅外夜已过半,街上行人寥寥,厅内却是人声鼎沸,气氛正浓。

  舞池中央,天花板正中吊着一顶银白球灯,四壁挂着一色迷离桃红长管灯泡,点点星光倒映在墙上,流转如梦。

  台上的主持人拖着嗓子高喊:今晚的主题是——皇家风范!

  

  言毕,灯灭,歌起,两束追光打在场中。

  只见一群造型华丽而夸张的人缓缓走出后台,珍珠皇冠,束胸长裙,应有尽有。

  却也不像是来跳舞。

  只是走秀似地,挂着一副睥睨天下的表情,扬手叉腰,不停变换着姿势。

  但周围的观众都嗨了,尖叫欢呼声不绝于耳。

  

  正当气氛高潮之际,一群警察却冲进来把她们带走了。

  原来,这些衣服都是她们从博物馆里偷来的,不为别的,只为在这地下舞会里一展风采。

  但你看她们被拷上的时候,眼中哪有一丝慌乱和不安。

  仿佛有了这舞会,她们便有了抵抗全世界的资本和勇气,仿佛也就人间值得了似的。

  

  这令人哭笑不得的魔幻情景,便是《姿态》的开场。

  《姿态》第二季

  Pose season2

  

  本剧的导演,是有着"好莱坞选题王"之称的瑞恩·墨菲。

  你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过他的剧:《欢乐合唱团》《美国恐怖故事》《美国罪案故事》《宿敌:贝蒂和琼》。

  全是口碑收视双收的爆款剧。

  正中为瑞恩·墨菲

  这部《姿态》也不例外。

  第一季在豆瓣上至今仍有9.2的评分。

  前不久,第二季重磅回归,播出三集,豆瓣评分稳定在9.7,IMDb的评分也高达9.1,基本预定神剧无疑。

  

  但,这部剧并不适合所有人观看。

  因为它讲了一个不太寻常的,关于蹦迪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未来的广场舞主力军们正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在霓虹闪烁的迪斯科舞厅里劲歌热舞。

  

  蹦迪是第六代导演作品里常见的场景,图为《青红》

  而与此同时,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纽约,有人也在蹦着不一样的迪——

  非白人&LGBT的地下舞会。

  这两个头衔,哪一个都是难融于当时的美国主流社会。

  倘若你不幸同时撞上了两种身份,再想出人头地,亦或是被人正眼相看,那么舞会便是你最好的去处。

  

  壹丨舞会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纽约就有了变装舞会(Harlem Drag Balls)。

  只是当时的舞会主要以变装、选美走秀为主,且主导者多为白人。

  因为种族歧视,非洲裔和拉丁裔的族群在比赛中被边缘化,不怎么能得奖。

  当时有着变装皇后之称的Crystal Labeija正是因为控诉比赛里的种族歧视和暗箱操作,被取消了她的选美比赛冠军荣誉。

  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开始自己举办专属于有色人种的舞会(black ballroom)。

  这类舞会特别之处在于,它给了LGBT人群展示自己的空间和权利。

  在这里,没人管你男变女,还是女变男,你可以浓妆艳抹,也可以奇装异服,可以扮王子,也可以当总统。

  关键在于融入。

  在主流社会里,这群人不可能成为明星,不可能成为衣着光鲜的上流人士。

  但在舞会上,他们可以。

  

  舞会,就是属于他们的奥斯卡颁奖典礼。

  被外面那个主流世界所剥夺的东西,他们都能在这里找回来。

  也只能在这里找回来。

  还记得前面讲的那群人跑去博物馆偷衣服吗。

  正是为了这一晌贪欢。

  

  贰丨舞蹈

  随着舞会兴起的,还有一种称之为Voguing的舞蹈。

  起源于6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Performance,后来又改称Presentation。

  灵感来自于美国著名时尚杂志《Vogue》。

  

  简单来说就是学着杂志上模特的姿势,然后组合衔接起来。

  一直发展到80年代,才渐渐形成现在的Voguing——

  voguing的舞姿主要包括屈腿行、下腰,拱桥、hands(手势) 、spin(旋转)、dips(摔) 、duckwalk(鸭子跳)、空中旋摔、后空翻摔等等各种动感的动作。

  

  叁丨家族

  在舞会上同台竞争的,通常是不同的家族(House)。

  而所谓家族,其实就是帮派。

  往往由一位已经取得过成就的舞池老手建立,招拢那些自己看得上的,想出人头地的落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食宿和指导,共同生活。

  目标自然是舞会上各种各样项目的冠军。

  本剧第一季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关于两个家族—— 丰饶之家(The House of Abundance)和传道者之家(The House of Evagelista)的争斗故事。

  前者是一个老牌家族,舞会里的常胜将军,由家母艾丽卡带领。

  

  多米尼克·杰克逊 饰 艾丽卡

  后者是一个新兴家族。

  家母布兰卡,也即本剧的主角,是一名跨性别者。

  原本,她是阿班邓斯之家的一员,终日憋屈地承受着艾丽卡对自己舞会创意的剽窃和抄袭。

  当初她流浪街头的时候,是艾丽卡接济了她。

  所以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受人恩惠,寄人篱下。

  

  MJ·罗德里格斯 饰 布兰卡

  但当她得知自己感染了HIV病毒之后,没法淡定了:不能就这么如泡影一般死去。

  她想自立门户,以自己的方式培养出一个全新的家族。

  她想在这个世界里留下点什么。

  所以她创立了传道者之家。

  

  来到这里的,都是如她一样被家庭和社会抛弃的人。

  被赶出家门的小镇青年戴蒙,站街女安琪儿,以及流浪汉帕比和瑞奇...

  

  其中安琪儿,布兰卡,还是处于整个社会鄙视链最底层的那一类人。

  LGBT里的T——Transgender(心理上无法承认自己生理性别的人)。

  白人之下,是黑人,黑人之下,是同性恋,同性恋之下,是跨性别者。

  到底了,没了。

  

  《姿态》是有史以来LGBT演员最多的剧(据导演称有50多名)

  惨。

  可这部剧偏偏不卖惨。

  是,《姿态》聚焦的是社会中最边缘的人。

  但有关自我认同,有关追寻梦想,有关渴望归属,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比如,在跳舞方面有着极高天赋和极大热情的戴蒙,梦想是成为一名专业舞者。

  

  瑞恩·贾马尔·斯万 饰 戴蒙

  可他却出生于一个信仰基督教的传统家庭。

  外加上,他还是个同性恋。

  被发现后,父亲用皮带抽他(据说源自导演亲身经历),母亲含泪让他忏悔认罪,否则就再也不准他踏进家门一步。

  但他拒绝了。

  就算流落街头,他也不想自己杀掉自己。

  

  布兰卡就更不消说了。

  身为家母,她简直就是这些迷途羔羊的人生导师,道德楷模。

  在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她没有自怨自艾,反倒是毅然决然地开始实践自己梦想;

  被Gay Bar的同性恋们骂变态、扔出门外,依然奋力想去争取那杯属于她的曼哈顿;

  这间名叫julius的Gaybar是真实存在的,1966年,这里发生了一场如布兰卡这样坐在酒吧里不走的同性恋平权活动(Sip-in),最终成功抗议纽约州酒类管理局禁止向同性恋(已知或疑似)提供饮料的规定。

  

  跑到舞蹈学校为向校长据理力争,只为了给不自信的戴蒙求得一个追求梦想的机会;

  相比艾丽卡执着于舞会上的输赢,布兰卡更在乎的是让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此前未能得到的东西——

  尊重、梦想、以及一个有归属感的家。

  因为引入了布兰卡这一角色,导演似乎有意地指出了舞会的弊端。

  能让LGBT人群满足,也太容易让他们满足。

  以至于很多像艾丽卡一样的人,选择了把自己一生的意义都倾注在了舞会里。

  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种逃避。

  他们忘了自己参加舞会的初衷,即过上体面正常的生活。

  而当现实中实现初衷的机会来到面前的时候,往往只有如布兰卡这般的人,才会举起抗争的大旗。

  

  布兰卡和艾丽卡不同的心态,也为第二季的争斗埋下伏笔

  与之相对的反面例子,剧中也有一个。

  中产阶级白人,斯坦。

  

  埃文·彼得斯 饰 斯坦

  他拖家带口来到纽约奋斗,加入了川普的公司。

  怎么说也算是活成了大部分人都期望的样子,有房有车有妻有儿女有事业。

  啥都有了,独独缺了他自己。

  

  凯特·玛拉 饰 斯坦妻子

  所以,他爱上了安琪儿,一个无惧告诉他人自己身份的跨性别者。

  有关斯坦是不是同性恋这个问题,剧中其实一直未给出明确答案。

  乍一看好像是,但当安琪儿带他到舞会,他却明显适应不了这种氛围,故而又好像不是。

  他的性取向似乎处在一种更为复杂的状态。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他之所以爱上安琪儿,除了爱她的美貌和性征之外,也爱她的真。

  他为了包养安琪儿疲于奔命,无非是为了把这份真据为己有。

  可惜的是,那份真与他无关。

  

  换言之,他没法像安琪儿那样为了做自己而放弃一切。

  他放不下那份常人向往的美国梦,却也放不下和安琪儿在一起时的短瞬自由。

  整个第一季里两人一直分分合合,看得人纠结得要死。

  到最后,斯坦终于一无所有。

  可怜,却也可恨。

  

  制作精良,舞美考究,要撕逼有撕逼,要斗舞有斗舞,就连原声带也是堪称神级。

  如果非要给这部剧揪一个缺点出来,那一定是:太美好了。

  这个小圈子里的人,就算偶有口角,大抵是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的。

  于是,第二季扩大了故事的格局,由小圈子转向整个社会,添了一丝冷意。

  时间线被设置在1990年。

  艾滋爆发越来越猖獗,人们惶惶不可终日。

  

  开场,便是一副凄清的景象——

  已经由HIV阳性转为患上艾滋的布兰卡和老友来到偏僻的小岛吊唁一位因患艾滋去世的友人。

  当时,人们对于艾滋的认知仍旧是一片空白。

  所以艾滋患者死去后,那些没家人认领的尸体便被送到这片曾经的结核病人隔离地。

  放眼望去,代表死者的石头密密麻麻铺开了一地,触目惊心。

  这正是世纪末的LGBT人群共同经历过的时代阵痛。

  运气不大好的,那病魔就一声不响地把他们默默拉走了,至于那还未被拉去的,就仍留在这世间惶恐着。

  

  高兴的是教会。

  终于逮着了名正言顺消灭非异性恋的机会。

  他们否定避孕套可以防止疾病传播的可能,借此宣扬自己的禁欲主义。

  

  冷是冷的,残酷也是残酷的。

  艾滋的爆发,教会的压迫,让LGBT人群绝望得喘不过气。

  但这世间总有些如布兰卡一般的斗士,挺身而出。

  她们自发组织筹款和集会,喊起"ACT UP"的口号,为争得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终于团结起来。

  家族的概念,变大了。

  

  LGBT人士集体去教堂假扮成尸体来表示抗议

  当然,除了绝境下的反抗之外,也有其它的原因。

  对LGBT人群来说,1990年是夹杂着希望和绝望的一年。

  正是在这一年,一部名为《巴黎在燃烧》的纪录片向世人展示了这些社会边缘人的生存状态。

  舞会文化,Voguing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更重要的是同年3月麦当娜发布的那首单曲,《Vogue》。

  这首歌的歌词完美概括了Ballroom文化的精髓,并在MV的编舞里加入了不少Voguing的标准动作。

  随后,这首曲子登上了30多个国家的音乐排行榜首位,荣膺年度最畅销单曲,一夜之间风靡全球。

  也成功地把Voguing彻底打入了主流文化。

  1990年麦当娜《Vogue》经典现场

  这对像布兰卡这样的LGBT人群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

  于是,布兰卡顶着偏见与歧视,在市区开起了美甲店。

  也鼓舞了安琪儿走上模特的道路...

  

  换句话来说——

  和此前的所有舞会相比,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回。

  第一季里,她们要在地下的舞会里和同样的人群争奇斗艳,拿下奖杯。

  第二季里,她们一样要舞。

  但这一次,她们想舞在青天白日里,艳阳高照下。

  参考资料:

  纪录片《巴黎在燃烧》,1990,詹尼?利文斯通.

  Voguing简史,JackGroove.

上一篇:街舞2易烊千玺点评独到,罗志祥称我们不是专业的!现场
下一篇:小S女儿“女大十八变”越长越美,褪去魔性鼻孔,大秀长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