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世界顶级生物学家邓兴旺:从农村走出,再回到

时间:2019-11-30  点击:
手机版

  

  人物专访— 邓兴旺

  从1978年考上北大,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再出任耶鲁大学教授,后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在一份这样的履历上,邓兴旺却坦言,“很多成绩其实并不在自己预期内”,他只是做到两点:“坚持”和“专注”。

  2014年,邓兴旺辞去耶鲁大学终身冠名教授,全职回国筹建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致力于用技术改变农民命运。

  邓兴旺口中提的最多的是他的家乡——湖南沅陵县一个偏僻贫苦的小山村。从大山深处走出去,成为世界生物学领域的顶级专家,是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而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回报祖国,让农民富起来,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的面貌。

  作为省政协湖南发展海外顾问,邓兴旺十分关注湖南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中青年人才队伍培养。他也关注湖南农村的发展,“希望我的家乡——湖南会变得更好”。

  兴趣也局限于你的认知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对出生于湖南沅陵大山深处的邓兴旺来说,在他的认知范围内,根本就没听过“大学生”三个字。

  小时候,在大山里,教育资源少,信息也很闭塞,上山下乡来到沅陵乡村的知识青年成了邓兴旺最好的启蒙老师。“这是一个特别难得的机遇,一个很贫穷的山区,遇到了特别有水平的老师。1977年,学校组织我们复习准备考试。”

  参军和读大学成为村民走出山区仅有的两个途径。1978年,不到16岁的邓兴旺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填报志愿时,他填的是自己最喜欢的物理和数学专业,但录取时他被分到了生物系中的植物生理生化专业。

  

  ▲ 1978年秋,考入北京大学的邓兴旺。

  邓兴旺善于将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变成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只要一个人愿意努力,实际上做什么都行,并不一定要做自己认为有兴趣的事情。你的兴趣其实也局限于自己的认知——当还有很多事情你没学过,你怎么知道对它没有兴趣,或者不会感兴趣?”

  从本科到硕士,在北大校园的七年时间里,邓兴旺每天都要去教室或者图书馆“占座位”——当时整个校园里都洋溢着热切学习的氛围。“到了北大,对我来说什么都是新鲜事情,什么都是新的知识,除了学习就是学习。”

  邓兴旺喜欢挑战,喜欢不同。很多个坐在彻夜通明的实验室里看书、做实验的夜晚,如果没有新的收获,他就不会罢休。在同学眼中,他是那个说着“湘西普通话”却啃着大量英文学术著作的人,常驻实验室“钻牛角尖”的人。

  “破格”录取的留学生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提出支持留学的政策,出国热潮席卷全国,一方面公派出国越来越多,包括公派留学和出国考察,另一方面怀揣着各种梦想和心愿的年轻人也把好奇的目光投向科研环境更好的国外,纷纷选择自费留学——1986年自费留学的人数就突破了10万人。

  在北大校园,出国也成为热潮。很多国外专家回到中国讲学时,为学生们展示了国外前沿的科技研究和先进的科研条件,这对邓兴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渴望。

  “从科研条件来说,国内当时图书馆的资料都有限,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更是有限。中国的学者在当时较落后的情况下,极尽所用,做了一些靠前沿的研究。”在硕士阶段后,邓兴旺决定出国,“进一步在专业领域深造,需要有更好的科研条件。”

  

  ▲ 邓兴旺(左)获得《自然》杂志终身成就奖。

  当时申请留学,要通过英语和专业两门考试,分别需要交26美元和60美元的申请考试费用,这对于邓兴旺来说是一笔“巨款”,“我们当时的奖学金也才十几块钱人民币”。

  第一场考试,邓兴旺向老师借了26美元报考英语,他知道这是必须一次通过的考试——他不想让老师失望,自己也支付不了第二次申请的费用。他极为努力备考,成绩达到一系列名校的标准。

  接下来面对专业考试,邓兴旺实在凑不出60美元。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在给学校的申请信中提到,免除这个考试,并希望学校能免去申请费,若录取等他入学后再补申请费。

  

  此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邓兴旺在硕士时期的研究课题,以及他的创新意识和学术潜力表示了兴趣。

  在进入伯克利之前,他还要经过一道面试,面试者是中国植物生理学研究和教育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国际知名的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汤佩松。面试是在汤老家中,“全程没有说过一句中文,汤老一直提问,我回答。在离开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整个衬衣都湿透,就像冲了一个淋浴。”

  畅谈之后,这位植物学界的前辈对邓兴旺的研究工作很赞赏。1985年,邓兴旺只身前往大洋彼岸开始异国求学之路。

  “学霸”的行走轨迹

  “出国以后,看到很多最先进设备——之前在很多文章中读到的,此刻都摆在你眼前,在实验室你可以随时用。一下子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邓兴旺的眼前,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邓兴旺获得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专攻对叶绿体基因表达的调控研究。他把自己完全地投入学术研究,生活的一切似乎只为学术而存在。有一段时期,他每天在实验室的时间长达16个小时。

  

  1987年,他对叶绿体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新见解,在《生化》《细胞》杂志发表,引起学术界强烈反响,邓兴旺的名字也逐渐为业内同行所熟知。在攻读博士学位的4年时间里,他撰写了5篇第一作者署名的论文,发表在业内顶尖级刊物上,提前获得了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他获得美国生命科学基金会的博士后奖学金,并开始在美国农业部与伯克利分校合办的研究所里进行博士后研究。1992年,他被美国耶鲁大学聘为助理教授并建立自己的实验室。

  1995年,他从上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总统青年教师奖”。每年,仅有30名青年学者可以获此殊荣。获奖者可以连续5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0万美元的专项研究拨款。

  1998年,因在植物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他被耶鲁大学提前聘为终身教授,成为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常青藤大学植物生物学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来自祖国大陆的华人科学家。

  2003年,他获得世界植物分子学会颁发的Kumho奖,每年全世界仅有一名获奖者。在分子植物学领域,获得Kumho奖是最高荣誉,代表他已成为世界植物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 2003年,邓兴旺(左一)获世界植物分子学会颁发的Kumho奖。

  2013年4月,邓兴旺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站在了学术领域的最前沿,2014年,邓兴旺辞去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教职,全职回国筹建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邓兴旺的目标是让农民富起来。在他眼中,让农民增加一百元的收入比获得诺贝尔奖的一百万元奖金更重要。他认为农民依旧是一个弱势群体,几千年的中国农村生活模式到现在依旧没有太多改变,他希望通过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的一些创新工作,立足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策略,调动相关学科和现有大学的力量,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

  对话

  比起“勇气”,更喜欢“坚持”

  ? 《文史博览·人物》(以下简称“人物”):您认为所谓的“学霸”是先天智商的优越,还是后天的勤奋?您如何看待成功?

  邓兴旺:如果单纯从学习的角度,谁能学得更快、记得更好,我想各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在中学阶段,只要一到考试,老师确实会比较喜欢我,因为我都会让他们满意。但进入后期,比如到了北大,所有的学生都是很优秀的,之前的学习优势没有了,更重要的是性格、努力,这比你会不会学习更重要。

  学习和努力在一致的方向上,沿着专业之路一步步往前走,对我来说,一切是水到渠成。刚去美国读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一定要成为什么人,我就是专注学习,充分利用条件取得学术成果。

  ? 人物:您如何理解勇气?

  邓兴旺:勇气,对我来说就是在探索或学习研究过程中不放弃——明知这个事情有困难,有很大的可能性做不成,但也不放弃,坚持住。

  对我来说,我更喜欢一个词就是坚持,坚持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一旦做了,就坚持把它做好、做成。

  用现代技术,改变中国农村

  ? 人物:为什么决定放弃国外的优渥条件,回到北大创建现代农学院?

  邓兴旺:2013年时我51岁,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做点事。北大是我的母校,我对北大有情结。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对于我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是我科研生涯的起点。刚上北大的时候我个头很小很瘦,不到1米5,大学后我长到了1米7,在这里我有着留恋,它是改变我一生命运的地方。

  当北大的领导邀请我回北大帮助建设现代农学院,我想这是一个好的事情。从事和农业相关的事,同时我可以招聘很多专家教授一起,以一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利用多方的资源来帮助中国农业发展。

  

  ▲ 邓兴旺带领技术团队开发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使杂交水稻制种彻底摆脱了对温度的依赖。近期,团队在第三代杂交小麦育种技术研发中也取得关键突破。

  ? 人物:您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邓兴旺: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离开农村。农村太苦了,吃不饱、穿不暖、没钱花,农民处于在社会最底层。

  机缘巧合,后来走出农村,获得学习的机会,我和同村的同龄人有着两种人生轨迹,就像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一个分叉——一个人留在农村,一个人拥抱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出国留学、工作,我又回到国内,为了农村的事情回到农村,40年走了一圈,就像一个轮回。但和从前不一样的是,现在是在一个不同的角度回到农村,可以为农村做一点事。

  ? 人物:您希望中国的农村有哪些改变?

  邓兴旺:中国农村的问题是什么?直白地说,就是农民干农活太累,而赚的钱又太少。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深刻体会到这是一种社会的不公平、世界的不公平,必须得改变。

  怎样改变?要根本上解决问题,怎样让农民劳有所得、少劳多得。在学科领域,我们可以研究的,包括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培育更好的品种、更新耕作模式,加大农业机械化程度,用更科学的市场规律和管理方略来指导、引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策划 | 杨天兵

  统筹 | 黄琪晨

  文 |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黄璐

  视频 | 倪婷 齐延

  往期精彩内容

  尚福林:金融业来自实体,要以支持实体经济为本源 | 问策湖湘

  蔡荣星:讲好“湘港故事”,搭建湘港青年交流平台 | 问策湖湘

  王阳娟:希望湖南娃娃争当“小梅花” | 问策湖湘

  石红:制定振兴规划,让这两个革命老区脱贫不掉队 | 问策湖湘

  王云华:加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支持力度丨问策湖湘

  廖锦兴:如何激发青年“双创热”?丨问策湖湘

  卢妹香:用“黑科技”治疗“国病”近视丨问策湖湘

  陈建民:所有社会问题,追根溯源都是教育问题 | 问策湖湘

  钱盛友:希望师范生实习能有稳定的学校丨问策湖湘

  肖北庚:用法治破除改革过程中的不作为丨问策湖湘

  叶海仑:湖南科教、传媒领域与香港合作空间巨大丨问策湖湘

  唐宇文:在长株潭城市群打造第二总部经济集聚区丨问策湖湘

  付辽源:慈孝文化治愈老年人的孤独丨问策湖湘

  刘山:现代化治理中的“十个指头使劲儿”问题 | 问策湖湘

  金之剑:新化要建成中国最美茶旅之乡 | 问策湖湘

  龙大为:政协智库与高校智库可“双剑合璧” | 问策湖湘

  周巧艺:落实减税降费,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 问策湖湘

  张仁良:不是钱和工作的问题,是改变的问题 | 问策湖湘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叶玉如:湘港可联合建立创新科技平台 | 问策湖湘

  吕坚:湖南经济转型为香港原创科技提供了更多机会 | 问策湖湘

  香港大学副校长贺子森:培养顶尖人才助推高质量发展 | 问策湖湘

  香港应科院行政总裁周宪本:港湘合作最重要的是互补 | 问策湖湘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唐伟章:湘港高校合作未来可期 | 问策湖湘

  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拉近湘港心理距离是我的使命 | 问策湖湘

  张灼华:立法防治罕见病,让患者人生少些遗憾 | 湖湘问策

  徐自强:一名急诊科大夫的两会履职体验 | 湖湘问策

  杨维刚:如何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留住人才是关键 | 湖湘问策

  对话詹纯新:大象起舞,让你的产品是“活”的 | 湖湘问策

  李云才:沉下去,寻找乡村振兴的路径 | 湖湘问策

  易露茜: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 湖湘问策

  赖明勇:“科技+”助推湖南高质量发展 | 湖湘问策

  黄至安:宗教活动场所传播文化正能量 | 湖湘问策

  胡旭晟:法律需要被信仰 | 湖湘问策

  杨伟军:推进管道分质供水,让居民喝上放心水 | 湖湘问策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智库建设要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 湖湘问策

  张国刚:让心血管病防治知识进入中小学课堂 | 湖湘问策

  对话周群飞:最初的梦想是赚一万元回家读书 | 湖湘问策

  张大方:现代职教体系如何支撑现代产业发展?| 湖湘问策

  雷鸣强:新时代教育要“培养创造和享受文明幸福的中国人” | 湖湘问策

  叶小文:到“江湖”可看到佛教的精华 | 湖湘问策

  陈晓红:“两型社会”改革建设的“长株潭模式” | 湖湘问策

  张健:创新型湖南建设,需要思想大开放 | 湖湘问策

  傅莉娟:孩子无辜,“事实孤儿”亟待救助 | 湖湘问策

  袁爱平:让股权交易也像“买房”一样 | 湖湘问策

  王国海:设立湘江发展银行,打造商业银行新模式 | 湖湘问策

  转载注明:“力量湖南”(lilianghunan)微信公众号

本文标签: 男生简单街舞 2019红牛

上一篇:秋天,女生这样搭配比男生都‘酷’,工装风穿搭帅气又不
下一篇:2019抖音最火的歌曲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