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扶贫记:全韬、刘荣勇、左明和他们的驻村同事

时间:2019-12-02  点击:
手机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战斗正酣。四川巴中南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省市场监管局定点帮扶两年来,投入了大量的帮扶资金,同时先后下派了7名干部到南江挂职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其中定点帮扶对象是东榆镇桥坝村和关门镇白果树村。目前,全韬、刘荣勇、崔涛、左明和钟向前5名干部还日夜奋战在扶贫一线。

  11月22日,记者在南江采访到,他们扎根南江融于基层,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当地群众落实帮扶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壮大扶贫产业,开展智力扶贫,倡导文明新风,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点赞。在火热的一线、鲜活的实践中,他们自身也接受洗礼感悟良多。

  刘荣勇的“梅子梦”

  虽然已进入冬季,但白果树村还呈现着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金丝菊含苞怒放,大棚里的火龙果猩红诱人,黄羊涨价了,村民龙建海养的三四十只黄羊可以卖个好价钱了,脸上笑开了花。

  刘荣勇牵挂最多的还是梅子。村里最好的地种了梅子,有杏梅、青梅和美人梅,栽种了上万株。来到一株美人梅前,看到嫁接在桃树上的梅子树,他熟练地操作起来,把嫁接处的黑胶带仔细松开,一圈一圈地取下来。

  

  刘荣勇在给嫁接的梅子树"松绑”

  “美人梅是一种水果梅,不需要施肥,自然生长,种植成本低,去年买回来就是大株,嫁接桃树就是不想让她长得太高,见效更快一些,太高了保证不了品质。”谈起梅子,刘荣勇总是如数家珍。

  42岁的刘荣勇是省局人事处干部,如今任白果树村第一书记,兼任关门镇党委副书记。关门镇历来就有“红梅之乡”的美誉,曾经有很多梅子树,因为赚不到钱,驻村之前几乎绝迹,都被村民砍了烧柴了。去年7月,产业扶贫的驻村帮扶思路,让早就淡出村民视野的梅子又火红了起来。

  “前期找了中药材公司,大概估算了一下,稍微大一点的梅子树可以结果两三百斤,按每斤1.2元的价格,一棵树就能赚几百元钱。村里目前缺乏劳动力,而种梅子相对比较轻松,这条路风险小,成本也是最低的。”他说,“当时就和镇党委书记商量,把梅子作为村里的长期项目,打造成扶贫支柱产业”。

  去年,记者随省消委支部到白果树村扶贫,从江苏宿迁购买的5000株梅子苗,正好那天运回村里,刘荣勇和时任第一书记的岳红梅,带领村民忙了大半夜才把苗子卸完。岳红梅来自县工商联,当时驻村工作队只有他们俩人,大小事情都做,忙得脚板皮不沾地。“今年好多了,省局派来了钟向前,加上来自成都市三医院的陈湘川,驻村工作队扩大到了四个人。”刘荣勇说。

  

  白果树村的火龙果种植大棚

  按计划,白果树今年要整村脱贫,帮扶的人多了,事情也更多了。去年总共给村民下发梅子苗25000株,除了从外地购买的5000株外,村集体公司自己育种了10000株,还购买了10000株本地苗,但本地苗成活率不高,这让刘荣勇大为惋惜。而更迫切的是,梅子产业周期长,见效慢,村里人等不起,还得多想办法。

  “今年我们在梅子树下套种了赤芍和油牡丹,”刘荣勇说,“梅子是去年种植的,今年结了第一批果实,但结得很少,明年应该会大规模挂果,真正丰收要在三年以后。我们的思路非常明确,长短结合,以短养长,‘长’的就是梅子和赤芍,‘短’的是黄菊、金银花、油牡丹、火龙果、草莓等。”

  有县工商联的帮扶,他们不愁销路,草莓卖到水果市场,菊花卖给中药铺,一听说是扶贫项目,都愿意收购。今年,村集体公司的账户上第一次有了真金白银的进账,这让刘荣勇们颇感欣慰,准备过年的时候,外出务工的人都回来了,召集开会分一次钱,让大家都看到希望。“省局帮扶到2020年,我算了一笔账,如果大家共同努力,那时候村集体应该有不少的经济收入。”他说。

  明年4月份,刘荣勇两年的下派挂职就要结束了,而他心心念念的梅子还未大规模见效。他说:“实话实说,即使回了机关,肯定还要惦记着,省局帮扶力度这么大,真害怕村里的工作没有做好。有时候,当感觉推动不力的时候,觉得很恼火!”

  而最让刘荣勇担心的还是人的问题。白果树村属于典型的空心村,全村1115人,常年在家的只有100多人,绝大多数都属老弱病残幼,发展产业最缺乏的是劳动力。通过政策吸引,今年回来了6个人,其中包括两名大学生。村民简国勇自费学成了火龙果种植技术,承包了村集体的11个水果大棚,成为村里的新气象。

  

  白果树村的平价超市,村民可以用道德积分兑换,也可以直接购买

  梅花香自苦寒来。刘荣勇认为,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文明素养,克服小农意识,着眼长远发展,是乡村脱贫致富的关键。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村里建立了道德银行,以“道德积分、文明加分、满意度得分”为主要内容,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用道德积分在村集体的平价超市兑换日用品,是白果树村的首创。

  如今,白果树村在2018年初省上开展的省直部门定点帮扶成效第三方评估中受到评估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作为2018年预脱贫村,白果树村是巴中市基层党支部书记教学点、南江县2018年第二季度脱贫攻坚现场会观摩点,圆满通过县级自验和市级验收,正在准备省级验收和国家验收。

  

  省局出资百万元在白果树村修建的扶贫路

  崔涛左明们的品牌扶贫

  省局定点帮扶的东榆镇桥坝村,全村290户,曾经有138户贫困户,目前已经整村脱贫,但脱贫不脱政策,帮扶力度还在加大。刘荣勇曾是村第一书记,今年省局下派了崔涛和左明两名干部驻村帮扶。他们和来自县发改局等部门的驻村干部组成了驻村工作队,崔涛任执行队长,左明任副队长。

  

  昔日的路桥公司项目部,如今是左明们的办公区兼生活区

  11月22日下午,和记者刚一见面,左明就推销起村里种植的瓜蒌来:“瓜蒌浑身都是宝,瓜蒌皮、瓜蒌秄、瓜蒌根都是中药材”,还拿出一袋瓜蒌秄让记者品尝。瓜蒌籽经过了烘干包装,正准备上网销售,状如西瓜籽的瓜蒌籽颗粒饱满,煞是诱人。包装上有“四川扶贫”字样,还贴着“桥坝”商标,而桥坝商标是省局开展商标扶贫,注册后赠送给桥坝村的。

  “商标是打印出来手工贴上去的,正式包装还没有出来,”左明说,“桥坝商标注册了两三年,一直没有用上,看到这个机会,决定在瓜蒌产品上用起来,昨天才签了协议,授权合作方巴中巴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想以商标为媒介,统筹瓜蒌生产和销售,走品牌致富的路子。”

  左明告诉记者,双方的合作模式是,由村民成立的专业合作社把土地流转过来,在公司的专业指导下种植,公司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目前东榆镇有三个村和这家公司合作,种植瓜蒌500多亩。

  今年瓜蒌大丰收,着实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瓜蒌基地里一排排整齐的水泥桩上,布满了相互缠绕的瓜蒌藤蔓,铁丝网上悬挂着密密麻麻的瓜蒌果实,小如拳头,大如西瓜。村民们三五成群采摘瓜蒌的喜人场景,定格在了左明的手机相册里。当地电视台还作了新闻报道。

  

  “桥坝”瓜蒌秄即将上市

  曾经的路桥公司项目部,如今是驻村工作队的办公区兼生活区,对面就是村委会,村委会旁边的是两家银行,一家叫“乡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另一家叫“道德银行”。路边墙上写着巨幅标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左明说,驻村工作队目前有五项任务,首要任务就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核心就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产业。除了种植瓜蒌外,合作社还种植了金银花、茶叶、花椒、菊花等;修建了养猪场,养殖了黄羊。黄羊是南江的特色产业,名声在外;还修建了一个35亩的大鱼塘。村里产业已初具规模。

  路子正了,思路活了。“准备明年投入二三十万元建一个烘干房,因为中药材、茶叶、瓜蒌都需要烘干,现在正在筹备。”左明说,“桥坝村海拔较高,夏天非常凉爽,离县城又近,村民们现在有了信心,房子也修好了,下一步想发展旅游业,建成季节性的康养基地。”

  桥坝村有8个社,1300多人,面积14.7平方公里。村民们的共同感受是,脱贫前后比较起来,除了普惠的教育、医疗外,最大的变化就是基础设置和住房。道路四通八达,公路从泥巴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进县城也从37公里缩短到21公里;全村规划修建了四个聚居点,分类安置,住房全面改善;自来水输送到家,和城里没有区别。

  因此,驻村工作队的任务还包括感恩教育,美化生活环境,提升致富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等。左明说,村里山高坡陡,修建的房子基本上都有堡坎,花了10万元修建了600米长的爱心护栏;对村民中的一些矛盾,通过道德银行制度、开会宣讲、个别做工作等各种方式予以化解。另外,他们还成功争取社会企业为村民捐赠净水器300台,向小学捐赠校服71套。

  

  省局出资为桥坝村修建的爱心护栏

  全韬的基层感悟

  南江县2014年精准识别贫困人口2.4万余户8.8万余人,贫困发生率达15.9%。2018年要完成45个村、19358人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5%的目标任务,实现整县“摘帽”,任务非常艰巨,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斗。

  2017年7月,全韬和刘荣勇同时下派挂职,任南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开展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工作,期间担任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组长、2018年县摘帽脱贫攻坚东部战区副指挥长职责。根据安排,2017年7月至9月,全韬还挂联东榆镇及其五星村、田塝村,2017年10月至今挂联关路乡、关田乡,同时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

  “我为自己能够亲身参与和见证这场伟大战斗感到无尚荣光,能够为这场战斗胜利贡献一份力量感到无比自豪。那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让我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基层干部中,有夫妻2人驻村的,有一家3人都驻村的,有的为了支持驻村,把父母委托给其他亲戚照顾的。他们用脚步丈量作风,用真情体察民情,顶烈日冒酷暑,抗风雪斗严寒,晒脱一层层皮,掉下一圈圈肉,用干部的辛苦指数去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全韬在自己的《南江挂职札记》中动情地写道。

  

  县委常委、副县长全韬慰问贫困户

  11月21日,记者见到全韬时,他应杂志编辑约稿写的《南江挂职札记》刚刚完成,其中在“火热的基层感染我教育我”一节中,写下了自己对基层工作的重新认识和深刻感悟。

  “基层是一片新天地,那里是火热的一线、鲜活的实践。基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干部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许多课堂上、书本中和省级机关工作学不到的东西。尤其是对‘基层基础地位、群众主体地位’的理解更加感性和深入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和县以下政权处于国家治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事关‘最后一公里’的落实,只有认真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才能使我们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更加牢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察民情,知民心,聚民气,为民办实事,让民得实惠,才能从根本上夯实党和国家的执政基础。

  “基层工作让我在思想上受到了洗礼,主观世界受到激烈碰撞和深刻改造甚至有颠覆性改变。渐渐地,我身上的机关气、文牍气少了,言行接地气了。在与群众打交道时,我说他们的语言,与他们拉家常、摆龙门阵,关心他们的实际问题和切身利益,与他们交朋友。我感到:只有尊重群众、在乎群众,群众才会尊重和接受你。基层是机关的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机关的问题和不足。角色互换,让我能从基层的视角来审视机关。到了基层,方知基层苦恼和无奈。比如:连轴转的会议、厚厚的文件、应接不暇的检查、一些奇葩的统计和留痕要求等等。回想自己当初在机关的一些做法、想法,与基层的实际不相符,都是因为不懂基层,在办公室里缺乏调研造成的。

  

  夏天,全韬在村里调研,指导乡村产业

  “基层工作让我的作风受到磨砺。抓落实、抓具体是基层基本功,需要‘真、实、细’,切忌‘假、虚、空’,我注重‘对群众真情实意,对工作真抓实干,对问题较真逗硬’,作风上更加务实和细致了;基层情况有时任务急、变化快,这使得我在工作效率和应急反应方面得到了锻炼;基层工作是‘一把抓’,上面的‘千条线’到基层变成‘一针串’,这使得我在指导工作时更加注意结合和统筹了;基层面临的具体问题多些,解决这些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这使我少了些机械和本本。”

  据介绍,2017年,在脱贫攻坚方面省局受到省委、省政府表扬,荣获“定点帮扶省直部门先进单位”和“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称号。

  “南江的脱贫攻坚鏖战正酣,帮扶工作尚须努力,”全韬写道,“在耳畔,自己23年前入党宣誓的声音和去年南江县2018年脱贫摘帽誓师大会宣誓的声音交替回响。我们下派南江的全体干部誓言:决不辱使命,决不负重托,一定鼓足干劲继续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圆满完成省局交给的定点帮扶任务,为南江脱贫攻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消费者报四川记者站

  新闻热线:028—86512315

  报料邮箱:liuming@ccn.com.cn

  四川消费网(www.315sc.org)

  投诉咨询热线:028—86629315

  投诉邮箱:zxbly315sc@163.com

  

本文标签: 春暖花开广场舞 碎心石广场

上一篇:【自驾广东清远,品北江河鲜!】
下一篇:直击全球首例5G远程动物手术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