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卓玛”们日子越来越幸福

时间:2019-11-28  点击:
手机版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百万农奴翻身把歌唱。如今,西藏群众又乘上了“发展快车”,唱起了“脱贫致富”的歌谣,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足。

  产业脱贫——果蔬大棚里的勃勃生机

  潘多是一个爱笑的藏族姑娘。

  而此刻她眉头微蹙,正在人参果大棚里,为自己的“第一次”备战。这是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中农圣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次种植人参果这个品类,而潘多是人参果大棚的负责人。再过一个多月,自己精心栽培的人参果就要上市了,不能懈怠。

  “在内地,人参果只需三个月就熟了,因为气候原因,在西藏至少要四个月才会成熟。”潘多摸着青色的小果子说。

  

  潘多在人参果大棚里。刘丽君/摄

  而200米外的西红柿大棚里,潘多的丈夫——来自甘肃的汉族小伙儿白元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收获忙碌着。

  谈起丈夫,潘多一脸幸福。

  两人的爱情始于“网络一线牵”。2012年,潘多和白元军通过网络聊天相识,彼此互生好感。2012年底,白元军来到西藏见到了“女网友”潘多,两人一见钟情。

  2013年,这个西藏姑娘成了甘肃小伙儿的新娘,在白元军的故乡甘肃兰州举办了婚礼。2015年,潘多生下了女儿。

  其实,当时白元军的家庭不算富裕。一家4口人,挤在60平方米的房子里,白元军帮着父母种种菜,打打小工,一年的收入不过万余元。

  不过现在,一家人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2018年,潘多和丈夫来到了潘多的故乡日喀则白朗县,都成了中农圣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每人每月工资5000多元,等种的果蔬收获了,还会有额外的奖金,小家庭的收入一下子增至10多万元。

  公司包吃包住,潘多和丈夫基本没有什么开销。“我把工资卡给了婆婆,这样公公婆婆需要什么,或者给女儿买什么,直接从卡里取钱就可以了。”潘多说。

  白元军也渐渐适应了在西藏的生活,现在,他准备学好藏语,为在西藏长久发展做准备。小两口计划攒够经验和本金后,自己承包果蔬大棚单干,等女儿长大一些,再把女儿接过来。

  在白朗县,像潘多和白元军这样靠着种植果蔬脱贫致富的家庭有很多。

  曾经,白朗县只是传统的农耕区,1998年开始探索调整单一的种植结构,引进了大棚蔬菜种植并试种成功。现在,白朗县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被誉为“高原果蔬之乡”。

  2017年底,全县果蔬种植面积达1.17万亩,实现群众户均增收达3545元,同时带动群众就业3200余人,带动贫困户脱贫2000余人。

  生态脱贫——高原上的一抹绿

  四月的高原,风还很大,刮起漫天沙尘,时常让人迷了眼。

  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前,柳果村的村民曲珍正忙着为孩子们清洗下一周带回学校穿的衣服。而她的丈夫赤列一大早吃完早饭,就去南木林县生态示范区做树木养护的工作了。

  “以前我老公要去藏北草原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现在在家门口工作,可以回家吃饭睡觉,有空的时候还可以做做家里的农活。”曲珍高兴地说。

  

  曲珍(左)和丈夫赤列(右)在林场。刘丽君/摄

  在2014年之前,赤列每年都要去西藏北部的那曲地区做小工,离家千里,留下曲珍一人在家照顾孩子、干农活,每年的家庭收入也不过万元。2014年开始,赤列成为雅鲁藏布江北岸南木林县生态示范区的一名护林员,从此,家里的生活变了样。

  在林场,赤列负责林木的灌溉、修剪等养护工作,每年的基本工资有1.3万元,再加上工时费,年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在南木林县柳果村,有11户家庭像曲珍家一样,靠着在林场工作脱了贫。

  植树造林,不仅在经济上造福了百姓,在生态上也对当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南木林县雅鲁藏布江北岸曾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冬季风沙漫天,环境十分恶劣。“原来这里一刮起大风,地上的鹅卵石都随风跑,车子白天行驶要开大灯,家里落得全是灰。”赤列说,“但现在不一样了,不会再有那么大的风沙,家里也很干净。”风沙小了,家里田地也可以种一些油菜、青稞、土豆,增加了不少收入。

  赤列说的不错,自雅鲁藏布江北岸南木林县生态示范区开展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工程以来,示范区周边风沙次数减少了1/3,含氧量提高了5%,空气湿度增加了10%,风沙小了,山川绿了,环境美了。

  “在每年三月至六月植树造林期间,林场平均每天有不少于300个工人劳作,他们都是周边村庄的村民,这些藏族群众通过参与林场建设,这些年来共计增收3000多万元,妇女们也可以干树木涂白等一些较轻的体力活儿,家也顾上了,收入也有了。”南木林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次仁顿珠说。

  现在的林场,树木尚未长出新叶。而再过几个月,这里就会成为一片绿洲。

  异地扶贫——强久的幸福生活

  强久曾以为,自己只能一辈子放牛了。

  在搬到三有村之前,强久和父亲、孩子们生活在曲水镇曲蒲村的山沟里,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牧民。初中没毕业,她就和父亲轮流在山上放牧,到了年底,卖两头牛,一头换粮食,一头换钱,节衣缩食,一年也就挣一万元。

  “如果生病了,先骑马走十几公里,从放牧的山上到村里,然后,在村里拦一辆手扶拖拉机,到镇上的医院里。”极其不方便的交通,是强久对放牧生活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然而,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2016年6月底,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强久一家,受国家异地扶贫政策的关怀,和其他183户同受到政策照顾的家庭,一起搬到了拉萨河畔、地势平坦的三有村。对强久来说,能从曲蒲村搬到三有村生活,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之一”。

  

  强久(左)和女儿(中)父亲(右)在自家的新房里。 刘丽君/摄

  “还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啊。”强久说,“新房子都是盖好的,我们不需要出一分钱,房子里面还配了家具,我们只需要拎包入住。”

  搬到三有村后,强久终于能放下手中的牧鞭。她盘下了家门口的移动营业厅,成了一名业务员,为往来的乡亲们办理话费充值、办手机卡等业务。

  强久对现在的收入很满意:“现在刨去水电房租,营业厅一个月能净赚5000多元。”强久的丈夫拉巴顿珠在外地跑运输,一年也能挣5万多元。跟搬迁之前比,家庭一年的收入翻了十几倍。

  最让强久高兴的是,与放牧时比,现在的她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了。家和移动营业厅之间只有5分钟的路程,小儿子就在家门口的幼儿园上学,骑十几分钟电动车,就可以到县里看望读小学的大女儿。村里修了平坦的水泥路,强久再也不用走磕磕绊绊的山路。

  这几天,强久的心情就跟高原的阳光一样明媚,她赚钱的速度很快,3月底,就能还清刚搬来三有村时,为了经营移动营业厅而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债。

  “如果再给你100头牛,你还愿意回山上当牧民吗?”面对这个问题,强久笑着回答:“放牧太辛苦了,100多头牛要养六七年才能卖,现在这种稳定的生活真的很好。”

  直到现在,强久还没有走出过西藏。“孩子们在电视上看到北京天安门、鸟巢,都嚷嚷着要去北京。”强久有一个愿望,等孩子们再长大点儿,日子再过好一点儿,一定要带着一家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60年风雨兼程,西藏“换了人间”。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像潘多、曲珍、强久一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雪域高原上,她们的笑容更加灿烂。

  欢迎转发点在看

  转载请联系授权

  大家都在看

  女报全媒体平台一览

  中国妇女报新闻客户端APP

  中国妇女报微信公众号

  中国妇女报官方微博

  中国女网

  中国妇联新闻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一扫,

  把女报全媒体平台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哦!

本文标签: 街舞刘自明 新节拍街舞在哪

上一篇:《梁祝》首演者俞丽拿回故乡宁波献演 还为祖居揭牌
下一篇:干冲区晚会剪影,精彩图集在这里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