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直播: 灾难报道的关怀之争与共信创建

时间:2020-02-15  点击:
手机版

  原标题:火神山直播: 灾难报道的关怀之争与共信创建

  

  「平等与尊重是新闻的底线」

  2020年对全中国人民来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裹挟凛冽的寒风在2019年的年末末呼啸而来,武汉作为病毒的发源地最先沦为“重灾区”,极度短缺的医疗资源,迫切等待救治的患者......仿照非典时期“小汤山”医院模式建造的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是人类与死神之间拉锯赛的“锚”,是武汉人民的“靠山”。

  

  ▲ 实时疫情地图 Cr:丁香医生

  央视频在app客户端发起了对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建筑过程的实时直播“疫情24小时”(以下简称为火神山直播),一时间引发了全民的关注。

  

  ▲ 新浪微博:财经网

  巨大的流量伴随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些人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有一些人有着不同的担忧。随着医院竣工这场直播也已经结束,但其内容在网络上仍持续引发着讨论。 究竟是什么让它在短时间内成为了“IP”爆款?群众的顾虑又是什么?

  1

  直播“云监工”,形式成就热度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直播,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实时+去中心化+互动让其成为受群众欢迎的传播形式。网民可以任选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透过一个镜头查看人间百态。从火神山直播的事件本身来看,是在争分夺秒的与时间竞赛。直播,这种全景敞视化的模式实际上是由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一场无形的监督,在工地施工的工人们虽然看不到镜头后注视的目光,但在主体内也会进行自身约束, 从实际意义来说,火神山直播对施工工程队起到了监督作用,也从侧面助力火神山医院早日竣工。

  

  ▲ 雷神山直播画面

  其次,由于媒介时代特征的转变,当匿名的网络世界成为生活的中心,人们尽情地享受自由带来的快感,但愉悦的情绪像是罪恶的深夜放毒,满足过后是无尽的空虚。人们开始寻求个性的输出。“地基打了几层了?”“今天来了几辆运输车”,尽管缺少专业建筑知识,在“弹幕老师”的教导中网友开始自行学习工地施工流程,履行线上“监工”的角色,不同于虚拟的网络社交,这场以群众监督政府公务为存在意义的直播,赋予网民“监工”的虚拟身份, 让观众在互联网找到了身份认同。

  

  ▲ 火神山直播实时弹幕

  另外,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权力关系的发展,从“母系社会”到“父系氏族”,从“禅让制”到“君主集权”,对“权”的渴望是基因的隐性携带。官方为民众颁发“线上监工”的工牌, 一个“监”字代表了一种上对下的权力管辖,网友对施工工人的“监督”,对医院建筑进度的监督,甚至对政府公务的监督,这让平时多处在被支配地位的社畜们大大体验了一把“翻身农奴做主人”的快感。说完也有点小小的心酸,大抵还是公众对权力平等的渴望。

  

  最后,随着疫情不断加剧,900万人选择留守武汉,紧锁逃脱的大门与死神展开殊死搏斗。武汉人的奉献触发了民族凝聚力,来自国内外的医疗、物资持续不断地向武汉派送。或许央视也没想到这场直播会受到如此大的关注量,但爆火的直播中是全国各地的人民对武汉送去的殷切关注和加油:虽然我无法做到真正的与你感同身受,但这一刻我与你同在。 屏幕传递的不仅是画面,还是人心。

  2

  亲民不是过娱的“遮羞布”

  火神山直播的热度不断地攀升,很快,一组表情包开始在朋友圈乃至各大官方媒体平台转载。起因是直播间的观众为了更好地了解建设进度,对建筑工地的器械们进行约定俗成的命名。“蓝忘机”“白居易”“红牛哥哥”,拟人的称呼作为群众的自发创作本无罪,问题出在官方媒体对于其过度地宣传和关注。

  

  ▲ 新浪微博:人民日报

  对于官方认证的“挖掘机天团”,饭圈女孩们轻车熟路地为自己pick的“爱豆”开通超话,还为其开设了“反黑站”,央视频app为了迎合这波追星热度,在直播中开通了“助力榜”,观众可以为其喜欢的“爱豆”投票。

  

  ▲ 火神山直播“助力榜”

  一直以来官方媒体在严肃和轻松中不断探索的平衡难道就要在这场直播中达成和谐了吗?似乎也不尽然。很快,一些冷静的旁观者的出现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

  

  ▲ 微博网友评论

  知著君想,这些反对的声音之所以痛心疾首,逆风而上,大概是遗憾官方的一片真心错付了对象。新闻是人文学科不假,但是媒体有没有想过, 在这段特殊时期的新闻报道中,谁才是需要的关怀这个“人”?不是基建狂魔,也不是“挖掘机天团”,是在沉默中坚守的武汉,是生死未知的病患。

  

  ▲ 微博网友发博

  如果娱乐模糊了严肃的边界,民众的理性被消解,事件焦点被模糊,恐怕就要如尼尔波兹曼所说:“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人文关怀固然重要,但需要明确的是新闻娱乐化不等于降维打击,更不是将观众“低幼化”对待, 平等和尊重仍是硬新闻软着陆的底线。

  3

  从公信到共信,群众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争议之下,直播仍然受到了极高地关注,这场直播的巨大流量背后到底表达了民众怎样的诉求?知著君想或许我们可以窥探一二。

  其实在此之前官方媒体也不是没有做过相关尝试,两会的“民间记者”、春晚的“大众评审”,在与网友互动的尝试中官媒一次又一次的不断探索,唯独这次的“监工”最对公众胃口,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自由?是权力?不, 是对事实的追求。

  

  ▲ 雷神山直播实时在线观看人数

  在过往的大众传播中, 当开放的媒体碰上不对等的信息,受众所处的地位始终是被迫接受对象。新时代下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公民记者的普及导致信源真假难辨、反转新闻频繁出现......媒体的权威也随之降低。所以当火神山直播以“全景”“全时段”为关键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时,对真实信息的诉求驱使网友们纷纷涌入了直播间。

  同样在此次疫情报道中收获好评和关注度的还有《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对话疫情相关专家,传递一手有效的疫情信息;

  

  ▲ 《新闻1+1》节目截图

  “丁香医生”公众号设立“实时疫情关注通道”,将百姓所思所想的疫情数据、人口流动、疾病防控科普等信息进行全方位跟踪报道;

  

  ▲ “丁香医生”公众号截图

  《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深入疫区中心,把视听镜头外武汉市民的真实生活用文字娓娓道来。

  

  ▲ 《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截图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新媒体还是旧媒介,形式的改变和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内容。正如杜骏飞教授所说:“什么全媒体、融媒体、智媒体,不能报道真正新闻的,就都是假媒体。”

  疫情控制刻不容缓,群众的担忧也不容忽视。 但娱乐不能消解焦虑,媒体要用事实树立权威,只有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才能获得公众的认可。

  [1]《从“娱乐至死”到理性回归:网络舆论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

  [2]《从人格信任到算法信任:区块链技术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上一篇:央行再降准1个点 释放1.2万亿
下一篇:安徽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