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事宝典 | 藏族食俗漫谈

时间:2019-11-29  点击:
手机版

  

  藏族食俗漫

  不论是做客还是待客,藏族同胞都很讲究礼节。藏区忌讳使用有缺口、裂缝的碗、碟招待客人,认为这样不圆满,不吉利,对客人不尊重。主人敬茶,客人不能一口喝光。喝了几口后,若不想再喝,就不要碰碗,告辞前再一饮而尽。不然至少要喝上三碗,才能离去,否则视为失礼。

  主人敬酒,壶、碗都必须先斟满,然后一手持壶,一手端碗来到客人面前。客人需伸双手接过酒碗后,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空中轻弹三次,以敬天、地、菩萨,然后喝上一大口,主人马上又斟满;客人再喝一大口,主人再斟满;第三大口必须将碗中酒一饮而尽,然后才能自由饮用。否则主人会不高兴,认为客人瞧不起自己。此外,主人敬茶,客人接茶时亦需用双手。

  藏族同胞集体外出放牧、旅行时,同行者各备食物,但用餐时则不分彼此,食物共享。烧火、做饭、熬茶由年轻人负责,进餐时则由年长者先享用,然后其余人才跟着进食,体现了尊老敬老的美德。用餐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饮不作响,拣不越盘”。

  藏族同胞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各宗派僧侣一般日食两餐,饮茶四、五次。上层僧侣如堪布食用的糌粑是经过精细加工的。它与普通糌粑直接炒磨的方式不同,先是反复冲洗青稞,晒干后用簸箕磨去粗皮,炒磨后又过筛,因此这种糌粑既白又细。

  

  

  由于藏区蔬菜极少,不食肉则无法生存,所以各宗派教徒都不忌荤食,但都忌讳食用鱼类。有的教派称白马鸡、贝母鸡是山神养的,鹿、麂、盘羊、山羊是山神的牲畜,雪猪是僧侣转生的(据说雪猪经常在早晨趺坐礼拜太阳),均严禁捕猎和食用。狼为牧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即使如此,当地僧侣也禁止捕杀,主张用犬赶走了事。

  藏区普遍忌食马、驴、骡、狗等奇蹄类兽类,僧侣们认为:这类动物前世有罪孽,劳苦一生,其肉不净,食后会遭因果报应,故凡是盛放过此类动物肉类的锅碗都不再使用。另外,葱蒜属“五荤”,富于刺激性,食后口臭。口臭念诵经咒则对佛、菩萨不敬,故早为佛教所戒。不仅藏区僧侣忌食,汉地僧侣亦忌食。

  不过,虽说藏传佛教教义禁忌较多,但一般的百姓信徒并不像正规僧侣那样,严格归属于某一宗派,而只是一般的信仰。所以,在远离寺院的地方,常有猎人出没。狩猎中如有所获,则当场宰杀,炖肉半熟,用刀割食。肉汤、内脏则用来喂狗。四川木里藏区常有人将鹿、麂、盘羊、牦牛的鲜肉剁碎,放入大蒜、香樟籽、花椒、葱、盐,掺以茶水或冷水,调成生肉泥,用糌粑团蘸食,谓之“哈介”。四川平武地区的苯教,以猎获虎豹为荣。无论谁猎获到了,本村邻寨每户均出粮一升,汇总后三成奖励猎手,七成连同虎豹肉一起用作庆宴。打虎者也宛如汉地历史上的武松一样,风光无比!

  

  藏族农区住户家中设方形火塘,中央立圆形三足铁架,上置锅或吊壶,谓之“锅庄”。牧区人家则在帐篷中用草皮垒成土灶,若在旅途中则用三块大小相近的石头摆成三角形,上置锅、壶,下烧木柴或干牛粪,谓之“石锅庄”。。锅庄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其上方墙壁上通常塑有藏族传说中的财神兼灶王爷藏巴纳像,像前设土台摆放供品。锅庄左边供家人坐卧,右边供宾客坐卧。随着历史的进步,目前城镇多用烧木炭的藏式铜火盆。

  藏区餐具,以当地生产的铜质锅、壶、盆、瓢、碗等最受欢迎。四川阿坝、稻城等藏区生产的土陶器,有锅、罐、壶、盆、钵等数十个品种,造型别致,轻便耐用,煮食不粘锅,盛食不走味,保温性强,十分畅销。木里、得荣、乡城诸藏区生产的木制茶碗、食钵、糌粑盒,轻便小巧,造型精美,加盖上下浑然一体。深红的木体上,天然花纹清晰可见,而且存食数日不变味,惹人喜爱!此外,近年来汉地所生产的铝、铁、锑、瓷质的锅、壶、盆、碗、瓢也比较畅销藏区。

  藏胞外出时,通常肩搭一牛皮“撒达”(即汉地的褡裢)。一头装糌粑盒,一头装奶饼、酥油盒和茶碗。也有怀揣茶碗,背负装有糌粑盒和奶饼、酥油盒的背囊。无论走到那里,只要有茶水即可开饭。

  藏胞对自己的碗十分爱惜,除夫妻外不能让旁人使用。平时忌讳将碗反扣着放置,因为只有已故之人用过的碗才会反扣着放。

  文/李豫川

  本文摘自《中国西藏》杂志,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安装该杂志APP。

本文标签: 新年好舞蹈 请你恰恰舞蹈视

上一篇:快乐大舞台—“向快乐出发”才艺秀专场
下一篇:汽车设计72变(36)听着HipHop玩“车震”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