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反弹,港股涨1%富时A50涨2%,WHO定性

时间:2020-02-15  点击:
手机版

  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强调,不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并再次高度肯定中方的防控举措。

  WHO: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1月31日凌晨最新消息,世界卫生组织在再次开会讨论后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不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并再次高度肯定中方的防控举措。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主要基于中国感染者数量增加、多个国家都出现疫情两个事实,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谭德塞强调,没有必要采取限制国际人员流动的措施,世卫组织不推荐限制旅行的措施。

  谭德塞说,虽然会有一些经济损失,但中国采取了超常规的有力措施,中国在很多方面为应对疫情提供了榜样。

  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上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已构成国际突发的紧急卫生事件,这并不是因为中国的疫情,而是目前有更多国家出现的情况。“我们最大的担忧是该病毒有可能传播到卫生系统较弱且不足以应对该病毒的国家”,他反复强调,“这次投票并不表示对中国没有信心,正相反,世卫组织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满信心。

  根据世卫组织《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是指“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它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的事件。”

  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此类事件应是严重、突然、不寻常、意外的;二,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很可能超出受影响国国界;三,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1月26日、1月27日,世卫组织在新型冠状病毒每日疫情报告中,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范围风险改为高风险。世卫组织表示,此前发布的报告中,错误地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全球风险总结为中等,其实为高风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中国造成非常高风险,对区域造成高风险。其中,世卫组织在26日报告的脚注中指出,该组织在23日、24日、25日发布的几份报告中,错误地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全球构成的风险总结为中等。

  此前,只北京时间1月24日凌晨,世卫组织曾表态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尚未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31日,世卫组织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强调,不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并再次高度肯定中方的防控举措。

  谭德塞此前曾表示,世卫组织对此前报告中错误地将“新型冠状病毒全球风险评估”评估为“中度”,这是编写报告时的人为错误,“我已经多次指出爆发的高风险”。

  分析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强调不建议对中国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这意味着对中国经济的潜在担忧起码在短期内可以暂时放心,前两日资本市场由此引发的恐慌式大跌情形或得到转变,大跌之后存在一定的反弹需求。

  市场纷纷反弹,港股一度大涨逾1%

  受此消息影响,国际资本市场纷纷有所反弹,1月30日,美股三大指数均低开后震荡,尾盘伴随利好纷纷转涨。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涨逾百点,涨幅为0.43%,标普500指数涨0.31%,纳斯达克指数涨0.26%。

  

  1月30日早盘,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上行,意味着人民币持续下跌,盘中一度跌破“7”。不过,汇市尾盘,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出现转折。Wind数据显示,离岸人民币在尾盘时段的一小时内拉涨逾150点。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方面,1月30日尾盘交易时段,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价大幅回升,两个小时内跌幅从近3%缩窄至0.7%附近。具有避险属性的COMEX黄金期货价格则从高位回落,从逼近1590美元跌落至1580美元下方。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主力合约尾盘大幅拉涨。Wind数据显示,该指数在收盘前的一个半小时内拉涨逾百点,涨幅从0.3%附近升至1.59%,今日早上富时该指数期货开盘涨1.7%。

  今日亚洲早盘方面,今日日经225指数早盘大幅反弹高开后一路上涨,目前涨幅达1.86%,韩国综合指数涨0.66%。同时恒指今日早盘亦大幅反弹逾1%高开,国企指数涨1.1%,台湾加权指数反弹1.29%。

  

  港股有所回暖,医药仙股彻底爆发

  开盘数据来看,大消费板块集体回暖,其中,申洲国际、利丰涨近3%;银河娱乐、美高梅中国涨逾2%;永达汽车、吉利汽车涨近2%;波司登、新秀丽、海底捞涨1.5%。

  

  科技股走高,比亚迪电子涨逾4%,华虹半导体、金山软件、美团点评涨逾2%,中兴通讯、小米涨近2%。

  金融股反弹,其中,中信证券涨2.87%,恒生银行涨2.65%,友邦保险、港交所涨2%。

  中国医疗集团再度炒高,股价从新年首个交易日的0.113港元涨至目前的3.33港元,区间涨幅高达28倍。此外,保集健康暴涨101%,莲和医疗涨84%,中国先锋医药涨57%,中国智能健康涨54%,北控医疗健康涨42%,精优药业涨21%。其他医药股也再度走高,其中,歌礼制药反弹近20%,百济神州涨5%,东瑞医药涨近4%,四环医药涨逾3%。

  

  那么这些利好是否真有其事,是否针对武汉新冠状病毒有效?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炒味浓,有点浑水摸鱼。上周主要升一线医药股,今周升三四线医药股,部分医药股发出公告,令人憧憬能够生产医治今次病毒的药物,像泰凌医药的公告摸棱两可,留意他们所指的药物都未经临床试验,相信短期内不能够出售,今次主要炒消息为主,高追风险大。

  此外,有分析发现,除了歌礼制药主动澄清,其他一些医药公司多为仙股,股价长期走低,在低位横盘,长期处于零散交易状态,而这些公司流通盘较小,股价较低,更容易被市场炒作,庄家操纵。

  疫情地图: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692例 治愈171例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1月3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982例,新增重症病例157例,新增死亡病例43例(湖北省42例、黑龙江省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7例,新增疑似病例4812例。

  截至1月30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692例(四川省累计确诊病例核减1例),现有重症病例1527例,累计死亡病例21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71例,共有疑似病例15238例。

  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13579人(北京市核减2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4201人,共有102427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8例:香港特别行政区1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例,台湾地区9例。

  

  全球确诊情况:美国出现首例人传人

  截至北京时间20:06,据丁香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实时动态显示,全球范围内,除中国外,17个国家有确诊病例,总数为79例,其中印度为首次出现。

  另据人民日报,美东时间30日中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确认,伊利诺伊州新出现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为美国首例人传人感染。截至目前,美国境内共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6例,其中华盛顿州1例,伊利诺伊州2例,加州2例,亚利桑那州1例。

  此外,据日本厚生劳动省30日确认,第一批从武汉乘包机29日抵达东京的206名日本人中,有5人自称有发烧等症状,抵达后被送往东京都内的感染症指定医院。目前有3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截至目前,日本国内确诊的病例增至11人。

  以史为鉴:疫情对经济和金融市场有何影响?

  自2009年以来,WHO共宣布了五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别为:

  1、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

  2、2014年爆发的脊髓灰质炎疫情;

  3、2014年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

  4、2015-2016年出现的“寨卡”疫情;

  5、2018年爆发的刚果(金)埃博拉疫情(于2019年7月宣布)。

  疫情对于市场的影响究竟如何?

  任泽平发表观点认为,一旦被WHO认定为疫区,出口可能受较大影响。若疫情升级为国际事件,国外将对来自疫区的商品提高准入门槛或直接禁止进入。非典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相对有限,出口同比并未出现明显下滑态势,仅在2003年4月略微下滑。

  

  对资本市场而言,疫情将推升避险情绪,叠加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债市在短期内受益。

  疫情将从盈利和风险偏好共同打压股市,股市的波动性将加大。2003年非典疫情前期对形势估计不够充分,股市整体先涨后跌,交通运输、房地产、有色金属板块跌幅居前,医药板块相对受益。2002年11月“非典”出现之初,市场对疫情的严峻性估计不足,股市整体仍然上涨。2003年4月疫情明显加重、4月16日国内多地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非典疫区、4月20日北京多校停课、4月21日国务院宣布取消五一假期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市场情绪急转直下。4月15日起恐慌情绪快速扩散,股市大幅下跌,4月15-4月25日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分别累计下跌8.8%和8.5%。其中,交通运输、房地产、有色金属跌幅分别为13%、10.3%和10%,而医药板块跌幅2.8%,相对受益。

  中金公司通过分析过去全球6次主要疫情期间海外主要市场和资产价格的表现,总结出以下一些规律:

  首先,并非每次疫情都对市场产生较为持续且广泛的影响,实际影响取决于疫情的传播范围、影响程度、以及当时的市场和宏观环境。例如,2009年春爆发于墨西哥和美国部分地区的猪流感H1N1适逢2008年金融危机市场大跌后的底部区域;2016年~2017年初的禽流感H7N9也处于上一轮全球同步复苏(2016年11月美国大选后大规模财政扩张预期升温,叠加中国供给侧改革和棚改货币化对增长的提振),因此疫情期间市场的反应并不显著。

  其次,对主要爆发地的冲击幅度要大于全球市场。该机构进一步对比了疫情期间对MSCI全球市场以及作为主要爆发地市场的表现,发现对主要爆发地市场的冲击普遍要大于全球其他市场,如非典SARS、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埃博拉、新型冠状病毒等,这一特点也符合市场普遍的常识性认知。

  再次,单纯疫情本身并非改变市场趋势的因素;且高峰期过后,市场普遍都有明显修复。从过去几次疫情高峰期后的表现特征上可以看出,高峰期(一般指确认病例增量)见顶之后而并非需要等到疫情完全消退后,市场便逐渐开始企稳,高峰期后的1~3个月市场往往都有较为明显的正回报。

  第四,跨资产比较看,风险资产通常更为受损,避险资产有一定防御性。由于疫情爆发初期,市场的下跌更为避险甚至恐慌情绪所驱动,因此风险资产往往都更为受损,而并不意外的是,避险资产在此期间都会起到一定的对冲效果和防御性。但待峰值过去之后,上述关系往往又会逆转。

  光大证券指出,受SARS疫情影响,2003年二季度经济增长短时间内下跌,但随疫情解除,经济增长反弹。对经济增长贡献影响较大是第三产业,其中交通运输、住宿餐饮、金融行业和地产行业受影响较大;对投资的影响有限,但对消费影响较大,分消费类别来看,服装、金银珠宝类甚至在5月出现了负增长。而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则由于疫情在4月出现了一个增速的跳升;对出口影响不明显。

  

  以史为鉴,国金策略:A股何时开启反弹?

  一、疫情对国内经济会产生负面影响,但下行幅度较为有限(“非典”疫情对03年Q2GDP的影响大约0.9个百分点),持续时间约一个季度。当疫情被控制后,国内经济开始企稳反弹。疫情期间对“工业生产、消费、出口”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是对“消费”的负面影响,持续时间约一个季度;疫情对国内房价的影响甚微,疫情期间国内房价延续稳步上行趋势。“非典”疫情对物价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食品价格的影响。“非典”疫情严峻期(4月-5月份)食品价格有短暂冲高回落,“猪价、蔬菜”等价格有回升,但持续较短时间后回落。“非典”疫情对原油、黄金影响:阶段性冲击原油价格,避险促使黄金价格走高。原油价格回落时间大约持续1个半月,布伦特原油价格回落幅度约31.40%;避险情绪(唯有疫情严峻期)促使黄金价格阶段性上行,持续时间约1个半月,回升幅度15.52%。

  

  二、“非典”疫情对A股影响:疫情严峻期A股有过近一个月调整,疫情若缓解则A股反弹。疫情期间(初期)A股继续“春季躁动”行情,但当“非典”疫情进入严峻期后(4月中旬至5月中旬),由于恐慌情绪(期间黄金价格快速上涨),A股曾有过近一个月的调整(A股自2003年4月17日达到阶段性高点后,指数向下调整至5月13日的,调整幅度约10%以内)。疫情若缓解则A股反弹,A股中长期趋势取决于货币政策。2003年“五一”长假多休一周,“非典”疫情实质性缓解(5月13日后),A股出现筑底反弹。2003年A股出现较长时间的调整恰恰是出现在“非典”疫情缓解期以及尾声结束之后(6月份以后)。主因是物价上行、后续国内经济过热、货币政策由松逐步转紧等,2003年9月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1个百分点。

  

  三、“非典”期间A股上演“五朵金花”行情,“医药”行业疫情严峻期取得阶段性超额收益,部分消费行业表现逊色。2003年“春节”(2月)至5月底,A股上演“五朵金花”行情。涨幅靠前的行业分别为“汽车、公用事业、钢铁、交运、机械设备”等,正好对应了当时中国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非典”期间A股行业表现较差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消费板块,如“商贸、休闲服务、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非典”疫情严峻期(4月),医药细分子行业中“生物制品、医药商业、中药、化学制剂”等板块均有表现。“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商业贸易、交通运输、TMT”行业在“非典”疫情严峻期(0415-0513)期间出现短暂急跌,持续时间约1个月。“非典”疫情期间,TMT行业中“传媒”板块表现相对突出,个股上主要是集中在少部分传媒个股上涨幅较大。

  

  四、A股投资建议:我们结合相关权威专家给出的对此次疫情发展的预测,当前时点可近似类比于2003年4月中下旬,短期内A股将更多的受避险情绪的影响而股价有所承压。当后续疫情出现实质性缓解(拐点出现)之际,则是A股开启反弹之时。站在当前时点,疫情对A股“春季躁动”行情仅仅是短期扰动,实质上改变不了A股运行的既有趋势和市场风格。决定A股中长期趋势的仍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疫情期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相对较大,货币政策在疫情发生期间将维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我们需密切关注疫情过后物价以及宏观经济走势,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变动。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自证券时报网、格隆汇、光大证券、泽平宏观、国金策略。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上一篇:再有部委领导 实地调研湖北省红十字会
下一篇:港连爆恐怖袭击疑案 外籍男子臂缠诈弹闯地铁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