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足尖踮起芭蕾新梦 海南芭蕾艺术氛围渐浓

时间:2019-11-28  点击:
手机版

  

  芭蕾舞蹈学校的学生在训练。

  今年的海南,与芭蕾结下了一场奇妙的缘分。10月28日,“世界经典芭蕾作品海南展演周——用芭蕾遇见世界”在海南歌舞剧院落下帷幕。《唐·吉诃德》《罗密欧与朱丽叶》《天鹅湖》等经典芭蕾舞剧同台演出,为椰城观众带来了芭蕾盛宴。同时,今年也是海南芭蕾学校成立10周年、海南省青年芭蕾舞团成立一周年。 ——编者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5年前,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10岁的三亚黎族男孩兰聪涛正在学校上课。突然,几位身材纤长的舞蹈老师走进教室让大家起立。环顾一周,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兰聪涛身上:“你出来一下。”

  这句话,改变了他的求学轨迹,也或将改变他的人生。

  如今,兰聪涛已经是海南省歌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以下简称“海南芭蕾学校”)的一名五年级学生。从对芭蕾舞一无所知,到深深爱上这门艺术,由这座校园走向舞台、走向社会的近400位芭蕾舞青年演员,绝大部分有着和他同样的心路历程。

  今年是海南芭蕾学校成立10周年。用海南省歌舞团团长彭煜翔的话来说,这10年,学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蜕变。他和老师们见证了这所学校的成长,更见证了芭蕾艺术逐渐走向海南演艺舞台中央,逐渐为海南观众认可和期待的历史性转变。

  

  青年芭蕾舞蹈教师陈源美在给学生上课。

  从零开始 把隐藏深山的好苗子挖出来

  海南有独具特色而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舞蹈,用好其中丰富的资源就已经足够编导和演员们“吃饱”。为什么还要费这么大劲儿,从零开始培养本土芭蕾舞演员,打造原创芭蕾舞剧目?这是10年前彭煜翔决定创办海南芭蕾学校时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1993年,彭煜翔初到海南。这里的海天一色,山河交错,质朴人情……无一不激荡着这位舞者心中的创作热情。他四处采风,编排舞剧,打造出《中国有个海南岛》等多部经典舞蹈剧作。但是,舞台灯灭,演员谢幕,他总觉得观众的掌声背后还有更多期待。

  “有了!芭蕾是最美的舞蹈艺术,海南是最美的人间仙境,为什么不用这最美的艺术装点这最美的土地?”想到这里,彭煜翔激动了,他决定,拉起一支属于海南的芭蕾舞团队,用芭蕾的语言诠释中国神韵、展示海南魅力。

  说干就干,他开始申请办学、寻找场地、招聘教师……可一切从零开始谈何容易?他回忆,当时国家对中职学校的申办审查严格,加之海南已有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办学申请迟迟未获批复。一刻也不想再耽搁的他另辟蹊径——没有办学许可,就买下一所中职学校进行改造;没有教学场地,就把省歌舞团的老院子改成校园;没有专业教师,就几次前往北京,与北京舞蹈学院达成合作协议,请其每年为海南芭蕾学校输送芭蕾舞、古典舞、民间舞等类别的优质师资……不到一年时间,海南历史上第一座专修芭蕾艺术的学校诞生了!

  万事俱备,学生何来?来琼多年,彭煜翔早就发现,海南是挖掘舞蹈苗子的好地方,这里的孩子,特别是黎族、苗族的孩子身材优势明显,很多天生就具备芭蕾舞演员“三长一小”——腿长、胳膊长、脖子长、头小的标准。这些孩子中不乏家庭贫困的,免学费、住宿费、课本费、伙食费的海南芭蕾学校,无疑为他们指明了一条继续学业、实现梦想的路子。

  就这样,海南芭蕾学校一边面向海口、三亚等城市招生,一边派出招生团队深入各个市县、乡镇乃至村庄“寻宝”。他们走了多远?学校副校长刘幸记得,有时到村里招生,路窄得车都开不进去;有的学生已确定录取,但家长没有电话,要辗转几人才联系得上;有的学生收不到录取通知书,原来是住得实在偏僻,无人送信……

  一步一个脚印,他们就这样把一个个藏在深山的好苗子“挖”了出来。

  

  陈源美耐心给学生讲解舞蹈动作。

  咬牙坚持 旧教室和冷米饭撑起舞蹈梦

  刘幸至今还记得,自己10年前第一次走进教室时感到的那阵心酸——初选入校的第一批孩子,一个个脸蛋晒得黢黑,发型和着装也非常随意,可以说是“灰头土脸的”。当她问起大家对芭蕾舞的理解,回应她的只有长久的沉默。

  然而,对舞蹈世界一无所知的他们,很快尝到了“下马威”:要把肢体调动起来,首先要在增强柔韧度、舒展度上下功夫。新生入校,迎接他们的第一堂课就是软功课:压腿、劈叉、下腰……孩子们哪里受过这样的“折磨”?刘幸的宿舍和教室隔着一个操场:“我在宿舍都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他们在‘哭爹喊娘’。有的孩子下课来找我:‘老师,你看我的嘴唇,刚刚练功咬破的’‘老师,你看我的衣服,我疼的时候就抠它,都给我抠出洞来了’……”

  

  芭蕾舞蹈学校一年级学生在上舞蹈课。

  建校初期,海南芭蕾学校硬件十分简陋,孩子们在年久失修的木地板上一滚,不小心就会被翘起的木刺扎得鲜血直流。即使硬件不好,排练厅仍十分抢手,排不上队的班级,只好在学校停车场的水泥地上“硬碰硬”地练,人人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穿足尖鞋的脚趾甲翻了又长、长了又翻……

  “确实太苦了,也有孩子打了退堂鼓。有的都被家长领回家去了,我们又找到家里去做工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哪个舞蹈演员不是这么走过来的呢?去了好几趟,才把学生劝了回来。”刘幸说,大家都舍不得好苗子半途而废,“他们若是错失前程,我们会比他们更遗憾。”

  而更多的孩子,即使再难,也把在海南芭蕾学校学习的机会视若珍宝。兰聪涛说:“有时下了课,我就躺着流眼泪。太难受了,哭一哭能松快点儿。擦干眼泪,缓过劲儿了,又起身往训练厅走。”

  有一件事令海南芭蕾学校校长陈仁华难以忘怀——他查夜时,总有一位男生不在宿舍,后来才发现他是趁着黑夜跑到院子里的莲雾树下捡果子吃。原来,这个男生每天晚课都给自己加量训练,所以,正处于发育期的他不得不在正餐之外吃些“宵夜”补充体力。但因为家庭贫困,吃不起花钱的“宵夜”,这些不要钱的生涩果子,是他的唯一选择。

  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陈仁华给孩子们支招:晚饭时多打一些免费的米饭,留一半到晚上吃。大家笑称,他们的舞蹈梦,就是被一碗碗夜间的冷米饭撑起来的。

  

  省青年芭蕾舞团演员在舞蹈《致敬经典》中的剧照。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春华秋实 海南芭蕾艺术氛围渐浓

  海南芭蕾学校的条件虽然简陋,但彭煜翔没有把孩子们的舞蹈梦想束缚在这个不过4亩地的小院里。

  “我们有省歌舞团,还有省歌舞剧院的运营管理权,应该把这个资源利用起来。”他创新打造了“以团带校、以校养团”的培养模式,一方面让在校学生到省歌舞剧院的舞台上排练,到省歌舞团的剧目中实践演出;一方面让毕业生到省歌舞团实习、工作,把学校变成省歌舞团的“造血基地”。

  “以团带校、以校养团”的培养模式无疑是成功的。北京舞蹈学院的招生老师给过彭煜翔反馈:“你们送来考学的孩子,不仅基本功扎实,舞台经验也丰富,对角色的诠释非常到位,这是很多从未接触舞台,只埋头苦练专业技巧的孩子所欠缺的。”

  “舞台放大了孩子们的心理空间。当站在大剧场的舞台上,面对数百上千个观众时,他们的身姿自然就挺拔了,动作自然就舒展了,情绪自然就高涨起来了。”彭煜翔说,无数次从教室到舞台,又从舞台回到教室,孩子们学会了张弛有度。

  10年的坚守,让海南芭蕾学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南芭蕾摇篮”。“我们一直坚持高标准办学。”刘幸介绍,如今,学校已聘请了30多名专业老师,而这些老师几乎都来自北京舞蹈学院,还有两个毯子功(舞蹈基本功之一)老师具备国家一级演员的资质。北京舞蹈学院作为海南芭蕾学校的合作单位,常年派资深教师来校指导,并吸收该校教师“回炉充电”,接受该校学生报名考学或入校进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中央芭蕾舞团海南创作演出实践基地在海口揭牌启用。揭牌仪式上,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也表示,作为国家艺术院团,中央芭蕾舞团将发挥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为海南青年芭蕾舞演员提供指导,为繁荣发展海南芭蕾艺术事业作出贡献。

  梅花香自苦寒来,海南芭蕾学校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些年,该校培养出近400名青年芭蕾舞演员,为海南乃至全国演艺市场注入了青春力量。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与省歌舞团共同排演的《黎族故事》《黄道婆》《东坡海南》等艺术精品,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国家级赛事和奖项的参评中均获得最高殊荣。孩子们还幸运地参加了“祝福祖国”海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等重要演出,切身感受到了“中国梦”和“我的梦”如此贴近……

  

  省青年芭蕾舞团和省青年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带来开场舞蹈《致敬经典》。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近年来,海南芭蕾艺术氛围渐浓。2018年组建的海南第一支芭蕾舞团——海南省青年芭蕾舞团,正在努力打造海南乃至全国芭蕾舞院团中的一支劲旅。在今年10月举办的“世界经典芭蕾作品海南展演周”上,该团演员自信登台,与来自中央芭蕾舞团、莫斯科大剧院、俄罗斯世纪古典芭蕾舞团等世界顶尖芭蕾舞团的演员同台演出,一同收获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原标题:足尖踮起芭蕾新梦

  责任编辑:邓丽

本文标签: 街舞黑泡 自编的街舞 临海

上一篇:《街舞2》千玺三个老师参赛,两个成功晋级,一个被吴建
下一篇:“梁祝”的悲剧,到底怪谁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