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价值有哪些?

时间:2019-11-29  点击:
手机版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教学资源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目前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只有对民族民间舞蹈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我们才能使民族民间舞蹈得到有效利用。文章从文化认识与认同、对学生的情感陶冶、体质锻炼、人格培养等方面论述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价值。

  

  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成的,并在广大人群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民族民间舞蹈有着区别于其他舞蹈形式的明显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目前人们已尝试将民族民间舞蹈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但只有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价值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才能为此类尝试提供引导。   一、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与认同   人类学家指出:“一切艺术的发端归功于它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而非仅仅艺术家本身。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力在于对社会和文化背景的敏感性和在于用令人满意的美学手段进行反映的能力。”[1]因此,艺术的创造并不是某些艺术家个人的成就,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的。一切艺术都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艺术的根。舞蹈,作为特殊的人体文化艺术,其对情感的表达、动作的模拟,是易于被人们理解的。但一些特殊体态、社会思维、民族意识等标志则不易被本民族或本地区以外的人们所理解。而这些正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区别于其他民族或地区的根本的文化特征。民间舞蹈的韵律、韵味、节奏、动作、技巧、姿态,以及衔接规律、方法有机的结合是研究这一民族文化的形象资料。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不同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流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产生了不同风格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2]

  

  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人文性课程,不再是单纯的艺技,而是这个地区文化的积淀和人们想象力、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了不同时代的文明,集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们的智慧,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它可以通过感人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民族民间舞蹈也是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民族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课程的准入进入学生的素养体验和培育,可以增进一代新人对多元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加强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学生通过参与和观赏舞蹈,可以获取民俗知识,以便以后参与民俗活动;强化民俗传统记忆,自觉遵守民俗规范,保存和保护好民俗传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传统,实现了独特的课程价值。舞蹈是表情达意、交流交往、传承文化的一种形式。民间舞蹈的内容和形式都十分原始古朴,保留了更多的远古遗存的信息,是其族群历史文化的表征,透露出其族群及其文化的起源、发生、发展的历程。民族民间舞蹈表现了历史,传承了文化。学生通过表演和观赏舞蹈来了解历史、记忆历史、传承历史,传播历史信息,增加民族的历史感,以及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民族民间舞蹈率真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   民间舞蹈的魅力不仅因为舞蹈中所展现的那一幕幕的真实有趣的生活感召和那一个个生动翩翩的舞姿,而且因为其中那真朴强烈的感情的牵动和冲击,使人们直接感受那无距离或近距离的明朗体验。感情是艺术作品的血液,民间舞蹈之所以能为当代人所体验感悟,就在于它的内部有着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宏大的感情血液在潜流,在澎湃,在激荡。它所表达的是人之常情,是普通人都能理解,都能接受的感情,因而它能拨动普通人的心弦。它极少受上层正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也不受模式化、凝固化的局限与束缚,无忧无虑,即兴发挥,显现出截然不同、毫不造作的潇洒风度。舞蹈的最原始的意义就在于自娱和宣泄感情。在民间舞蹈的艺术活动中,人们直接参与、渲泻情感,在精神上达到满足,通过自娱达到怡情悦性,从而实现对社会心理的调节、补充、沟通,使社会心态获得一种新的平衡。如赵县扇舞,迁喜庆丰收之时,农民们手持扇鼓,在场院里扭起舞步,敲打着轻快活泼的鼓点,哼唱民歌小调,表达欢悦的情绪。再如秧歌,徙步于地上表演,不受场地和道具的限制,易学易演,演出者步伐颠颤、肩腰并扭、双手摇摆,如风摆杨柳般陶醉其中,集自娱性与表演性于一体。

  

  现如今的民族民间舞蹈可以说是处于自娱性和表演性舞蹈的中间地带,它所具有的娱人性与自娱性的特点对在学校中进行的普及具有很大的优势。民族民间舞蹈的美不是要表现一连串高难度的动作技巧,而是要透过动作外表,感受到深藏在动作之中的情感。它的美糅合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劳动人民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智慧凝结成了一种舞蹈思想――积极向上的整体健康观和对心灵的唤醒,这正是民间舞蹈美的内在本质。舞蹈表演不是舞姿、动作、技巧的堆砌,而是由角色的情感线、视象线穿织而成的艺术生命形象的整体。我们要用“心”跳舞,用情感带动舞蹈中的一切,感动自己。惟如此,方能吸引观众。民族民间舞蹈自一开始便大多数是自娱性的舞蹈,发展到今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有一些人在学习、钻研、表演、教学的过程中已经将舞蹈中“情感”这一部分慢慢的淡化了,只重视一个花哨、复杂多变的外表,一开始,这种形式确实可以让观众感觉到新鲜,却不能使人为之感动。“一个舞蹈倘若缺少表现情感的意念,不创造出有一定精神内涵的艺术形象,这就形同于体操、杂技,最多也只不过是为舞蹈而做的动作技巧展示”。“情”是民间舞的生命线,把握住这条“情”的线,就能从内心节奏入手,找到它的感觉,把握住它的气息,通过主观意识在表演中迸发出一个又一个的火花。很显然,表达情感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最终目的。

  

  三、民族民间舞蹈是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的良好素材   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了民族民间舞蹈的不同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但它的共同点就是节奏感强、运动频率快。舞蹈,是一种人的生理活动表现形式,它借助于人的手、脚、头等身体部位的运动、协调配合而形成一套连续不断的动作体系。因此,舞蹈首先可以看成是一种生理运动,舞蹈的动作形式多样,包含有跳、踢、蹦、蹬、转、扭、走等,在完成这些动作的过程中,人的身体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增强了人体的灵活性。舞蹈是一种由多种动作联合组成,各种动作相扣相连,只有每一个动作都做到位,才能完整地表现舞蹈的整体效果,这就要求舞者既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要点,又能够娴熟地将各种动作有机的串联起来。因此,它能够锻炼人的协调能力。舞蹈还是一项综合性的项目,需要人的全身心投入,舞者必须将视、听、动全都集中于舞蹈上来,而舞蹈的节奏、音乐往往又是优美的,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将人从繁重的劳动中,琐碎的生活事务中解放出来。因此,舞蹈能够缓减人的精神压力,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处于一种和谐状态。   民间舞蹈风格独特,有着较高的训练价值。如,既有随着骨盆臀肌间的左右连续运动,同时会牵动上肢和头的左右运动,使之体态呈现横二道弯的“横摆”动律,还有以腰椎发力,上身经收腹、含胸做前后波浪式的连续运动的“蛇腰”动律,以及用肩胸带动上身,双肩交替向前或向后做相反的方向转动“圆线式”动律,等等。民间舞蹈不仅身体动律独特,面部表情中眉、眼、嘴的运用表现也特别丰富,它同身体各部位配合构成了民间舞蹈独特的风格和神韵。民间舞蹈以其活动丰富和特色鲜明,构成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优势,为民间舞蹈课程的开发和学校舞蹈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学校教育体系在吸纳民族民间舞蹈资源时,在学习如藏族、蒙古族、傣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及其他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之外,开设本土民间舞蹈课程,开展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和富有训练价值的本土民间舞蹈教学训练,无疑是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一种互补,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激发兴趣、丰富文化内涵、培养表演个性,进而提升综合艺术实践能力。

  

  四、民族民间舞蹈的伦理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   民族民间舞蹈一旦被编为课程进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其教育性意义也就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了。这不仅仅是课程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由于民族民间文化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为人处世的教育性本质,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音乐舞蹈在初创之时就带来了具有普世济民意义的伦理倾向。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有的舞蹈有很强的形象性和鼓动性,能以直观形式给人以感染和教育。优秀的舞蹈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还有着行为的示范意义,能成为人们直接模仿的形象和学习的楷模。民间舞蹈多以除恶扬善、扶正压邪、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劳自强等为主题,它生动的舞蹈艺术形象和精彩的艺术表演,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积极的教育功能。舞蹈通常是全体性参与相互配合的的圆圈舞形式、增加了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将这种舞蹈用于学校,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无论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还是在传统民间舞的基础上改编或创作的新民间舞,在表现人们的生存、劳作,表达人们的欢乐、向往时,都没有那种矫揉的修饰和生涩的理性,而以简朴稚拙的美学形态为人们所感悟,以其真挚开朗的浓郁情感叩击人们的心扉。对于现如今的校园学生而言,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在本质对学生的心灵净化提供了有利的帮助,民族民间舞蹈的美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能够营造出人际交往中的和谐气氛。

本文标签: 校园体育街舞吊环平衡木跳马

上一篇:这样的男人,骨子里就配不上你的好
下一篇:红金姓氏头像,12张爱我中华主题,你值得拥有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