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为女儿自考过法考:“拼爹”的时代,你赢在起跑线了吗?

时间:2020-01-07  点击:
手机版

您是家长吗?是!就点标题下方蓝色的 家长慧 三字,然后点关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们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信息。

49岁,再次拿起书本学习新知识,简单吗?不简单。

49岁,工作之余想要自学过法考,容易吗?不容易。

但49岁的朱腾强,却花费8个月自学备考,每天还要保持学习5小时,如愿以偿地通过素有“天下第一考”之称的法考。

遇到难题,他迎难而上:请教攻读法律的女儿,甄选适合自己的课程,埋头苦学思维导图……

朱爸爸说,“每天学习都很有收获,活到老学到老,真的是很对的一件事情。”

不仅朱爸爸硬核,学计算机的妻子也跨专业考取了CPA。

而女儿朱林啸,更是全方面发展的学霸,学校辩论赛副队长、年级学生会主席、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今年更是保研到北大读法律硕士。

女儿说,一家人最喜欢的,就是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内容,“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成就,离不开爸妈从小的教育和氛围。”

优秀的孩子,他们的成长都是有迹可循的,追根溯源,它的因就在于他的家庭,他的父母。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这话毋庸置疑,父母所站的高度,往往决定了孩子人生的起点。

然而,所谓拼爹拼妈,就是比拼父母的物质条件吗?其实不然。

它拼得,更是父母的榜样以及自我成长:奋发向上、以身作则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通常也勤奋努力,未来更加可期。

孩子的教育,从来不是夺目的烟花,一点就绚烂,而是父母手中轻轻捻动的烛火,慢慢燃烧心血、照亮前路的过程。

这个过程无声却虔诚,你在前面走,孩子自然跟着你的光亮前行。

父母肯拼搏,孩子就敢努力

前两天,朋友说叔叔找她家借车,她妈妈有些不乐意。

当年,朋友的爸爸和叔叔从县城来市里,他们去砖厂搬砖、水泥厂装货、跟车送货……

不到两年,叔叔觉得工作太累,揣着自己赚到的一点钱回了县城,开了一家面馆。

而朋友的爸爸却咬牙坚持了下来,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买了一辆二手拖拉机,没日没夜地拉货送货。没几年,拖拉机变成了大货车。

赶上楼市兴起的时候,他承包了一个小区的泥沙运输,雇了不少人开车送货。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妻子也是肯吃苦的人,女儿也考进了市里的重点中学。

而那几年,叔叔却总是跑到朋友家里借钱,说是给儿子的学费。

后来才知道,叔叔迷恋上打牌,面馆撒手不管。他儿子耳濡目染,不是旷课就是逃课,小小年纪竟也成为牌桌好手。

总有人埋怨自己的孩子没出息,供他上学却没本事学好。

他们却忘了,在他们打牌、玩手机的时候,别人家的父母却为了孩子的未来搬砖扛包。

前不久,硬核双胞胎李国安、李国平兄弟,保送北大、中科院博士的消息,被网友顶上了热搜。

兄弟俩3岁时,父母就成为了下岗工人,一家四口就挤在一间30平米的宿舍里,一住就是16年。

为了不耽误孩子的未来,父母分工协作。爸爸每天开计程车的时间长达10小时,妈妈除了操持家务,照顾孩子以外,还要出门打零工赚钱。

父母拼命为孩子创造条件,兄弟俩更懂得体恤父母,主动学习,分担劳作。

一个优秀的孩子,他的家庭必定是幸福而温暖的,父母不一定声名显赫,但必定拥有努力向上的内心。

父母是一束光,孩子就是那个追光的人,越是懂得拼搏的父母,孩子才会懂得奋斗的意义。

孩子的未来,拼的是家长的尊重与支持

这个夏天,王一博彻底的火了。

他是电视剧《陈情令》的蓝忘机;

是《你好陌生人》公益测试中,细心为聋哑人指路的被测试者;

是亚洲公路摩托车锦标赛D组冠军;

更是大家熟知的,《天天向上》所有主持人眼里的“冰激凌”弟弟……

而他取得的成绩,其实都离不开妈妈的支持。

曾经的王一博,成绩不好,喜欢非主流游戏。第一眼看到街舞时,就被深深吸引,软磨硬泡地央求着妈妈送自己去学街舞。

妈妈却没有如一般家长那样训斥孩子,而是确定孩子有天赋以及态度坚决后,让他放手一搏。

没有威压、没有逼迫,王一博却始终坚持奋斗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因为这是自己的决定。

很多时候你越强压,孩子越叛逆。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尊重还是控制,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哪怕前途渺茫,他们依然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付出得来的果实才最甜美。

曾看到一个故事。

高二的女儿提出想考美院,妈妈拉着女儿分析利弊:女儿的成绩,一本很有希望;学习美术,结局却不得而知。

见女儿始终坚持,妈妈沉默,随后开始联系美术辅导老师,搜集当时的新闻,归纳社会热点。

高考时,当女儿发现作文就是妈妈搜集的热点时,她哭了。

不是每个人都有允许女儿“胡闹”的魄力,但正是妈妈的尊重又不缺乏温情的做法,让女儿有了拥抱梦想的勇气。

那张红艳艳的重本美术院校通知书,就是对妈妈爱的最好证明。

每个横空出世的孩子,都不是天赋异禀的奇迹,他们身后始终有一双手,沉稳而坚定地推动着他们继续往前走。

智慧的父母都懂得,发现孩子的特点、尊重他的选择,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帮孩子跨过障碍。

哪怕不成功,孩子经过这番历练,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父母的榜样,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

被誉为民国时期“国民岳父”的张武龄,四个女儿一直都是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长女元和,是著名的昆曲名家,与丈夫顾传玠一生致力于弘扬昆曲;

次女允和,擅长诗书格律,嫁给“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86岁时仍坚持写作,成为“世上最小杂志”的“最老主编”;

三女兆和是著名女作家,与丈夫沈从文琴瑟和鸣,恩爱情深;

四女充和,哈佛执教20多年,与汉学家傅汉思结合,被誉为“最后的才女”。

四姐妹才华横溢,获得高度赞誉。而她们的优秀,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天赋,更离不开父亲的悉心栽培。

张武龄淡泊名义,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自掏腰包,兴办学校;

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加开阔的的成长环境,他举家搬到苏州,这才有了孩子快乐幸福的童年;

孩子四岁启蒙之时,他抛弃了私塾学习,聘请老师教授孩子现代教育,才有了女儿们高于当下的眼界;

父亲每天手不释卷,潜移默化之下,才有了孩子腹中有书气自华的气度;

父亲耐心教导昆曲戏文,才有了孩子与昆曲的不解之缘。

张武龄从不给孩子设限,而是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什么才是真正的文人风雅。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正是受父亲张武龄的影响,四姐妹才能紧随其后,成为众人眼中的才女。

莫言曾说,每个人一生,最早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

父母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家庭,是孩子扎根的土地,父母的品格决定了他们浇水施肥的品质。

父母默默拼搏的身影,是孩子努力向上的动力;父母源自内心的尊重与支持,是孩子全力以赴的勇气;父母正面积极的榜样,是孩子耳濡目染后,深藏于心的根基。

世间最好的传承,莫过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叹。

世间最好的关系,莫过于父母与孩子的“你往前,我紧随其后”的目光一致。

别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在这个拼爹拼妈的年代,我们要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父母是根,只有我们不断积蓄向上的能量,孩子才能枝繁叶茂面向阳光。

本文标签: 蚌埠有哪家街舞

上一篇:五大阶段,细数网络综艺十二年
下一篇:新生儿这3个地方越丑,身体素质反而越好,宝妈请不要“嫌弃”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