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对抗中的“心理战役”

时间:2020-02-12  点击:
手机版

  在隔离的日子里,连“葛优躺”也很没意思,越躺心里越毛躁……

  

  2月9日,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实施封闭管理。新华社发

  与新冠肺炎的对抗仍在继续。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全国人民在家里进行自我隔离。当生活按下暂停键,当海量的疫情信息蜂拥而至,无论是确诊、疑似患者,还是一线的工作者,亦或者普通市民,都难免会滋生恐慌和焦虑情绪。

  疫情阴影笼罩下,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拨动大众敏感的神经,心理防线随时可能崩塌。好在,已有不少人正在积极地寻求心理援助。

  日前,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出了《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原有心理援助热线的基础上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向公众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服务,预防与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防范心理压力引发的极端事件。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金祝

  01“与确诊患者擦肩而过,我在医院隔离10天,当时随时可能崩溃”

  采访对象:周雯 年龄:36岁

  职业:经营建材店铺

  “我为什么要那个时间点去那里”“我家里人会不会被我感染”“亲戚朋友会怎么看我”……一连几天,周雯都在自责与惶恐中度过。

  1月29日中午,正在家自我隔离的周雯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询问她:是不是在1月21日去过某个地方,因为其中一个人已经在上午被确诊了新冠肺炎。通过店里的监控注意到,她在排队付钱的时候,和确诊病人擦肩而过,算该患者的亲密接触者,需要进行隔离观察。

  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当晚,周雯就被送往成都某医院进行隔离。医院内,每个隔离人员都有单独的房间,房间内有电视机、饮水机等设备,被套是崭新的,毛巾、牙刷等日常用品也很齐全。如果隔离人员需要什么东西,直接给值班室打电话,医护人员就会立即送过来。

  可医护人员前脚刚走,望着空荡荡的房间,周雯陷入恐惧的泥淖——不敢看电视里、手机上与疫情相关的信息,也不敢给家人诉说自己的害怕,给家人视频通话时,周雯还装作很轻松的样子,说一切都挺好,“事实上,我当时随时会崩溃!”

  慌乱与害怕中,周雯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一个心理疏导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她再也压抑不住情绪,说着说着就痛哭起来……经过电话那头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副主任余长芳的心理抚慰,周雯的情绪稳定了下来。但一闭上眼,担心、害怕、自责的情绪仍如潮水般涌来。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好在家人会每天和她开视频,“他们让我放宽心,说全力支持我。”心里烦闷时,她会在微信群里,和一同隔离的朋友聊天,或者给余长芳老师打电话,倾诉心中的忧虑。

  两天后,周雯的核酸检验结果出来了,阴性。而且,一同隔离的20几个人都是阴性。周雯如释重负。

  2月7日,周雯回到了家中,按照规定和医嘱,还将在家中的独立房间再隔离7天,但她已经不那么焦虑了。回想起自己这段起起落落的心情,周雯说,她很感激家人、朋友和余长芳老师提供的心理指导,“不然,都不知道怎么熬过去。”

  02 “小区有人感染,隔离的第二周开始失眠,每天凌晨4点左右才能入睡”

  采访对象:苗苗 年龄:25岁

  职业:在校研究生

  1月20日,苗苗乘坐动车从厦门回武汉咸宁市,路过武汉站时,她注意到,不少人戴着口罩。“出发前导师有叮嘱过,所以我全程戴着,但那节车厢只有我一个人戴了。”

  情况比她想的严重。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1月24日,咸宁市也开始“封城”。咸宁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从咸宁北站到武汉站,只需26分钟,开车不到2个小时。

  回想起当天在武汉站停留了两个小时,苗苗有些后怕。在家隔离期间,又听说小区有人感染了,她慌了。从隔离第二周起,苗苗频繁失眠,凌晨4点左右才能入睡,“一方面每天接触的疫情信息太多了,一方面生活太无聊了。”

  起初,小区居民要出社区,需要登记身份信息和出入理由。“从前几天开始,我们这已经严禁人员出入了。”社区居民把要采购的生活物资清单发到社区群里,由社区工作人员统一采买。

  学校的开学时间也延迟了。“原计划是2月16日开学,现在已经确定延期了。我们是毕业班,学校要求我们3月16日提交论文初稿。因为我的专业涉及实地调研等,必须要回到厦门才能操作,现在同学们都比较着急。”

  为了转移注意力,苗苗开始强迫自己少看一些关于疫情的信息。实在烦躁的时候,她会打电话找朋友倾诉。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家隔离17天后,瞧着身体没有出现不适,她心里悬着的石头才总算落地。

  03“在家隔离期间,身体发热,每天自测五六次体温”采访对象:琪琪 年龄:34岁

  职业:餐饮店工作人员

  在外忙碌了一年,1月19日,琪琪从浙江回到了湖北老家。没隔几天,新冠肺炎的相关信息传播开了,起初并没有引起琪琪重视。然而,1月24日,琪琪的身体开始发热,体温计测量是37.4℃。虽然惊慌,但心想可能是正常的感冒,琪琪选择先用自己的“老办法”试试——泡脚。泡了脚、喝了热水后,当晚,琪琪的体温恢复了正常。

  可她不放心,之后几天,她每天要自测五六次体温,均无异常。这期间,她还通过网上的远程问诊平台咨询了呼吸科的医生。经过问诊,医生告诉她只是普通的感冒。她仍不放心,决定要在网上挂一个心理咨询号。

  可就在当晚,琪琪突然感觉胸闷气短,心跳加快,手心、脚心出汗。不安中,她在网上查询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同时,她注意到自己出现的症状不是一直持续,如果转移注意力,可以自行缓解。通过多方论证,琪琪认为自己被感染的概率很小,可依然无法入睡。

  第二天,琪琪将前一晚经历的情况在网上告诉了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作出判断:属于轻度的应激反应,焦虑来自对躯体症状无法解释(未知事物)的恐惧。知晓“病根”后,心理咨询师教琪琪调整自己的心态,比如调整呼吸、正确转移注意力等。

  和心理咨询师沟通后,琪琪焦虑的状况有了缓解。她说,心里没有那么慌了。

  (应受访者要求,周雯、苗苗、琪琪均为化名)

  对话心理咨询师焦虑失眠紧张怎么办?

  请闭眼做深呼吸

  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处于关键时期。目前市民都有哪些心理困扰?心理咨询师又有哪些建议?成都市社会关爱专家库成员、成都市社工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骆晓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封面新闻:最近来咨询的,主要是哪些问题?

  骆晓林:

  最近打求助电话的,主要是身体有不适现象的群体,他们出现了胸闷、心慌或者失眠等症状。他们怀疑自己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对照官方公布的患者得病症状后,又觉得不像,但又无法解释身体出现不适的原因。

  由于不敢贸然去看医生,有一部分人通过网络远程问诊,去咨询呼吸科的医生。可即使证实没有感染新冠肺炎,依然不能抵消他们心里的恐惧,这时他们会想到来心理咨询。

  前来向我咨询的市民,通过和他们交谈,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焦虑情绪,严重的还有应激反应。我们主要从心理学、神经学的角度给他们解释,他就能理解自己的症状,吃下定心丸。

  封面新闻:针对疫情期间的常见心理问题,一般有哪些建议?

  骆晓林:

  发现自己关注疫情相关信息后,出现焦虑、失眠、呼吸困难等情况时,要立刻采取措施调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闭上眼睛,坐着或躺着,采取一个放松的姿势深呼吸。做深呼吸的时候,要专注,把自己从糟糕的环境中隔离。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大喘气地那种呼吸,要根据自己的节奏,平缓地呼吸。

  如果不容易安静下来,平时喜欢运动的市民,可以在网上查询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的教程,自己在家练习。此外,在睡觉的时候,专注听一些舒缓的音乐。

上一篇:新冠肺炎疫情中的ECMO不是药,是“向死神买时间”
下一篇:昆明市发布全国首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域标准|疫情|昆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