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摔跤吧!爸爸》到《起跑线》,这些爆款印度电影做对

时间:2020-02-13  点击:
手机版

  清明节前一天,备受关注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在中国上映,这部表现等级分明的印度教育制度的电影,无意外地又在中国引起热议,截至今天,上映三天,其票房已近亿元,而豆瓣评分则保持在8分以上。

  自去年《摔跤吧!爸爸》收获近13亿元票房以来,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似乎成了可以和好莱坞大片媲美的“抢手货”,仅刚刚过去了3个多月的2018年,中国就接连引进了《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以及《起跑线》三部印度电影,且每部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并都引发了相关的社会议题。

  而就在几年前,我们对印度电影恐怕还停留在“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印象里。那么,印度电影是如何迅速完成从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宝莱坞歌舞片,到总能感动人、并总能引发热点话题的“爆款制造机”的蜕变呢?

  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尬舞”?

  可能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我们对印度片的刻板印象,即“一言不合就尬舞”的“旧日风格”上说起。

  无论是不是歌舞片,印度什么类型的电影都会跳舞,这和印度的历史和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电影刚出现时,大部分印度平民受教育程度还很低,且各地区人的语言都不通,剧情可能看不太懂,跳舞则是一个能跨越语言、教育障碍的渠道。而且因为当时的观众普遍贫穷,看电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所以电影一定要够长够炫,才能值回票钱。所以加入大量歌舞,能把时长撑到三个小时,排场大、服装鲜艳,自然能讨得广大观众的欢心。

  观众本位

  虽然设置“跳舞”场景是一种很偷懒讨巧的做法,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印度的电影制作人从一开始就是完全站在观众的角度制作电影的。他们在想方设法地拍观众爱看的电影。而观众爱看的,除了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鲜艳的服装,以及俊男美女外,当然还有他们最为关注的身边事。

  印度电影贴近本国人的生活,它一直高度还原生活场景,这对于观众快速融入电影所营造的氛围有着重要作用。另外,随着印度的发展,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年轻人——他们也占据着消费市场的主力——的推动,印度电影正逐渐朝着颠覆陈规的方向发展。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遗留着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殖民地时代的遗产,不完善的民主制度,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女性常常被歧视、虐待和凌辱等等,这些就为当代印度电影提供了天然的素材。

  于是,我们看到了反映教育问题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起跑线》,呼吁性别平等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以及目前正在印度热映、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厕所英雄》,涉及宗教信仰甚至是敏感的宗教冲突问题的《我的名字叫可汗》、《我的个神啊》以及《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等。

  《摔跤吧!爸爸》的主演、印度巨星阿米尔·汗就表示:“的确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在反映现实问题,一些新晋电影人都把自己的电影背景设置得更加现实化,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娱乐性。我认为这是一种新趋势。”

  印度电影的平衡术

  印度电影自1896年诞生,在默片时代其实就有许多现实主义作品,但1943年开始,英国当局对印度电影加大审查力度,同时严格限制材料配给,印度电影人只好曲线救国,多拍音乐片和娱乐片——这也是印度盛产歌舞片的另一个原因。等到印度获得独立,社会制度逐渐开放后,这种现实主义题材自然也大规模回归了。

  比如1950年代发起的印度新电影运动,就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印度电影,比如我们父辈都看过的《流浪者》(不过引入中国时已经是1970年代末期),就是揭露印度种族不平等的优秀现实主义作品。

  作为电影生产大国,印度电影年产量一直维持在1000部左右,其出口量也仅次于美国。而且印度还是好莱坞很难攻克的一片土地。

  印度电影有着一套自成体系的工业形态,目前已经变得越来越精细、成熟。除了每年较高的本土出片量,就影片放映以及观众族群的倾向性来说,印度本土自产的电影占到绝对多数。观众对于印度本土电影的共鸣感以及喜爱程度都极高,拥有足够稳定且十分庞大的电影受众群体,就获得了足够强大的动力。

  而这也一定程度上促使印度电影的审查制度相对宽松,其电影审查机构——印度电影审查委员会虽然号称“审查”,但一般只作为影片评级的具体工作,几乎很少有影片不能过审的例子。

  另一方面,其实印度电影虽然越来越热衷讽刺、批判现实,但尺度掌握得很好,即点到即止,保留一层给观众自己思考的空间,这也能让其有更多的挖掘空间,引发社会的各种广泛讨论。

  纵观这些爆款印度电影,其实它们套路满满——多是大团圆的结局,无论多敏感的主题,都会披上有关亲情、梦想等普世的、正能量的价值观的外衣。虽然与留名电影史的经典电影相比,可能不够深刻,却因为会讲故事和贴近生活而极富观赏性——更重要的是,这可能也是它们很容易通过审查的一个原因。

  就拿正在热映的《起跑线》来说,虽然聚焦的是严肃的教育问题,却以喜剧方式呈现,包袱不断,笑料百出,娱乐性十足。同时,又由表及里,层层推进,从主人公个体,到周围邻居,再带出整个印度社会——底层乐观,中产焦虑,面面俱到,话题性十足。

  世界的与民族的

  印度电影在最近几年引起世界广泛瞩目,可能要追溯到2009年的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上,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大获全胜,拿到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8个奖项。虽然,这其实是一部裹着印度包装的好莱坞出品电影,但可能也正是因为它,印度电影和好莱坞的距离开始愈来愈近。

  近几年,印度确实在越来越多地借鉴好莱坞技术和商业模式,比如它讲故事的技巧、叙事节奏、好莱坞的制片体系和架构,甚至是特效。

  但很可贵的是,不管怎么向好莱坞学习,印度电影始终保持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最典型的还是“跳舞”这件事儿。

  尽管印度电影已经过了几轮进化,但歌舞早就成了其文化和标签。所以,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些印度佳片,仍多多少少会保留“跳舞”的场景——但它们会大大改进歌舞的运用,歌舞不再仅仅是为了耗时间,更多承担着主人公内心独白、情感渲染等作用。所以无论是印度本土观众,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外观众,如果印度电影没了歌舞,还真不习惯。

  由此,这些电影在扎根本土的基础上,还能越来越多地反攻到包括中国,甚至是好莱坞在内的海外市场。虽然中国年度票房收益是印度的三倍还多,但印度海外票房能够达到本土票房收益的10%至13%,而中国电影在这方面平均每年只有5%左右。

  总之,宝莱坞成为“爆款制造机”,并不是因为它仅仅是好莱坞亦步亦趋的模仿者,抑或一味追求高成本、大明星、炫目特效,以及全球市场推广策略,而是它让我们既能一眼就认出这是印度电影,并能感受到独特风土人情,又能产生普世的情感共鸣——这可能也是一直想走出去的中国电影需要好好学习的地方。

上一篇:《这就是街舞》:罗志祥的三种称呼有学问,易烊千玺的逆
下一篇:年轻人炒鞋闹剧:品牌商跟着搅混水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