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来的金山银山——临沧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纪实

时间:2019-12-02  点击:
手机版

  20年前路过临翔区蚂蚁堆乡,若有绿意,除非是成片的玉米地。那时的蚂蚁堆乡是全市泥石流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当时经常有人这样开玩笑:“要看临沧泥石流,请到蚂蚁堆一日游。”如今,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带动下,昔日的一座座荒山变成了绿色经济长廊,一个个水土流失的贫瘠山村变得山清水秀,蚂蚁堆乡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的40%提高到现在的71%,全乡水土流失不断减轻,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002年以来,临沧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抢抓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近20年来,全市实施退耕还林484.53万亩,其中:前一轮退耕还林208.8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161.4万亩,新一轮耕地退耕还林114.33万亩,工程建设覆盖所有的县乡村。全市各级干部群众转观念、建生态、兴产业、助脱贫,退耕还林让山川披上“绿被子”、基地建成“钱罐子”、群众口袋装进“花票子”,成为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最合顺民意的德政工程、影响最深远的民心工程。

  山川披“绿被子” 退耕还林成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之初,很多群众持怀疑观望的态度,担心日后政策变化,影响生计。为打消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顾虑,全市始终把“转观念”作为实施退耕还林的根本要求,持之以恒做好政策引导,通过派出大量工作组进村入户算明退耕还林账、发动村组干部和机关干部动员亲朋好友带头实施、及时足额发放钱粮补贴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开思想“疙瘩”,广大群众从“要我退耕还林”转变为“我要退耕还林”。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把“建生态”作为实施退耕还林的首要任务,在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树种选择、质量把控等方面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全市退耕还林主要布局在“一河”“两江”“三线”“四库”“五区”生态重点地区和脆弱地区。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引领带动下,全市森林覆盖率从“十五”初的46.63%递增到目前的66.72%,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退耕还林年均贡献0.6个百分点,是贡献率最高的林业建设工程。临沧相继获得“国家森林城市”“云南最佳生态州市”等荣誉称号。

  基地成“钱罐子” 退耕还林成最合民意的德政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临沧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调优了产业结构,绿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大箐山南协村村民张建明、一位将近70岁的佤族老人,既是实施退耕还林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2007年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张建明带着妻子李玉惠,从南协老寨搬到海拔1800多米的大箐山,挖塘种植核桃、茶叶,昔日的荒坡秃岭变成绿意盎然的65亩核桃林、15亩茶园。在张建明的宣传带动下,周边300多户农户也用实际行动实施退耕还林。如今的大箐山南协村,核桃、茶叶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奔小康的“绿色银行”。张建明感慨地说:“我当了20多年村干部,想的就是实实在在为村民干些事情,让群众发展林果产业,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现在,这个愿望正随着林果产业的发展逐步变成现实。”

  临沧市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把“兴产业”作为实施退耕还林的基础保障,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户参与,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探索创新发展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公司、企业、大户采取承包经营、合作经营、入股经营、兴办家庭林场等方式参与退耕还林还草,集中零散土地,统一规划、统一整治、统一经营、统一管护,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实施。全市“山地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累计建成林业产业基地1957.57万亩,2018年实现林业总产值23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630.02亿元的36.7%,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5250元,占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56元的48.8%。

  口袋装“花票子” 退耕还林成影响最深远的民心工程

  临沧市始终把实施退耕还林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全市建成退耕还林示范村75个,其中人均收入上万元的退耕还林村达26个,如凤庆县安石村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把广种薄收的地块全部种上核桃和茶叶,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比实施退耕还林前的765元翻了十多倍,在脱贫致富路上打造出“中国滇红第一村”的品牌。如今,退耕还林“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双重功效,已成为全市助力群众脱贫致富和影响最深远的民心工程。(陈德荣 单孟祥)

本文标签: 吉美广场舞花蝴蝶 广场舞中

上一篇:微信支付的酒旅江湖
下一篇:汉景帝妃子栗姬犯了什么错,非要废太子刘荣?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