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供给战:原料缺,招工难,多行业跨界转产

时间:2020-02-12  点击:
手机版

  2月4日,阿里巴巴集团平台治理部公布了疫情期间严控商品质量及违规商家的治理情况,永久清退15家涉嫌销售问题口罩的店铺,其中还有5家被移送执法机关。

  记者注意到,在平台打假的背后,当前口罩紧缺是问题根源。“实体店和电商自营渠道实在买不到口罩了,只能在线上一些小商家处碰运气,欢天喜地下单100个,却发现这家店铺上了打假名单。”不久前,上海一名消费者这样表示。

  过去一周,《国际金融报》记者以采购者的身份联系了全国多地多家口罩生产企业,得到的回复基本是,原材料短缺,物流运输受阻以及招工难。有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其也不确定何时能恢复正常生产。有医疗器械企业高层表示,当前其所在工厂的工人日薪已经上涨至近千元,但仍然无法招来工人。

  记者注意到,为保障口罩供应,当前社会各界均在贡献力量。眼下,不少公司已经开始正常上班。开工当头,你家中的口罩存货还剩多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消费者:下单后商家发货难

  “我下单后都已经收到发货信息了,8号的时候突然给我自动退款了。”日前,在江苏老家的白领小梅向记者表示。她说,在口罩数量不多的情况下,2月3日,她在一个平台下单了一次性口罩,价格并不贵,一盒50只总价仅几十元。焦急的她原本以为能救急,但最后还是没能等来口罩。

  据小梅表示,收到自动退款信息后她想拨打客服电话询问具体原因,但系统显示,前面排队的用户有数千人。2月10日下午,小梅又向记者表示,平台已经针对这一事情做出解释:由于商家所处快递分拨中心停运以及物资统一供应疫情货量不足等原因,订单暂时无法正常发出,已进行退款处理。

  上海的张女士也有相似的遭遇。她告诉记者,2月3日,她在某电商平台上下单了一箱防护级别较高的口罩,120只总计728元。在下单后两天,这批预售的口罩显示无货。下单后的张女士一直期待口罩的物流信息,但此后该商品一直显示待发货。“2月9号,我联系了客服,收到的信息是因近期交通管制,这家商户的公司当地封路,所有订单都无法正常发出了”。

  张女士说,商家已经给到解决方案,即退款处理。“他们说了不申请退款订单将在市场恢复正常的情况下陆续发出,但也表明无法给出具体发货时间。”最后,无奈的张女士只好申请退款。“我在另一家线上商家那边下的订单十几天了,也是一直处于待发货状态,客服经常不在线,咨询后也没给到具体发货时间。只能继续找口罩,毕竟上班后每天都必须佩戴,这是刚需。”

  《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和多位消费者沟通后获悉,目前在线购买口罩但商品一直处于待发货状态的比比皆是,还有部分消费者则是在下单后又担心商家店铺的资质等问题选择退款。“现在情况特殊,我们也都能理解,疫情紧急,专业口罩必须要先供应给医疗机构等一线人士。另外,物流也是一个大问题,但现在很多地方疫情防护措施升级,小区住户不带口罩已经不准进出,我们也在期待口罩问题能够得到缓解。”

  生产端:原材料紧缺、高薪招人难

  消费者担忧口罩问题,生产端则是在尽可能加足“马力”。

  连日来,四川恒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廖佳明一直在忙碌中。年前,刚刚从成都回到老家江西准备过春节的廖佳明,又匆忙买了机票飞回成都,为口罩供应献力。2月5日晚间,《国际金融报》记者同其联系时,他回复称“已经熬了两个晚上了”,需要先休息会。一直到2月11日,其一直未能抽出时间接受采访,电话大多处于忙线状态。

  廖佳明不是个例。“每天(打进来的)电话数一数应该有六百个以上。”2月10日下午,浙江省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焰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这样表示。

  据悉,目前建德朝美日化的生产已经恢复八成。“1月21号就复工了,一直到现在。外地的(工人)没回来,本地的都在。”林焰峰表示,之前工厂一直在招,现在招人已经由政府在安排。“我们全部都是按三倍的工资来支付的。大概也是七百以上一天,高的三千多一天的都有。”

  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市场上能开工的企业几乎已全部开工,在此背景下出现口罩难求的情况,则与企业工人不足、物流紧张、原材料生产不足等因素有关。

  事实上,近一周前,就有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多地口罩生产企业面临工人紧缺问题。据该信源称,河南某医疗企业拥有两条外科口罩生产线,6条普通口罩生产线,满负荷运载需超100名员工。疫情出现以后,仅20多人返回加班,且是工厂直接派车去村里拉人,管吃管住,每天三倍工资。

  另有广东某医疗器械公司总经理表示,已经以“好几倍”工资多次动员复工,还有5000元的现金奖励,但很多人都在省外,无法及时赶回。

  对于困扰口罩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问题,一位企业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有些原材料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五六倍,且十分紧缺。“原材料还有外包装这些全部都不正常,因为上游的这些企业没有复工或者是少量复工,现在需求量这么大,完全不能满足。有些原材料很稀有,比如说大家现在都觉得N95口罩是迄今为止防护能力、性价比最好的一款产品,但N95的滤料,全国来说做的比较好的也就只有二十多家企业,现在这么大的一个需求量,靠他们二十几家远远不够。”

  据该名负责人表示,在原材料紧缺的背景下,物流运输也是一大限制。“原材料的调度非常麻烦,很多地方都封城隔离了,材料来不了。”他还一并表示,企业即便想扩大产能,生产口罩的机器当前也难以买到。“一堆问题摆在面前”。

  林焰峰向记者表示,其当前共有三十多条生产线,也是因为工人、机器以及原材料等问题,产能已经很难再增加。“我现在已经极限生产,量没有办法再大了。(身边的同行)都一样,超负荷在生产,能多做一只算一只。”

  不过,据林焰峰称,政府正大力支持其工作。“其实政府给我们的力量非常大,会帮我们去协调物流、原材料的厂商等,如果没有政府这一块的协助,我们生产机器也不可能一下子增量这么大,也不可能做的这么快。”

  多方发力:解决口罩不足

  当前市场上口罩紧缺的状况,与政府统一调配产能也有关系。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资源相对紧缺情况下,需要优先保证一线医护人员和疫情严重地区供给。

  此前,记者也曾多次以采购者的身份通过网络联系到一些口罩生产商,不少厂商表示目前厂内无口罩现货。厦门某企业相关联系人则指出,他们现在口罩已经不对外销售,生产线已由政府调配。

  前述企业负责人就向记者透露,只要是在工商局注册过的合规口罩厂,基本已经被政府征用,所以市场上不可能见到大量现货。

  稳健医疗是国内医药敷料主要生产企业之一,其此前在致消费者的一封信中就透露:“春节期间我们生产的口罩几乎90%供给医院”,甚至不能保证供应其线下销售门店员工。

  振德医疗2月3日也在互动平台表示,为加强口罩等应急物资的生产、供给等工作,提高物资保障能力,公司生产的口罩等防护产品已由政府实行统筹生产和供应,并作为应急物资由政府统一调拨分配,发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公司正尽一切努力,提升口罩等防护用品产能和生产。

  一家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的企业高层也向记者坦言,当前应当保证医务以及武警公安战士等一线人员的口罩使用。“他们也是最需要先保障好的,望老百姓这边要体谅一下厂家。大家在家里,哪里都不要去,不要乱窜,哪怕不带口罩都没事的,省下来的口罩给真正有需要用的人。”

  当前,各方均在积极解决口罩供应问题。2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目前口罩面临比较大的缺口,将千方百计解决口罩供需矛盾。一是促生产,鼓励企业采取两班倒、三班倒,释放现有产能,实现满负荷生产。二是扩进口,推动相关企业加大进口采购力度,支持企业国外采购口罩,使用货运包机的方式运至国内等。三是保重点,对铁路、公路、民航、商场、超市等进行倾斜保障。四是减浪费,提高口罩使用效率,呼吁大家不要囤积口罩。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当前一些企业也在跨界生产驰援。

  2月9日晚间,中顺洁柔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顺洁柔(云浮)纸业有限公司基于落实当地政府要求,迅速应对疫情所需,解决口罩生产供应不足问题,拟开展生产、销售医用口罩业务。

  三枪、报喜鸟、波司登等服装品牌也开始转产防护服。三枪集团及母公司龙头股份已经实现日产5000套民用防护服的生产能力,首批三枪民用防护服也已于2月5日交付上海市经信委作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调拨。当下,三枪集团正在挑战完成日生产8000套以上。对于生产出厂的防护服,上述员工表示,防疫物资交于上海经信委统一管理,不会进入市场。

  波司登主要生产的是二级防护服,主要用于高速道口执勤以及其他一些特殊行业的疫情防控。 报喜鸟则是组建改造了温州、上海两地车间生产线,双管齐下驰援抗疫一线。其中报喜鸟子公司上海宝鸟服饰在收到上海经信委征用通知后,将松江工厂服装生产线速改为一次性非医用隔离衣生产线,并通过多方努力,三天时间快速实现非医用隔离衣的指定生产到区首家隔离衣医疗器械的生产批准。

  汽车行业中,比亚迪已着手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援产口罩和消毒液,以满足当前对防护物资的迫切需求。据悉,比亚迪转产的口罩在深圳比亚迪宝龙厂区进行生产,由比亚迪电子事业部第九部来负责。目前相关人员正在加班加点赶制,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

  除比亚迪外,广汽集团也在研究打造口罩生产线。广汽集团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广汽集团正在全力以赴调动资源紧急论证和研究。电子行业中,手机企业OPPO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调派了一批技术人员与工人,支援相关企业进行口罩生产。富士康也首次导入口罩生产线,并于2月5日顺利实现试产,相关产能预计在2月底可达到日产200万只。

  防疫物资中,除了对防护服和口罩的需求急剧增加,消毒杀菌产品的需求亦是同等增加。记者发现,为增加消毒杀菌部分产品的产能,不少生物制药类的上市公司已经开始转产相关产品。东北制药表示,公司申请增加医疗器械生产的经营范围,申请了医疗器械产品酒精棉球,缓解医疗防护用品短缺的情况;瑞普生物旗下瑞普天津生产的“卫清宁”(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属于复合型含氯消毒剂可用于重大疫情防控;另外,尔康制药、紫鑫药业、盘龙药业等都表示获得增加液体消毒剂产品“75%乙醇消毒液”的生产许可。

  天眼查显示,以工商注册变更信息为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其中,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的企业多达3647家,几乎呈现行行“跨界”,全体拥“医”的特点。

  有企业人士提醒指出,当前一些消费者因为口罩一时短缺,选择通过微商渠道购买,这必须注意潜在的风险问题。“微商是不允许卖口罩的,卖口罩必须要有营业执照,无论是医用还是民用,而且现在不乏一些微商是盗用照片,谎称自己有货,大家一定要注意甄别,通过可靠途径购买口罩”。

  记者 王敏杰 蔡淑敏 肖逸思 实习生 王锡粤

上一篇:法国宣布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病例
下一篇:外国政要积极评价和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