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王子”张军:演了十年的实景园林《牡丹亭》,没用一支麦克风

时间:2019-12-26  点击:
手机版
摘要:张军讲述和昆曲的故事。

“我演了十年的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偌大的园林里没有一支麦克风,全靠我们自己唱,250位观众坐在水边看我们的表演,每次演出的时间还不一样,要根据日落和天黑的时间调整。”12月23日下午,在“海上美谈——上海市民演讲大赛”启动仪式上,昆曲演员张军作为推广大使之一,分享了自己与昆曲之间的故事。同时,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美育行动计划”再度出发,寻找为美发声的演讲者,张军的故事也围绕“昆曲之美”展开。

“我为什么要唱昆曲”

1986年,张军从2万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上海戏校“昆三班”的60个学生之一,开始了专业昆曲的生涯。“我进昆曲学校三年以后,还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唱昆曲。”作为一个农家孩子,张军发现什么都找不到感觉,练功的生活艰苦而枯燥,每天早上4点就要起床跑步,下腰、踢腿、拿顶等舞台表演基础样样要学,伤痛更是常有的事。直到有一天,张军学了《懒画眉》,这首浪漫的南曲五声音阶的昆曲,让他彻底领会到这种艺术的独特之美,“我终于有了一个理由,跟自己、跟昆曲、跟观众、跟所有一切和平共处。”

昆曲演员张军

张军介绍,昆曲的唱词较多使用古汉语,比如“良辰美景奈何天”这样的唱词,体现了古汉语独特的语言韵味。音乐上,京剧、越剧等剧种都是用胡琴伴奏,音乐形式是板腔体,注重音乐旋律;而昆曲用笛子伴奏,音乐形式是曲牌体,讲究音乐结构。昆曲共有4466个曲牌,常用的有两三百个,“这意味着你选择了特定的曲牌,就要被一套独特的美的规矩全部套牢。”张军钟爱的《玉簪记·琴挑》使用的就是“懒画眉”曲牌,它不仅在每一句唱词的字数上有严格规定,还要求合仄和押韵,古汉语中的典故也要用得恰到好处,“这段中的‘月明云淡露华浓,倚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就在说对秋天的伤感无法表达,怎么办呢?只能像宋玉一样赋予西风之中。”张军解释道。

《懒画眉》的声腔则是典型的“水磨调”,软糯、细腻,因如同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而得名。具体表现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声调清柔委婉,并对字音严格要求,讲究吐字、过腔和收音,听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张军笑称,以前最怕唱这段,可能唱到一半台下就有观众睡着了,“节奏慢,完全是治愈系的,老灵了。”

又一次被昆曲治愈

由张军主演的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在朱家角课植园已经上演了十年:水边的演员像从画中走来,举手投足中都带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晃晃悠悠的小舟、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池水中的树影,营造出“轻风细雨为伴奏、鱼池假山为幕布、亭台楼榭为戏台”的古典意境。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的思绪可以穿行在园林的亭轩楼阁中,浸入式体验杜丽娘与柳梦梅的传奇爱情。“没有别的空间比园林更能够承载昆曲之美了。离开惯常的镜框式舞台,你将置身于和杜丽娘、柳梦梅共同呼吸的气场。一步一景,一颦一笑,咫尺瞬间。”张军称这部作品是一次“梦幻之旅”。

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三年前的一场演出,时值盛夏,天气十分闷热,演到最后一折《回生》时,五根箫从四面八方吹起来,天突然开始下小雨,站在水边的张军发现水中的倒影起了一圈一圈涟漪,观众误以为是舞台设计,发出了阵阵掌声。“演到主题歌响起来的时候,大雨倾盆,演完我们全身都湿透了。”后来工作人员告诉他,观众没有一个提前离开,还感慨“这台戏做得太认真了,呼风唤雨,直到结束后走到园子外面一看,才发现整个朱家角都湿透了”。

全新的当代昆曲《春花江月夜》再次让张军体会到昆曲艺术的强烈情感魅力。在故事里,才子张若虚对佳人辛夷一见倾心,却阴差阳错生死两隔,“这部戏十分难演,尤其是最后张若虚看到辛夷已经老了的回眸凝视,那五秒种没有声音,那种无声的情绪是最难表达的。”

在紧张排演的过程中,张军的父亲曾去探班,带了很多药膳给他补充营养,不幸的是,回去的路上遭遇车祸,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此时距离首演只剩下十几天。张军不得不白天打起精神紧张排演,晚上去医院陪护父亲——那是一段非常煎熬的日子。

2015年6月26日,首演圆满成功。演出收获的掌声和鲜花让张军想起医院里生死未卜的父亲,心里刺痛。不幸的是,父亲还是在两周后离世了。安顿好父亲的后事之后,巡演仍要继续。2017年3月,张军到香港演出,在最后一幕男女主角生死相隔的回眸中,他想起了这部戏的一句话——“穿过生死狭窄的甬道,我们久别重逢”。五秒的回眸对视,他足足看了整整十五秒,“我从辛夷的眼神里仿佛看到了父亲的回归,与父亲相关的所有记忆都没有删除,就和他没有离开一样,我好像实现了一次和时间的和解。”

幕布落下,张军知道自己再次被昆曲治愈了。

用六百岁的昆曲吸引年轻人

张军一直试图将更多年轻人带进剧院,去感受昆曲之美。1994年,刚刚进入上海昆剧团工作的他,很快发现一场演出台下往往只有几个观众,有时舞台上的演员都比观众多。4年后,他开始策划让昆曲走进校园的宣讲活动,第一站去了同济大学。他们以当时流行的文艺晚会形式,把《牡丹亭》拆解成数分钟的演出片段,并穿插讲解,以此解读昆曲的生旦净末丑、唱念坐打翻,“那天晚上,2500个年轻学生没有一个离场,大家甚至拿着海报冲到后台要签名。”这是张军校园分享活动的开端。之后,他一次又一次去学校讲昆曲,几乎跑遍了上海各大院校。

同时,张军也在探索更能吸引年轻人的昆曲表达方式。“昆曲的根源一定是传统的,但昆曲不能只有一种样子,它可以是多元的。”2016年,张军和主创团队推出了当代昆曲《我,哈姆雷特》,把这一西方经典故事写成了一个中国古汉语体制的戏曲,呈现方式上保留了昆曲的程式,用歌舞来演故事,张军一人分饰四角。2018的“水磨新调”新昆曲万人演唱会更是将昆曲这一艺术进一步推到大众面前,原有的“水磨新调”全面升级成现场乐队的LIVE演绎,各路跨界融汇在了这场演唱会:伴奏除了笛、箫、古筝、琵琶等中国民乐,还有吉他、贝斯、电音键盘等现代乐器;摇滚乐队、打击乐、脱口秀、街舞男团纷纷登台助唱;“水磨新调·Kunplug”更是在保留昆曲传统音乐、唱词和演唱方式的基础上,将“水磨腔”与当今世界音乐风格相融合,包含了电音、摇滚、爵士等多种音乐元素。

此次担任“海上美谈——上海市民演讲大赛”的推广大使,张军想要引领更多市民发现昆曲之美。正如他所说,“看到一幅画就怦然心动,听到一段古曲就心情难以自抑,这就是在发现美,就是和自己的一次久别重逢”。

“海上美谈——上海市民演讲大赛”启动仪式现场

此次演讲大赛由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指导,徐汇区文旅局主办,徐汇区图书馆、大隐书局承办。为鼓励参与,采取“不设限”“放大招”的开放思路,上海各界人士均可参加,阐述美的发现、美的解读和美的颂扬,以推动“市民美育行动计划”继续前行。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朱瓅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本文标签: 街舞

上一篇:罗志祥的前搭档,天天向上里的“前大张伟”,天资过人为何混不开
下一篇:石麟小学汇侨校区开展“浓情冬至日 家校共团圆”包饺子主题实践活动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