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红牛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时间:2019-11-30  点击:
手机版

  打造中国平凉红牛育种“硅谷”,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和省农科院平凉红牛良种中心先后落户平凉;《平凉市进一步加快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出台实施;引进和培育一大批龙头企业;成功举办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暨首届平凉红牛节……

  一系列举措,让平凉红牛产业围绕六大体系建设,迈向品种化繁育、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养殖户的新打算

  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平凉红牛披红戴花,整齐排列,精彩亮相,引来了众多养殖户的围观、好评。

  这是9月6日记者在平凉市崆峒区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赛牛相牛大会上看到的一幕。

  当天,崆峒区第五届“平凉红牛”赛牛相牛大会揭榜。由中国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畜牧兽医研究所、平凉畜牧渔业管理站的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委团,从参赛的302头精品牛“选手”中评出了12头获奖牛。“状元公牛”的畜主为崆峒区花所镇光明村郭凯,“状元母牛”的畜主为崆峒区寨河乡鄢铺村兰新奇。参赛获奖牛一等奖奖金3万元,二等奖奖金2万元,三等奖奖金1万元,参赛奖每头牛1000元。

  牛产业是崆峒区助农增收的“首位产业”。赛牛相牛大会的举办展示了崆峒区牛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政府扶持牛产业发展的力度和决心。“牛养好了,还能获得政府的奖励表彰,让我们养牛更有信心了。”兰新奇说。

  在现场,参加赛牛相牛大会的养殖户纷纷为这个活动点赞、叫好。自己家养的牛获奖了,崆峒区寨河乡高寨村郝利龙的母亲心情十分激动。她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养牛,家里也新建了牛场,要是能得到更多的扶持,养殖规模可以达到500头。

  带着家里两头牛前来参赛的崆峒区草峰镇安家村村民安亚越在会场上与其他养殖户交流,想联合组建养牛合作社。“家里养了20多头牛,想继续扩大规模,把牛养好。”安亚越说。活动现场,有这样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

  在崆峒区养殖户一门心思扩大养殖规模发牛财的同时,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79岁的梁忠仁在村里改造的窑洞示范带养了7头红牛。“窑洞养牛宽敞,牛活动地方大,有黄土味,不容易生病。”不服老的梁忠仁说,不养牛就没精神,和牛在一起,精神就来了。

  崇信县打造的窑洞养牛示范带,是全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维修加固废旧窑洞,打造平凉红牛核心区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平头沟村共改造废旧窑洞210余孔,配套修建了堆粪场、草料场、消毒室、防疫室等设施,推行公司养、大户养、群众养的模式,还制定了窑洞养牛技术规范,在防疫、消毒、粪污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操作,做到标准化生产。现在,昔日的“土窑洞”已成了“金牛窝”。

  平凉红牛又红又牛

  平凉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曾有“农民唯养牛”的历史记载。当地民众养牛饲养方式非常精细,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平凉红牛”这一优质肉牛种质资源。

  经国内外权威专家鉴定,平凉红牛的高档牛肉已达到日本A5级标准,平凉红牛成功注册为全国第一个活牛类证明商标,注册牛肉类商标68件,取得了直供国家运动员的“入场券”,建成了供港肉牛养殖基地。

  通过建立连锁加盟店、产品直营店等方式,平凉红牛培育国内市场60个,系列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还开辟了直接或间接出口渠道,每年直接或间接出口牛肉系列食品1000多吨,提升了品牌影响力。现场观摩后,参加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暨首届平凉红牛节的专家学者,对平凉红牛的发展有了新的认知。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坦言,平凉红牛品牌不断享誉全国,正在走向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市场,对引导全国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认为,目前牛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排名第三,该发展趋势意味着牛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面对市场大量需求时,牛产业不仅仅要扩大规模,还要进一步加强优良种牛的培育,吸纳先进科学合理的管理和饲养方式。平凉市在做大做强牛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丰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董雅娟告诉记者,牛产业发展与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政府的支持对牛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平凉红牛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品牌和影响力,现在大的公司和企业都来了,有利于推进平凉红牛产业发展。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平凉市委书记郭承录表示,近年来,平凉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繁育、饲料、防疫、流通加工、技术服务、质量品牌六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了种、养、加、贸一体化发展格局。

  红牛名片的新内涵

  牛产业已成为促进甘肃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成为农业产业中增长势头最强、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前景的优势产业之一。

  在多年的牛产业发展中,平凉市探索推广了“国有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庄浪模式、“供销集团+乡镇扶贫产业开发公司+村两委班子+合作社+贫困户”的静宁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养牛大户抱团发展,培育了平头沟窑洞养牛带、鼎康肉牛繁育中心、界石铺供港肉牛基地等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养牛13.7万头,30%左右的贫困户依靠牛产业实现脱贫。

  甘肃省副省长常正国指出,以平凉红牛为代表的甘肃牛产品品牌享誉国内外,牛产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投资牛产业的商机也越来越好。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平凉市建成了伊顺祥、旭康、宏源等牛产业龙头企业21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户。大力支持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建成屠宰生产线5条,年屠宰能力20万头,研发和生产平凉红牛肉制品、骨制品、革制品、生物制品等近百种,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万吨。

  平凉红牛集团董事长、泾川旭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强说,平凉红牛是中国的贵族牛,为把牛养好,公司学习引进先进技术,结合当地传统养殖模式,探索出了给牛“听音乐、做按摩、喝热水、均匀喂饲料”科学养牛的新模式。通过实施肉牛品种改良工程,近三年平凉建成冻配改良点129个,累计培育改良肉牛60万头,产活犊牛48万头,肉牛良种化率达到92%。建成市县乡三级科技服务站110个,科技对牛产业贡献率达65%。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加快平凉红牛种群扩繁力度,保护开发平凉红牛优质种质资源,平凉市委、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在平凉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创新基地,利用全基因组选择等技术,力争用5到8年时间开展平凉红牛新品种培育。把平凉红牛打造成中国自主品牌大动物第一品种、国际国内知名肉牛品牌,使之成为国家种牛繁育基地,平凉红牛国家级育种核心区和全国大牲畜繁育样板。平凉市还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全市牛饲养量达到100万头以上,将红牛产业培育成百亿级产业,把平凉建成全国农区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基地。

本文标签: 曳步舞 街舞pose定型图

上一篇:伊能静带女儿学习街舞,米粒手舞足蹈超开心,从小就有舞
下一篇:石油板块带动气氛,带领指数一路猛涨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