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度夏天的贵州凉都,是如何孕育出这只火热的彝族舞蹈

时间:2019-11-28  点击:
手机版

  本篇继续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舞蹈探索之旅,今天的目的地就是被称为“凉都”的六盘水,虽然那里被称为凉都,但我们今天要说的舞蹈却相当豪迈、恢宏,它就是彝族铃铛舞“恳合呗”。

  

  流行于六盘水新华村的彝族舞蹈铃铛舞,彝语“恳合呗”,别称“跳脚”“搓蛆”,它以彩色布带和铜铃铛为道具,通过舞蹈伴以少量歌词的形式进行表演,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艺术。

  新华村坐落于乌蒙山脉腹地贵州最高峰韭菜坪主峰东南部,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西北部的三梁地区,是一个彝族人口聚居较为集中的村寨,今天探索的彝族铃铛舞“恳合呗”就发源于这个小村寨。

  

  据《西南彝志论歌舞起源》记载,彝族“恳合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彝人的实旬部落,称“实旬挪母斋”,“恳合”是当地彝族传统丧葬仪式中所唱彝文经文,“呗”即跳的意思。是彝族先民在告别亡灵举行的仪式,凡去世的老人和在战场上牺牲的武士,都用这种方式来告慰死者,该舞蹈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节奏铿锵,发展至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成为参与者众多的群体性集体舞蹈,是彝族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流传至今。

  

  “恳合呗”一般为四人跳,也可百人同舞,组成舞队的队员成为“骂哟”,意为兵将、勇士,四个勇士各站一方,表示把关四个方向,预防外敌入侵,维护中央政权,保护自己的民族和家园。

  “恳合呗”为集体舞,舞蹈前要先唱“恳合”,舞时左手执马铃,右手拿彩带,舞蹈动作古朴简单、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场面热烈,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来回扭动,步伐交错、手脚同舞、进退有序,舞者腰肢前后左右扭动,或前俯后仰,或相互背驮,有步步逼人之感,可分为跪拜、叠罗汉、滚山珠、挑扁担、扛纸马、三角阵、太阳花开等。

  

  跳时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前后左右来回旋动,双手左右上下转腕摇铃并挥舞彩带,时而抬首后仰,时而方步前倾,时而下蹲,时而靠地翻滚,一走一停,缓急有序,男子刚健豪放,女子柔媚舒展,舞蹈通过舞者之间相互形成默契,凭借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舞者在舞动的时候,观望的族人们或打灯火照明,或鸣枪放炮,呐喊助威,整个场面憾人魂魄。

  

  每一位舞者都是彝人勇士的化身,整个舞蹈无任何伴奏,全凭舞者相互之间的默契,以手中的马铃声响为节奏,边歌边舞,舞前先唱“恳合”即用彝语唱悼念歌,歌毕即起舞,“恳合呗”为集体舞,参与者甚众,所以几乎每一位彝家儿女都能跳上一段。

  “恳合呗”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内容健康,风格朴实,2008年,彝族铃铛舞“恳合呗”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看完了彝族铃铛舞“恳合呗”,感觉意犹未尽,那大家知道在我国的非遗名录中还收录了哪些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吗?记得给小编留言关注。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标签: 2008年欧美dj街舞曲快

上一篇:钟丽缇二女儿参加拉丁舞比赛,自信优雅出众轻松拿下第一
下一篇:孝当先孝道文化节公益汇演进社区——昆明站首日封分会场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