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秘诀:不仅养生更要“乐活” 在这儿不到80岁的都

时间:2019-11-28  点击:
手机版

  ▲ 关注请点击上方『 北晚新视觉 』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音乐室里,阿姨们伴着“卡拉OK”唱兴正浓;隔壁的书画室,三位老人各自泼墨挥毫,时而彼此评点一番;设在窗边的象棋桌,里三层外三层围着“支招”的老人……

  

  沿北京金手杖养老公寓连廊走上一圈儿,卫生院、健身房、图书馆尽收眼底,连食堂都有两个。

  很难想象这是郑各庄村的“村办养老院”,更令人称叹的是,养老公寓五幢高楼总共住着1200余位老人,有超过百岁的老人,90岁以上的有30多位,不到80岁的都算“年轻人”!

  不少老人拄着拐杖进来,几年后活动自如,还胖了一圈儿。不仅长寿,更要“乐活”。颐养天年的同时,老人们的观念也在悄然转变。

  顾虑渐消从“无奈之举”到接纳“第二个家”

  

  “李老师,您回来啦!”进入养老公寓大厅、上电梯、到达所住楼层,迎面走来的工作人员、老朋友都和李国盛热情打着招呼。“回来啦,您最近挺好的吧?”他满面带笑,连连点头示意。

  进门坐在沙发上,喝一口老伴递来的热茶,李国盛感慨“跟家里一样!”而从“不情愿”到享受住在这里,对老两口而言,颇有些重新思索生活方式的意味。

  李国盛和老伴住在南三环附近,两年前,突然间老两口同时患病,打破了生活的宁静。采买洗涮成了负担,日常依靠退休的女儿照顾也不太方便,于是李国盛提议,找一处设施便利的老年公寓住段时间。

  子女们寻觅许久,看中了这里的环境。然而即便条件不错,李国盛坦言刚搬来时,心里也是不太情愿的。

  “多少有些顾虑,在我们的认知里觉得住养老院有点‘凄惨’,是无奈之举,好像孩子不管你了似的。”作为著名相声演员,李国盛交友众多,不少老朋友听闻他们到了养老院,还纷纷开车前来探视。“问我们怎么跑这儿来了?以为我们家里出什么事儿了呢!”

  抱着“身体养好了赶紧回家”的心情,李国盛只按最短期限交了一年的费用。然而入住半年后,老两口渐渐喜欢上了养老公寓的日子。“屋里东西很全,什么都不缺。”他指指设在门口的厨房,“虽然我们不做饭,用不到厨房,但有这些东西就有家的感觉,看着心里安慰。”

  此外,服务人员的细致也令李国盛印象深刻。他回忆一次在食堂吃饭,自己临走时随口说了句,要是有点辣椒油就好了。

  第二天再去食堂,就有员工专门给他送来一瓶辣椒油。还有一次,凌晨两点老伴血压高,李国盛陪她到一层的公寓医护中心,迅速得到24小时值班医护人员的关照。

  “我是拄着拐棍进来的,现在你看看我!”李国盛笑着拍拍胸脯。经过调养,已经80岁高龄的他,精神状态比前几年还要好。“其实身体早就康复了,但我们一年到期后又续住了五年。对住养老院这件事也慢慢有所改观,这里已经是我们第二个家了。”

  动静调养从心脏“老病号”到游泳、吹葫芦丝都不在话下

  

  统一样貌的白色房门外,单独安装的一道“纱门”显得个性十足。屋里头,淡雅壁纸映衬着老式组合柜,椅子上铺设的厚厚手织坐垫,再搭配着墙上各个年代的“全家福”、人工上色的“古董”结婚照,整个空间充满温馨暖意。

  这里是张亮和牛欣老两口的房间,作为“资深住户”,他们早在2013年重阳节就搬了进来,转眼间已经在公寓安度了近六个年头。

  这些年,老两口结识了不少同住好友,而最让人称奇的,还是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刚来时,张亮做过两次大手术,牛欣则装了第四个心脏起搏器。如今他们一位84岁,一位81岁,游泳、吹葫芦丝都不在话下,哪有一点病人的影子!

  “养老的环境很重要”,每每有人询问张亮“养生秘诀”,老爷子绝不“藏着掖着”。他将搬进“金手杖”视作一种缘分——出门买个菜的工夫,就寻到了理想的养老场所。

  年轻时,张亮和牛欣曾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后来辗转调动离京,定居在济南。但两个女儿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并留京工作、成家,小女儿就住在宏福苑西街附近。因年岁渐高,他们从济南搬来和小女儿同住,一次偶然买菜回家的路上见到了刚开业的“金手杖”。

  “看条件不错,以为会很贵,没想到价格还能承受,就搬进来了。”张亮回忆,虽然知道公寓家电家具齐全,但“新家”还是给了他们惊喜。“屋内屋外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淋浴有座椅,有紧急呼叫器。打开衣柜,连衣架都准备好了!”为了锦上添花,老两口还专门从济南搬了好几样“大件”,当熟悉的老家具环绕身边,家的感觉就更浓郁了!

  入住后,老两口首先感受到睡眠质量好多了。尤其牛欣,以往在剧团常熬夜排练,白天嘈杂难以彻底休息。而养老公寓入夜后相当安静,特别适合身心调养。“生活方面也非常便利,饭菜很合口味。”张亮表示,自己专门和这里的营养师聊过,“觉得他们菜色、杂粮粥等等搭配得很讲究。”

  此外,张亮强调老年人无论现下身体状况如何,一定要重视锻炼。“每周公寓都有家政员上门打扫,但我们从来都不用,全是自己打扫,就当锻炼了。还有每天散步,对身体也很有好处。一开始走不远,后来就越走越远了。”

  文化养老趁身体灵便更要积极享受生活

  

  相比其他因身体状况入住养老公寓的老人,宋振涛和孙以瑞两位老人搬进“金手杖”,颇有些“无心插柳”的意味。原本家住天通苑的他们身体硬朗,照顾自己没有任何问题。但孙以瑞却一直有个苦恼——没地方“玩儿”。

  “我们啊,可以说是因为共同兴趣走到一起的,一辈子喜欢文艺。”孙以瑞身形修长,腰杆挺直,虽然已82岁高龄,仍能看出长久积淀的舞蹈底蕴。少年时代,作为上海中学生艺术团舞蹈队员,孙以瑞就曾接受舞蹈名家指导。后来入读师范学院艺术系,并成为学校的艺术教师,“唱歌跳舞”几乎是伴随老人一生的爱好。

  住在天通苑期间,孙以瑞认识了一些爱跳舞的老朋友。大伙儿推选她做指导,成立了一支舞蹈队。然而小区空间紧张,排练节目只能在户外小广场。“受天气影响不说,我们岁数这么大了,也有些不好意思。”

  2014年,有位队员告诉孙以瑞,北边一点的金手杖养老公寓有很好的舞蹈室,大伙儿就兴冲冲地来“勘察”。孙以瑞回忆,那会儿刚营业一年多,入住的老人不算多,舞蹈室几乎处于闲置状态。“我们一看,地方宽敞,设备又新,简直太好了!”

  队员们排练时,吸引了一位已经入住的老太太,她对舞蹈也很感兴趣,便邀请大家去她家坐坐。“进去一看更喜欢了,格局和家里一样,布置得又温馨,不是千篇一律那种‘宾馆’样子。”孙以瑞又拉来老伴宋振涛“考察”一番,当即拍板入住“金手杖”。三个子女住得都不太远,平日过来探望也很方便。

  83岁高龄的宋振涛年轻时在部队是“文艺骨干”,吹拉弹唱样样都行。老两口作为中坚力量,配合公寓成立了“金手杖艺术团”。宋振涛是当仁不让的晚会主持人,孙以瑞也组建起了一支时装秀舞队,几年里未曾缺席任何一场活动或演出。

  随着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不少人“慕名”与这老两口结识。“在这儿交了很多朋友,经常大伙聊着聊着就唱起来了。我们还学电脑、学拍照,每次活动我都用手机编一个‘美篇’,有四五百人看呢,挺有成就感的。”宋振涛笑言,养老院不见得非到坐轮椅了、走不动了才来住。趁着身体灵便,更要积极享受生活。“文化养生是非常重要的养老方式,人老不老不在年龄,而在心态。要让脑子多活动,保持好奇心,不断去追求和探索。”

  

  关注我们!

本文标签: 少年托马斯街舞视频 乌鲁木

上一篇:不一样的周末| 如何能带着娃开启优雅的一天?
下一篇:2017-2019,连续三年全国运动舞蹈大赛,成都东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