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花桥

时间:2019-12-04  点击:
手机版

  

  【一】

  花桥的地名,听起来富有诗意,就像用美丽鲜花装点的古桥。

  花桥镇地处三门县港南中心地带,境内兼得山海之利,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宋代乡绅李熙孟因感村民涉水之苦建造石桥,桥栏雕刻珍禽瑞兽、奇花异草等图案,因此得名“花桥”。

  冬至日的第二天,天气晴好,我从椒江二桥过临海到达三门县境的中部,开始地理探访之旅——

  高强曾在电视台工作过,年轻富有活力。他告诉我,花桥原称“西岑”,宋代改名“城门”。

  原来,据方志记载,当地的李姓与曹姓两大家族隔溪而居,一条溪流阻碍了两岸百姓的交流往来。

  公元1322年,乡绅李熙孟因感村民涉水之苦,出资建造了一座精美的石桥,桥栏雕满珍禽瑞兽、奇花异草,因桥美丽非常,令行人流连忘返,从此声名鹊起,被人们称为“花桥”。为感激李熙孟建桥造福乡里的义举,该地“城门”一名被“花桥”代替,一直沿用至今。该桥现为三门县文保点。

  

  

  这座古桥建在镇西,架在清澈的花桥溪上,看起来桥梁很古朴,颜色如泛黄的线装书,两面共有十个桥栏,桥栏刻有象、狮子等动物,因为正是枯水期,看上去桥离水很高。过桥有一对石狮子,立有石碑,标有“三门县文保单位”等字样。

  最有意思的是桥墩,像利斧一样尖锐。原来,古代工匠早有水利理念,这样的桥梁设计除了便民出行、观光外,还加快洪水的排泄,为了让水流得畅快。

  实际上,花桥的地名让人产生桥之外的美好联想,外延丰沛。

  

  跟“花”字有关的还有一项“非遗”叫花桥龙灯。

  张红来介绍道,在花桥,忠孝仁义早已融入了百姓的血液。义士张和孙移忠作孝,毁家纾国难;1000年前花桥百姓通过制龙灯、迎龙神来祈求风调雨顺、祈祝长辈长寿幸福。

  花桥龙灯起源于南宋高宗年间。

  迎龙活动源自图腾崇拜意识,后演变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民间风俗活动。花桥龙灯的特色是五条龙灯同时出迎,由红、黄、青、绿、紫五色组成,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涵含四海一统,祈盼天下和合之意。红代表太阳,旭日东升,寓含乡民生活红火美满欣欣向荣;青代表天空,晴天丽日寓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绿代表大地,寓含春色满园、五谷丰登;紫代表运气,紫气东来万事如意,欢乐祥和,一帆风顺;黄代表权力、财富,寓含家族中人才辈出,光宗耀祖。

  在迎龙期间如有家人或其他亲人亡故,必须糊制素灯,采用白底蓝色、白底紫色或黑色表示尽孝;其中重要方面意在通过迎龙,祈祷家里的老人健康长寿,晚年幸福,乃孝文化传承的集中体现。

  

  花桥龙灯被列入浙江省非遗代表作名录。

  花桥小镇上留有多处古迹,年代稍远的是有铁场庙、花桥村的李氏家桥,年代稍近的为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粮库、老邮局。老邮局像小车站那么小,刷有毛泽东书体“为人民服务”。

  铁场庙位于两头门村与寺前村之间,初建于公元前179年,属于汉朝时期,供奉的是大儒董仲舒。

  此庙还记载着铁场庙和“迎骆驼”的来历。据林氏族谱记载,林姓先祖在大同受学时,成为董仲舒的得意门生,还乡时董仲舒赐林姓先祖骆驼一只返乡乘坐,后者借助骆驼运回的生产器具极大提高了当地生产效率。乡民为纪念大儒董仲舒,于宋宣和年间(1120年)建造铁场庙,位于两头门村与寺前村之间,庙内塑董仲舒先师圣像一尊,以孝敬先祖的方式礼敬先师,传于后世。

  后来,乡民们用竹篾和彩纸制成骆驼的样子,于每年元宵佳节先后在各村巡游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铁场庙现为三门县文保点,“迎骆驼”被列入台州市非遗代表作名录。

  张红来说,林氏后人为报答一代大儒董仲舒建造铁场庙,奉董仲舒先师圣像,以孝敬先祖的方式礼敬先师,传于后世。此类孝义故事,不胜枚举。

  

  【二】

  三门花桥镇处于港南中心地带,兼得山海之利,全镇总面积88.8平方公里,共有34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

  此镇虽不大,但以打造“生态宜居风情小镇”为契机,建设民富、村美、人和的特色小城镇,涌现了栅下、下岙方、上郑、岭南等一批省、市级美丽乡村,省“东海明珠”文化乡镇、省“体育强镇”、 “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生态乡镇。

  走出镇中心,我的探访劲头一发不可收拾,可谓是高潮迭起。

  

  原来,除了名气较大的渔耕文化村落下岸方村之外,还有诸多村落包括台门里,这些古迹在城镇现代化的进程中被保留了下来,成为文化“矿藏”。

  关头村不仅留有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集体年代的粮库,其形状如一只只超大的蘑菇,村里还有两座台门里,一处叫明堂里。

  这天,我遇上村民冯米寿,他曾当兵五年,退伍后当过村支书,今年60岁了。明堂里的建筑样式属于民国时期,冯米寿告诉我,原宅是两进的,原户主姓林。

  该村现有300多户,人口有1300多人,村里以姓林居多。

  

  离此宅数十米还有一处台门里叫七家里。

  一个村有两处台门里,近相呼应。这让我不无感叹,曾经我走访过一两个以民宿招徕游客的村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除了清一色的水泥屋,古迹几乎荡然无存,这样的民宿规划简直是舍本逐末。

  临近中午时,我来到车岙村,这里还有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宅叫潘家里。一位大婶正端了一口饭碗出来,她告诉我此宅的原户主是位秀才,我推算这位秀才应该是清末的最后一期秀才了。

  白湾处留有祠堂,我进门后看到两边的厢房堆了数件超大的农具,有稻桶、风车等,蒙了灰尘,如果用来作为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品,真让人踏破铁鞋无觅处。

  

  寺前村的精进寺,古号雪崖庵,位于寺前村的雪崖山下,庙门关了,已无出家人了。山门前种了小菜,在金黄的阳光下煞是清新可爱。

  此庙被列为三门县文保单位。镇城建办主任张红来告诉我,目前已将此庙列为新规划,已有人出资将此扩建。

  据慧运在一文中写道:精进寺始建于唐开元七年(719),宋宣和年间(1119-1125)被废,后又修复,清顺治十八年,因海禁遣界又摧毁,清康熙十八年展界,又在旧址重建佛宇,徒众日增。康熙三十八年建大殿,乾隆二十年后重修殿宇,再塑金刚,复铸铜钟悬于大殿,精进寺进入了鼎盛时期,高僧住持,法名远扬。在废墟上多次重建的精进寺,命运多舛,屡建屡毁,解放后僧人四散,日渐冷落。

  

  精进寺从寺前村口,有一条石板路一直通到精进寺的山门前,这条石板路有民间传说,告诫人们做人要知恩图报,孝敬长辈。

  绿漪堂位于方前村方前虎头山外,又名“义方堂”。

  村里有名士姓张名和孙,字哲斋,为大宋开国元勋张永德后裔。南宋德祐二年(1276),元军南侵,右丞相文天祥出使元营遭拘捕,逃离后避难仙岩洞。期间,文天祥至城门(花桥)方前村拜访张和孙,共约抗元。张和孙慷慨答应,变卖所有家产,筹集粮饷、武器,招兵买马,率军出三门湾与文天祥义军会师在闽浙一带,与元军决战二十余场。

  最后,张和孙兵败被俘,他大义凛然:“我生为宋民,死为宋鬼,岂肯屈膝事贼!”遂被杀害。他人劝他的儿子逃往海岛,其子说:“我父为国捐躯,做儿子的岂能贪生怕死。”后自赴刑场,慷慨就义,满门忠烈。后人为纪念民族英雄,在仙岩洞建造“文信国公大忠祠”,塑文天祥及张和孙等四位义士神像,方前村则立绿漪堂牌坊一座供后人观赏。

  没有工业,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创意文化,这符合中央提出的农村要留住青山绿水的政策。近年,在台州不少乡村,走“绿色”之路,成为台州小城镇规划中的“清明上河图”。

  

  下岙方村创办方家渔村民宿,举办海鲜节。该村文化礼堂里渔耕文化展区满眼是瓦坯、水车、蟹笼、酒漏头、馒头印等传统农、渔用具,四周墙面上详细记录着当地渔耕文化的相关介绍,仿佛把人带回了农耕年代。

  在村口,我看到一具大石碾,一位农伯在边上晒太阳,他说:“这大石碾过去是用来碾米的,用牛来拉着石碾,沿着环形槽道滑行。

  ”

  正好赶上央视七套的摄像师在此采拍烤跳跳鱼的节目,一位渔民打扮的村民演示稻草烤晒跳跳鱼的过程。自从三门跳跳鱼上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后,跳跳鱼名声鹊起。

  

  【个人简介】

  陈家麦,真名陈剑,浙江人,供职于台州晚报,中国作协会员。小说发于《十月》《人民文学》《山花》《朔方》《作品》《文学界》《延河》《山东文学》《福建文学》《芳草·小说月刊》《黄河文学》《海燕》《文学港》等。中篇小说《妈妈,我爱你》入选《后王小波时代——中国非主流小说精选》一书,中篇小说《凤凰桥》刊于澳大利亚《国际汉语文坛》,有小说入漓江版年选。散文在《解放军文艺》《华夏散文》《鹿鸣》《散文选刊》《延河》等刊发表。

  关联阅读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有喜欢的文字,请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标签: 动动广场舞活力加加 糖豆广

上一篇:民间故事:三喳子鸣冤
下一篇:【安亭花桥“双城”大共建,一体化已深入生活】

街舞资讯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