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下“隐瞒疫情”人士的心理分析

时间:2020-02-14  点击:
手机版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攻坚阶段。值此紧要关口,却有少数人员刻意隐瞒病情或不如实报告疫情高发地旅行、居住史,并与他人密切接触,结果致多人,甚至医务人员感染或隔离。

  要看到若非隐瞒疫情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国家是不会一直强调隐瞒疫情的严重性,那么为何还是有人会置大家不顾而隐瞒自己的疫情呢?

  认知偏差

  

  以“盲目乐观”为特点的严重认知偏差应该是原因所在,即认为坏结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要比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可能性小,而好结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要比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可能性大。

  很多人总认为自己不会成为那个最糟糕的人,其实在这方面是很常见的,比如社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情时,很多人就会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肆意评价他人,这就是典型的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他们会天真认为自己会比别人更高尚。但是当遇到糟糕事情时,他们又会觉得自己肯定不会是最倒霉的人。

  比如抽烟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会危害身体健康,但是有人就是控制不住,他们会认为很多人都会抽烟致死,但自己肯定不会是那一个。

  赌博也是类似,在赌博时大家会天真忽略赌博带来的风险,更加会相信自己能从中大赚一笔。

  这就是典型的认知偏差,放在这次武汉肺炎疫情中,虽然武汉接触史的人存在感染新型肺炎的可能性,但我应该是例外吧。大概率的存在侥幸是他们的心智模式核心。

  病耻感和恐惧“污名化”

  

  污名化是一种社会隔离机制。最明显的污名化目标是患有疾病的人。2003年的SARS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因为这个病的高传染性和前期失控,每一位SARS病人几乎都承受了道德上、心理上的纠结、自责甚至鞭挞,这里也包括一线的救护人员。”

  很多人会恐惧自己将信息公布出去后会带来这种“病耻感”,要知道没有人会愿意承认自己就是传染病之一,这就是很多人不敢将自己和疫情相关信息第一时间通报出去的另一大原因。

  

  由于歧视与污名的存在,他们会感受到身边人或这个社会对自己的排斥、谴责、贬低与不接纳。人们会因为这些压力而感到恐惧、羞耻、内疚、自卑等与被抛弃、被排斥有关的情绪。

  为了减少这些令人难以承受的情绪,他们会变得更不愿意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他人,甚至告诉医生。有的时候,有些家人为了缓解他们的这些情绪,甚至会替患者隐瞒,并禁止患者告诉别人自己的情况。被群体所抛弃,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当然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每个人并不都是非常善良的,在刻意瞒报疫情的人群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类“明知故犯”的“人渣”,他们甚至不惜隐瞒疫情,而且还会故意制造混乱,比如在电梯间肆意吐口水等。

  这样的人,往往极度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在待人接物中也是一样没有自我反省能力,给亲人和同事造成损失却不会认错改正。说他们是人格障碍患者并非为他们脱罪,正相反,他们在刻意隐瞒、危害社会的过程中,头脑是完全清醒的,甚至是有意而为之,类似于美国校园枪击案的凶手,所以在法律上更应该严惩!

  对待隐瞒疫情现象,社会能做些什么?

  

  首先决策者应该将对待疑似疫情人员的处理明确列举出,媒体这时应该告诉大家,让他们了解隔离并不可怕,不仅对社会有益,更对自己和家人有益。

  而且大众也该知道我们的敌人不是特定人群,而是病毒,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敏感人群知道自己不是异类,从而卸下不必要的负罪感。

  那么对于最后那类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法律应该从重处罚,并且媒体报道,这样他们就会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

上一篇:武汉新型肺炎新增死亡病例1例 近两日新确诊136例
下一篇:疫情防控:不停摆的“大脑中枢”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