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等技术工具应成为应对新型肺炎疫情的有力武器

时间:2020-02-15  点击:
手机版

  原标题:大数据等技术工具应成为应对新型肺炎疫情的有力武器 来源:界面新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作者叶俊杰为数文明(广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数据官)

  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疫情,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但毋庸讳言,如果把这场防疫视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会发现无论是各级地方政府处理疫情的思维方式,还是所使用的工具方法都有许多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未能有效的成为抗击疫情的助力,诸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本应成为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但却只是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有一些零星的应用。

  首先,应该在数据上打破区域和部门界限,建立统一的人员、交通工具和救灾物资的实时监测平台。当前,大部分地方应急处理靠的仍然是封城、断路、发动村干部拉网式排查武汉返乡人员、通过微信朋友圈寻找某趟列车的同车人员、通过微信群寻找哪里有N95口罩的货源,走的仍然是强力推进和人海战术的路子,虽然在现阶段这是不得不为之且行之有效的做法,但是否可以借助新技术和新思路让应急处理变得更加柔性和精细?之所以会需要通过高速路口拦车检查、需要社区和村干部不断的上门摸排,无非是各地区、各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数据无法实现共享和协同,尤其是公安和社区的数据打通。如果能够有效打通与防疫有关的数据,建立起活的实时人口、车辆和救灾物资的监测平台,将会是另一种情况。比如铁路提供12306实名购票信息用于有需要的城市进行进出武汉人员的排查;比如杭州城市大脑就通过与三大移动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根据个人手机的漫游情况,筛查出近期到过武汉的市民和游客,并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的名义给他们发上一条提醒短信。类似的,如果各级政府能够下定决心、同心协力,我们还可以通过各高速出入口和城市出入口的记录准确获取全国所有车辆的实时状况;可以将社区的在线申报系统与公安的人口库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动态的人口监测平台;还可以打造一个官方的救灾物资信息交流平台,借助大数据管理工具来解决救灾物资的供求问题,帮助人力和物资的调配。

  其次,不见面服务应该在这次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政务服务的主流。在这全民关注的时刻,似乎近年来各地都砸重金建设的“智慧城市”所打造出的各种明星应用都躲起来了。难道智慧城市只是亮点工程、政绩工程?让人欣慰的是,早在24日,国务院客户端就通过微信等门户提供了疫情防控线索征集功能。在本文还在修订的时候,又发现浙江省和南京市等地方也已经行动起来了,其中“我的南京”APP在24日上线的发热门诊查询功能基础上于27日上线了南京市疫情防控网上服务功能,供大数据管理局、公安局、应急局人社局等部门共同利用互联网开展防疫相关工作,提供全国及全省疫情动态、重要通告、防控知识,发热门诊查询,医保定点药店查询,不见面服务(目前提供医院服务、社保卡在线办理等)等与防疫相关的服务;而“浙里办”APP也于27日上线了专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专门平台,平台分“主动申报与疫情线索提供”、“居家医学观察服务与管理”、“集中医学观察服务与管理”、“信息发布与健康教育”、“网上智能问诊与人工服务”等板块,为用户提供主动申报、提供疫情线索、线上智能问诊等服务。应该还会有更多还用有效的应用会随着这场防疫战争的进行而被报道出来,成为新的标杆。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疫情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人们进行物理隔离,各类互联网+政务服务恰好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见面环节,这是一个加强并推广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契机,目前各地区各级政府或多或少都已经具备了提供不见面服务的能力,如何更多、更好的利用这方面的能力,为战胜疫情提供助力,是各级政府可以立即着手进行的事项之一,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改变国人交易方式的淘宝,2020年的这场疫情能否改变我国政府的服务方式。

  再次,疫情数据公开方式应该在保护隐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引导市民积极的交互,跑赢谣言和恐慌。与2003年相比,本次疫情的信息公开在及时性和专业性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官媒公开的大部分只是几个冷冰冰的数字和一些强推的公告,而非有温度的老百姓需要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其他媒体(自媒体、大V、微博、微信朋友圈、群聊等)的信息又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有时甚至会助推恐慌气氛。谣言的产生在于不够及时准确和公开透明,这次疫情,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要跑赢谣言和恐慌,而这首先需要政府在保护隐私的基础上开放更多数据,比如不仅公开确诊数字,还公开确诊案例的具体信息,欣慰的是,这几天不少地方政府推送给民众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贴合民众的需求。然后应该鼓励有技术能力的企业和数据工作者积极参与进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披露更多有温度的数据,比如丁香医生借助各地公开的疫情数据推出的“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和百度地图推出的“武汉迁出目的地地图”。但仅此还是远远不够,除了“官方”数据的透明开放,如何有效获取市民的心理、认知和感受数据并形成有效的反馈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数据公开的方式方法上需要积极创新。比如25日酷航TR188次航班从新加坡飞抵杭州后,严阵以待的有关部门在完成必要的手续后,给即将隔离的旅客发了张二维码,扫描后就进入了一个将近200人大群,相关工作人员都在群里头,有疑问,群里问,有需要,群里提,安抚情绪、沟通需求,效率奇高。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zhoujing@jiemian.com)

上一篇:蝙蝠侠花了“全球军事预算的60%”,打败了超人
下一篇:阿里巴巴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高于分析师预期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