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青年李秀吉美:用镜头传播藏族文化

时间:2019-12-02  点击:
手机版

  编者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青年的努力奋斗。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深情寄语青年人,“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近日,记者采访了藏族青年李秀?吉美,他讲述了一段关于梦想与文化传承的故事。

  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李秀?吉美(汉族名字刘麦)把自己定义为一名影视文化“爱好者”,而不是“工作者”,因为他认为自己“现在的能力还算不上是一个专业的影像工作者,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这个27岁的藏族青年这样评价自己。

  

  图为李秀?吉美

  “我大学专业是藏语言文学方向,接触摄影也是在大学期间,算是‘半路出家’。当时看了一部藏学院学生自制的短片《岁月流逝》,虽然和专业的影视作品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是仍让我感到震撼。万玛才旦老师作为藏族电影人的代表,一直是我的偶像,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也可以做优秀的藏族题材影视作品。”李秀?吉美述说着自己和摄影的缘起。

  从此,李秀?吉美一直在构思一个故事。大三时,借着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的机会,终于把它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是李秀?吉美第一部作品——《回归》。

  《回归》讲述了一个来自偏远地区的藏族青年扎西,在外界的影响下,失去了爱情、友情,也失去了原本的善良、单纯。后来偶然发现的护身符,让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回归”,一种灵魂的回归和传统文化的回归,所以扎西动身前往拉萨,开始了他的朝圣之路。《回归》的素材来源于现实,李秀?吉美想借这个短片来提醒自己和他人,不能忘记初心,不能忘记传统。“这个片子虽然在影像的手法上有些欠缺,但是故事性很强,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题材,以后有机会我想把它重拍一下。”李秀?吉美这样谈到自己的处女作。

  

  图为《回归》宣传海报

  摄影不但是李秀?吉美的爱好,更是他传播藏族文化的一种方式。“虽然我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摄影培训,对灯光、化妆、录音、摄影、后期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也需要不断学习,但是我了解藏族文化,这是我最大的优势。藏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为我的摄影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也开拓了视野,因为电影只是传播载体,文化修养和文化意识才是根本。我特别感谢我的大学老师们,他们不但全力支持我的作品,而且培养了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文化观念,让我能在藏族文化的长期浸润中‘跳’出来,客观正确地理解和诠释这一文化,这种包容大气的理念,一直是我传播藏族文化的动力。”

  《回归》的完成凭借的是激情和热爱,但李秀?吉美想要的不是一时的满足,而是长久的发展。大学毕业后,他跟随一位长者学习了更专业的摄影知识,还接触了新媒体。为了减少拍摄成本,李秀?吉美还自学了达芬奇、PR等影视后期软件,《回归》之后所有纪录片的后期基本都由他自己完成。李秀?吉美打趣说:“像走火入魔一样,因为喜欢,所以有时候自学到凌晨一两点,对于摄影我是‘越陷越深’。”

  2017年,李秀?吉美拍摄的纪录片《阿妈》入围了第三届美国旧金山新概念电影节和第五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并获得全国民影赛“优秀影片”奖,今年还受邀参加“金马艺术走进美国”的活动。面对这些成绩,李秀?吉美只当做一种鞭策,“开心是肯定的,因为这些对我是一种肯定和鼓励,让我觉得自己当初的辛苦是值得的。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希望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文化可以走得更远。”

  

  图为《阿妈》宣传海报

  2016年,李秀?吉美和上海师范大学的祝一阁女士开始合作拍摄一部名为《尔金旦真》的纪录片,讲述一名普通藏族青年在城市追逐梦想,以及融入都市文明的一个故事。“这个纪录片是献给所有在城市打拼的藏族青年的,包括我自己。这个片子的现实意义很强,既有展现藏族传统文化的镜头,也有反映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镜头。过段时间,我想在成都和北京、上海等地做一些放映活动,因为想要传播,必须要有宣传,在这方面我们比较欠缺,也是我要学习的地方。”对李秀?吉美而言,只要能够更好的宣传他的作品,更好的传播藏族文化,任何学习他都甘之若饴。

  “很多人把藏族文化贴上神秘色彩的标签,其实当你真正的走进这个文化时,就会发现它是真实简单的。希望我可以用镜头传播藏族文化。”这是李秀?吉美的初衷,也是这个藏族青年为之奋斗的动力。(中国西藏网记者/孙健供图/李秀?吉美)

本文标签: 广场舞张灯结彩 心相印手牵

上一篇:那些四两拨千斤的娱乐圈公关文,是时候了解下了
下一篇:在星光大道以农民身份出道,走红后娶小15岁娇妻,今过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