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辽中?满韵风情——第一章 牛录(详文一)

时间:2019-12-02  点击:
手机版

  

  一、阿司牛录(蒲西街道)

  辽中区蒲西街道在2012年以前为辽中县辽中镇,在清朝时为阿司牛录。街道位于东经122°43′,北纬41°30′。东边与蒲河为邻,与蒲东街道隔河相望,南与六间房镇相连,西与城郊街道接壤,北与养士堡镇为邻,距沈阳市区七十一公里。

  1621年至1644年,后金(清)政权在这里设置阿司牛录凭河据守,具有不可替代的军事作用。顺治皇帝以后,随着清军主力入关,这里的牛录失去了军事的性质,完完全全成为村屯的代名词。

  1906年辽中设治,加上民国以后,这里大力发展教育、兴修水利、鼓励生产。人民群众的生活虽没有大的改变,但终究是有所进步和提升,尤其在教育方面,为辽中培养了许多人才,使辽中人为家乡发展乃至国家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国时期,县城有居民一千三百余户,六千三百余人。城内有旅馆、杂货店、书店、印刷所、铁匠炉、木匠铺、缝纫铺、烧锅、粉坊、油坊等买卖铺户五十余家,每逢二、五、八日可以到关岳庙前赶集。到了伪满洲国时期,日伪当局采用掠夺的经济政策,造成了民生凋敝,社会退步,人民水深火热。“九三”光复后,辽中的店铺几乎全部倒闭,只剩下几家日伪当局设置的配给店,人口也从鼎盛时的四十余万锐减到建制初的三十余万,许多人被抓“国兵”或劳工死在外地。国民党时期,因为蒋介石政府独裁统治,造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辽中人民多次举行罢工罢课和农民之间的斗争。

  辽中建治前,街道均为黄泥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设治后,修筑了三条狭窄的“商民大路”。民国时修筑县道和沈辽公路,有了长途运输公司。但那时的运输主要依靠畜力大车。日伪期间,强迫全县人民大修警备道,只准走日伪的汽车,禁止民间畜力车通行。国民党时期,道路失修,难以通行。新中国成立后,辽中街巷及沈辽公路得到了修整,人们出行变得方便。

  1906年,辽中建治时,辽中镇所在地区为中路,辖卡力马、八家子、化家窝棚、沙沟子、小莲花、腰屯六个区。1958年,县城设辽中公社,1983年建镇。1996年,辽中镇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6.3万人,辖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四个街道。2002年,辽中镇人口9.79万人,面积13.58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化工社区,辖胜利、新华、新兴、振兴、兴工、平安、文华、化工、利民、兴光、南环、福利、财旺、育才、实验、光明、纺纱、建设、西环、北环20个社区。2002年12月13日辽政〔2002〕323号批复:撤销乌伯牛乡与辽中镇合并设立辽中镇,面积80.34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20个社区,镇政府驻地化工社区。2005年7月5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辽中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将养士堡乡小帮牛村、城郊乡敖司牛村、孙家万子村划入辽中镇。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2005年末)。

  2012年9月沈阳市民政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辽中镇,设立蒲西街道,实行街道管村体制,面积110平方千米。同年,市政府(沈政〔2012〕76号)批复同意以蒲河为界,将蒲西街道管辖的蒲河以东区域面积约14平方千米划出设立蒲东街道。至此,蒲西街道办事处面积约为96平方千米,办公地址为原辽中镇政府驻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蒲西街道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取得了许多成绩。辽中镇时期是“全国最大的镇”“沈阳市安全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蒲西街道时期2015年被沈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单位”;2016年被沈阳市辽中区委授予“先进党委”;2017年被沈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街道”;2018年被沈阳市辽中区委授予“先进党组织”。

  

  二、敖司牛录(敖司牛村)

  沈阳市辽中区蒲西街道敖司牛村坐落于街道老城区的北部,东临蒲河,南接蒲西街道,北与孙家万子村相连。敖司牛村原村名敖司牛录。据考证,敖司牛录设立于后金时期。

  赵氏家谱记载,康熙十二年(1673),祖先伊尔根觉罗·硕色复建敖司牛录,此时的牛录已经不具备军事的性质。

  据敖司牛村赵家家谱记载,辽沈大地一带原本一片荒原,1673年,敖司牛村赵家六世祖硕色由北京城回迁老家关东,因见这里土地膏腴,适于生产生活,遂落户此地。不久,硕色又动员居住在老家长白山的亲属迁来同住。从此,敖司牛录成了村落,并延续至今。

  赵姓是敖司牛村唯一的大姓,新中国成立前占全村总人口的85%。以后随着外地村民移民本村,使赵氏家族总人口比例逐渐缩小,其他姓氏有:蒲、祁、翟、杨、马、昌、史、从、曲、李、冯等。赵氏以外的姓氏主要是因与赵家结亲后迁至敖司牛村,另外一些人因给地主做长工后落户敖司牛村。

  二百多年来,赵氏家族在敖司牛村繁衍了大量人口,许多人因各种原因迁到外地生活。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养士堡的赵家村、乌伯牛的贺家窝棚、肖寨门的七台子村,迁到外地的有沈阳法库四架山、小荒地以及黑龙江等地。初步统计,先后迁出的赵家有一百余户。

  清朝中期,赵氏祖先刚落户敖司牛村时,这里很荒凉,人口也少。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才逐步得到开垦。

  国民党统治时期,保长为地主赵化民(别名赵广瑞),人口1000余人,土地4000多亩,荒地、沙丘3000余亩,河面、沼泽1000余亩。当时,连年遭灾,人们生活极端困苦。村里的房屋均为土房,只有地主赵化民一户为青砖瓦房。

  1947年冬,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解放辽中县,敖司牛村也成为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斗倒了十三家地主,广大贫雇农分得了房屋、 土地。当时,村干部有农会主席吴文才(外号吴老八)、赵福贤、孟庆丰、赵广珍等人。

  1948年春,解放军战略转移,国民党军队进占辽中,地主阶级趁机反攻倒算,许多村干部被抓、被打或被杀。

  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敖司牛村进行了二次土改。当时上级派来党代表负责村里的工作。村干部有党代表苏耀山、村长赵天立、文书孟庆丰。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移民落户的增加,汉族越来越多,敖司牛村人口不断膨胀。到20世纪80年代,满族人口占敖司牛村总人口的80%左右。如今,村内满族人口已不足总人口的60%。而且,因近几年蒲西街道城区的北扩,敖司牛已经脱离村屯的样貌,成为城区的一部分。现在,敖司牛村有人口2400人,耕地4300亩,区域占地面积6580亩。

  敖司牛村在清朝中期正式形成村落,迄今有二百余年。经历了清、民国、伪满洲国、国民党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时期。在前四个时期里,敖司牛村连年灾荒,又时常遭受土匪、兵燹的蹂躏。民国时期,饱受军阀的苛捐杂税以及穷兵黩武的拖累;伪满洲国时,又遭受日伪残酷统治,百姓饥寒交迫还要出劳役、当“国兵”;国民党政府时期,村民们尝到了独裁政府抓丁抓差,横征暴敛带来的苦难生活。当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以后是民主联军),最后成为解放军的人民武装先后来到辽中,来到敖司牛村的时候,许多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参战。他们英勇作战不怕牺牲,为全国人民的解放做出卓越的贡献。

  在国共拉锯的三年解放战争时期,被称为“穷人头子”的吴文才和他的战友们为了人民翻身得解放,旗帜鲜明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及地主阶级做斗争,有的受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有的为革命壮烈牺牲,表现了敖司牛人追求光明不惧牺牲的献身精神。

  敖司牛村人奋发上进,建村三百九十多年来,涌现出许多令人骄傲的仁人志士。老祖先安费扬古虽只是敖司牛人的远祖,却是太祖皇帝的“五大臣”之一,为后金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硕色是敖司牛赵家的立村第一代祖辈,曾任两广及云贵总督。新中国成立前后,敖司牛村人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为全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吴文才、赵广民、赵广恰、赵福成、赵福伟是村人学习的榜样!相信,敖司牛人在先进人物和祖辈重德笃学的精神感召下,必将为祖国和家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敖司牛村名字的由来作为辽河东岸的敖司牛录,很难考证其名字来源,按照满族人的习惯,应该是名叫敖司的牛录长官的名字,或叫敖司的地方。推断敖司牛录建立的时间只能在明、金辽沈大战之后,清太祖为拱卫后金政权而设立。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整个东北地区已成清王朝的大后方,无须再设立军事用途的牛录屯守,因此,敖司牛录应建立于后金时期的1621年至以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

  据敖司牛老辈人回忆,现存的敖司牛村人是康熙年间从北京迁来的老祖先硕色的后代,为的是在这里继续屯守,于是称这里为敖司牛录。

  (二)落户敖司牛

  1673年,敖司牛村赵家六世祖,盛京正白旗。曾任云贵总督和两广总督的伊尔根觉罗·硕色由北京城回迁奉天府。当他带着马、李、宫、刘、傅、同、周七姓仆人途经敖司牛时,发现这里古树参天,植被丰富,獐兔奔走,泡泽鱼游,便决定在这里定居。更为重要的,敖司牛地貌独特,西有西大坑,北有北大坑,中间有后河水连接。按风水说法,这叫“二龙戏珠”。

  落户敖司牛后,他们过起了“棒打狍子水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渔猎农耕生活。不久,硕色看这里自然条件好,就把原居住在老家长白山的族人迁到此地生活。

  赵氏满族人既有满族人的血脉,也有汉族人的基因,他们的生活习俗和传统也是满汉合一的形式。落户敖司牛之后,他们首先将祖龛供奉在屋子的西墙上,同被供奉的还有佛头妈妈骑在大青马上,旁边还有一匹二青马。各家在院子东北角立一高杆,名为索伦杆(也有叫“说历杆”的,意为说历史杆子)。索伦杆上边连接一个斗子,里面装有高粱、玉米、肉食之类,供乌鸦食用。

  (三)建庙立碑

  清朝时,在会首赵思广的倡导下,族人捐资在村西祖坟旁修建了家庙及关帝庙。据传,敖司牛村的关帝庙建成后,既有气势又相当灵验,百八十里内,数它最有名气,香火很旺盛。

  敖司牛村赵氏祖坟,也称老坟或西坟,坟地占地三十多亩,四周古树参天。风水绝佳,是懂行的人士羡慕的上好坟地。当然,坟地旁还有许多田地可以耕种。为了避免大家争地或弃地,祖上留下规矩,轮到谁家上坟,地就归谁家耕种。

  老坟上有块建坟时立的墓碑,上面刻有满汉对照两种文字。由于年深日久,墓碑不知去向。另有老人传话:原来此墓地有个石头槽子,槽子里常年积水不干,石槽上还有文字,上书:九岗十八锅,不在南坡在北坡。赵家历代的读书人也没有参破石槽子上的文字,直到石槽子消失。有了石槽子之后,也是这里风水好的缘故,树林里出了个神奇的金马驹,时常来石槽子这儿喝水。

  (四)营救农会干部

  解放前夕,敖司牛村有许多人参加革命,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土改初期,国民党侵犯辽中,敖司牛村农民会会长、“穷人头子”吴老八、妇救会主任黄志芹、农会文书孟庆丰不幸被捕。审问无结果后,国民党反动派便将他们带到村西大坑刑场执行枪决。在这危急的时刻,一个国民党军的韩连长出面去营救三位农会干部。当时吴老八会长已经被执行了一枪。因为韩连长的说情、保证,三人被保了回来。事后才知道,他们能活下来的原因,是乡亲们不忍看到为国为民的好人被敌人杀害,于是,乡亲们经过研究,送给那个韩连长五十块银圆,外带一个黄花大姑娘!只可惜吴文才会长伤势严重,三天后就离开了人世。1948年春,人民解放军战略转移,国民党军又占领了辽中地区,地主阶级开始全面地反攻倒算。一方面,他们收回了被分的房屋土地,一方面报复农会干部。在国民党骑兵团副官魏绍周和原伪满洲国警尉、现国民党连长韩某的支持下,将农会干部吊在房梁上毒打,因为农会干部都坚贞不屈,国民党军便将他们拖到西大岗子枪决。在这危急时刻,全村百姓找到开明人士赵广溥,串联一些开明的地主,出一些金银首饰及许多大洋去疏通。国民党魏副官和韩连长嫌钱少,提出两个人想讨个“小老婆”的无理要求。为了搭救农会干部,村民只好妥协,将赵恩绵的女儿嫁给了魏副官,将赵福军的妹妹嫁给了韩连长。可惜,农会吴会长和另一位干部还是因枪伤含冤死去。

  1971年,为了清算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村政府派村团支部书记赵广民和公安员赵广荣,外调国民党军副官魏绍周和国民党军连长韩某。查到魏绍周被判刑十二年,期满后回了沈阳,但在沈阳没找到此人。

  (五)好青年踊跃参军

  解放战争时期,辽中县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国共双方都争夺这里。因此,双方在这里经常驻军。敖司牛村因离辽中县城很近,解放军也经常去村里住宿。因为解放军纪律严明,爱护百姓,很受人民的欢迎。于是,许多热血青年都积极参加解放军。其中,村民赵鸿协参军后在部队做医疗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大连海军医院副院长。村民赵天贵参军后,随军参加了平津作战、渡江战役以及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赵天贵以团职资历被分派到武汉市武昌区任区长。村民赵广显,参军时才十四岁,任首长警卫员,新中国成立后以团级干部身份转业。曾任辽中运输公司党委书记及辽中化工厂党委书记。村民赵福成参加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新中国成立后分配到江西省九江市商业局任局长。村民赵福依,入伍后战斗勇敢,表现积极。海南岛战役时,因水土不服无奈转业。而祁永金和赵福学为国捐躯在战场上……

  (六)可耻的国民党“红眼队”

  1948年夏,村民赵福培被国民党开封司令部委任团长,派回家乡发展反革命武装,部队代号为“9283部队”。在这支部队里,赵福培为司令,县城的孟庆丰为副官,还有一些敖司牛的人为骨干。经过赵福培和几个骨干的煽动,先后有四十余敖司牛人参加了这支部队。

  这些人每人花钱买了一杆枪,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于九月初向西北方向进军。一路上,他们靠抢夺补充军需和吃饭,被百姓称为“红眼队”。他们十月末到达河西姜屯一带,正赶上解放军追歼一支国民党的残部,把他们也捎上了。当这只拼凑的“9283部队”被追到官粮窖村的辽河边时,一部分被迫缴械投降,一部分慌不择路跳进了辽河。

  “司令”赵福培骑着战马,穿着国民党将校呢军服,全副武装淹死在辽河里。孟庆丰投降了解放军,后曾因此被判刑。其余敖司牛村出来的所谓“9283部队”成员,有的逃回,有的淹死,有的被解放军击毙。

  

  三、大帮牛录(大帮牛社区)

  大帮牛社区原为大帮牛村,清朝时期为大帮牛录,现属沈阳市辽中区城郊街道办事处管辖。本社区位于辽中区蒲西街道北四公里处的辽河东岸。东连小帮牛村,北接赵家村和王家村。社区内总面积为13621亩,耕地面积6366.4亩,人口2259人,总户数787户(2013年统计)。

  村落由岗东和岗西两部分组成,岗东为一个居民组,一条南北主道。岗西有四个居民组,四条南北主道。主要街道两侧栽植了黄榆树及花卉美化环境,又设置了太阳能路灯方便生活。村委会周边建有方便村民娱乐休闲的广场,健身器材十多种,并有篮球场地和回廊凉亭。回廊凉亭的设立,既方便了人们的休闲,又成为设区的一道风景。每到傍晚,居民们来到广场扭秧歌、跳广场舞,享受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一)新中国成立前

  据考证,大帮牛村落始建于后金时期。其时,后金以沈阳为都城,为拱卫都城,特于辽河沿线设置牛录,防止明朝军队侵袭。民国时期,为方便称谓,改称大帮牛村。

  社区内肇家是满族纯正的正黄旗,第一代肇氏居民为肇恒发的爷爷肇龙华。肇龙华生于清代晚期,因为是皇族,从出生开始即享受朝廷恩养的银两。辛亥革命时期,南方满族人士屡屡被民军杀害,也造成了东北满族人士的恐慌。肇龙华怕受到迫害,便从辽河西的满都户迁来。

  大帮牛社区民风淳朴,乡民都尊老爱幼,几代人居住在一起的家庭代代皆有。民国时期的鞠家,最多时有三十多口人,上下有五辈人。这不但在大帮牛少见,在沈阳地区也不多见。当时的官府为勉励他们家庭和睦,特赠送他们匾额一块,上书“五世同堂”四个大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解放了东北大部地区,大帮牛村也得到了解放。有共产党撑腰,穷苦百姓在“穷人头子”的带领下分大户,开仓济民。

  1947年的一天,“穷人头子”闵成善率领二十几位贫苦农民来到地主金达财家,准备分金家的粮财。不想,金达财早有准备,大门紧闭,严阵以待。大门进不去,闵成善见金达财抗拒土改,便率众强攻。当他翻越墙头准备带着穷苦百姓冲进大院时,金达财抬手一枪正打中闵成善头部,为了人民的利益闵成善当场牺牲。

  新中国成立前,村西头建有关帝庙。每逢初一、十五或上香的日子,以及家里有了什么邪祟,便去庙里烧香许愿。因为时常有灵验,使拜庙的人增多。新中国成立后,村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破除迷信,将庙宇拆除,建筑材料运往村中建设成学校。由于学校有些规模,吸收了其他村落的小帮牛村、敖司牛村、孙家湾村、白家村、孟家村、赵家村子弟都来本村求学,学生达到三百人。

  据考证,大帮牛村在清初为大帮牛录,是女真族军政合一的组织。民国时期改称大帮牛,1948年10月成立大帮牛村政府,1956年6月成立大帮牛乡政府,1958年6月撤乡成立大帮牛作业区,1961年5月改称大帮牛大队,1968年成立大帮牛大队革命委员会,1983年2月组建大帮牛村民委员会,2012年成为大帮牛社区。

  (二)“文革”时期的悲剧

  新中国成立后,算上白家村、孟家村,大帮牛村共有七个小队。“文革”时期,这里组织瘫痪,批斗不断,打人成风。有一点错误和劣迹的人都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自己被批被打。在“文革”期间,共有八个人被打死或自杀,是辽中地区武斗最严重的村屯。白家村的郑德福,曾是退伍军人,被别有用心的人陷害,先是批斗,后被暴打,回到家后越想越伤心,感觉前途无望。最后,趁着夜色爬到村后上吊自杀,死时不到三十岁;刘凤翺因历史问题被毒打,打人者要他交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红心”。刘凤翱怎么辩驳人家也不信,最后,刘凤翱用镰刀剖腹,来证明自己是“红心”。看着他的肠子都出来了,大家都吓坏了,赶紧派车把他送到医院。经过抢救,刘凤翺逃过一劫。

  

  四、冷司牛录(冷前社区)

  冷前社区坐落于辽中区冷子堡街道村南,原与冷后村同为冷子堡村。其东部与金山堡村为邻,南部与本街道忙殖堡相接,西部有S107国道由南向北从村中穿过。冷前村区域面积11000亩,人口2200余人,耕地面积7000余亩,鱼池700 亩,林地1000 多亩,大小企业 10 余家,村民生活在辽中区名列前茅。清朝时期,冷前村为冷司牛录,是后金政权屯兵戍守的地方。

  (一)冷司牛录的来历

  大约在明朝中后期,河北省山海关一带遭受特大自然灾害,许多农民被迫离开故土四散逃荒。在逃荒的人群中,有孙、郑、卜、杨、姚等八户人家千里迢迢来到辽河东岸,见这里植被丰富可以栖身,便选了一条东西走向,漫长的土岗搭窝棚居住。当时,因地窝棚位置比较高,虽夏天凉爽,冬天却很寒冷。因此,八家居民取名冷窝棚村。在清朝前期的后金时代,旗人和加入旗籍的汉人可以当兵吃皇粮,非旗人只能经商、种田缴税、纳粮。据孙姓村民介绍,到了后金时期,孙家为讨出身,过上尊贵的生活,父亲便把家中四个儿子中的老大、老二、老三改姓“聪”,取名聪吾那、聪吾吐、聪满场,易族当兵。老四仍姓孙,为汉族。聪吾那、聪吾吐、聪满场哥仨当兵后,由于不怕死,敢冲杀,被委派官职,回到冷窝棚设牛录屯兵。同时,冷前社区还要设甲(即今日的社甲村)驻军守护辽河渡口。村子也是从这时候改名冷司牛录。清朝覆亡之后,冷司牛录改称冷子堡。

  (二)冷前社区往事

  后金时期,孙家做满族人的故事中,三个儿子当兵以后表现勇敢,很快被推举为首领,还负责管理冷司牛录。可是,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三个儿子先后死在战场上。为了给家人留些念想,战友们把三个儿子的鼻子、手指、发辫割回来埋葬。做父亲的很伤心,感觉还是做农民安全。于是,从他的小儿子开始,以及所有后代,宁愿饿死也绝不当兵!

  (三)关岳庙和大柳树

  历史上,冷司牛录曾有个大型的关帝庙。随着村人的增多,加上庙会集日的吸引,村内南北大道上买卖铺户越来越多,使冷司牛录成了商埠之地。清代末期,外来的基督教人士看这里繁华,也在这里修建教堂广收教徒。

  上百年前,庙里长出来三棵柳树。柳树一年年地长大,几十年后,高大的树冠把庙前一万余平方米的大院都遮住了。有村人讲,“文革”时期村里召开批判大会,当时正是毒花暴日的夏天,在场的上千名群众没有一个挨着阳光晒的。

  “文革”后期,当地政府决定伐掉三棵老柳树,选派了几名社员拉锯放树。据说当拉锯人锯到大树一半的时候,大树忽然从锯开的缝隙中流淌出红色的液体。放树的人吓坏了,以为得罪了树神仙,赶紧退出钢锯向领导人汇报。当地的领导不信邪,见普通社员不敢放树,便找来“四类分子”继续放树。后来大树终于放倒了。

  

  五、乌伯牛录(乌伯牛村)

  乌伯牛录现名乌伯牛村,坐落于辽中区老城东四公里处,东南有沙沟子村,西南有年家屯村与之接壤,北有辽沈公路由西向东穿过,南北有106国道穿村而过。境内占地面积6818亩,耕地面积5587亩。2011年有685户,2000口人。

  乌伯牛录从后金时期开始,1912年改称乌伯牛村。1958年为乌伯牛大队,1970年开始有社办企业,到2000年以后有轧钢、农机钢窗、铅粉、印刷、服装、铸造等各种行业,并有饭店、商店等各种门市经营。有回民村与乌伯牛村各民族杂居。辖区内居民多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兼有肉牛、肉鸡、肥猪的养殖。因处于省道公路边,村内居民有许多经营临街商铺。2011年生产总值为1600万元,2017年为2700万元。

  附:乌伯牛录村名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乌伯牛村在清朝前期后金时代名为乌伯牛录,是根据牛录长官的名字留下的村名。据村人苏氏满族长辈介绍说:乌伯牛苏家有记录的家谱已经繁衍二十七代了。据此推算,苏家等户应该是乌伯牛村后金及清代的原住民。据介绍,后金年间,有苏、徐、富等正白旗满族人在乌伯牛村落户,与当地汉民杂居,设立牛录,屯田练兵。按当时后金规定,满族人为统治者,掌管此地牛录事宜。乌伯牛村的最早的满姓苏、徐、富姓还没改成汉姓,而是正宗的满族特色的姓氏。其中苏姓来源于苏佳氏、苏都里氏、苏尔佳氏等姓氏,徐姓来自舒穆禄冠氏等,富姓来自富察氏等姓氏。当时的牛录首领叫乌伯,应该是苏、徐、富姓的祖先。三百年过去了,当初来此落户的满族人,如今仅余二十户后人。

本文标签: 广场舞小妹听我说 美久广场

上一篇:【雪山的呼唤,奔向EBC】
下一篇:【新疆夜宴】越夜越美丽 乌鲁木齐不一样的夜晚风情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