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偶像市场的“套路”中,粉丝展现了惊人的“钞能力”

时间:2020-02-26  点击:
手机版

商业市场是资本的狂欢,背后隐藏着无数的泡沫,但资本永远都可以在行业泡沫中找到商机,就是所谓的资本永不眠。身为消费者的你,在娱乐资本市场中,真的清楚自己的每一分钱是怎么花的么?

对于追星一族来说,支持自己喜欢的偶像是一种快乐,但在娱乐行业中却有着很多营销手段,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追星也会面临负债风险。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文娱行业商业市场的偶像IP制造及娱乐圈产业链中的资本套路。

首先,如果想要想了解一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就必须要知道这个行业的市场情况。很多人认为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娱乐产业就会蓬勃发展,因为相比较其他娱乐方式,大家会选择看看综艺、电视剧等打发时间。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根据腾讯新闻报道,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19年开始,有2996家影视公司被迫关停。在2018年由于影视行业中的各种限制,加上税务严查和账期回款慢等原因,资本对文化娱乐领域的投资热情持续下降。

在投资人越来越冷静的情况下,影视行业也进入了寒冬期。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数比去年同期减少27%,横店影视城开机率同比锐减45%。

通俗地说,就是演员没什么戏拍了,导演也没什么戏导了,在影视行业挣钱的机会变少了。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深耕文娱行业的大佬们不会轻易放弃,他们总能找到新的战场。

当影视领域陷入泥沼时,资本们将目光投入了另一块全新的娱乐领域,那就是正在等待被挖掘的偶像IP市场。

2018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综艺节目大受欢迎,以练习生为主体培养偶像的4.0模式诞生了,资本从之前对文化传媒公司的投资,转变成了对偶像个人的未来价值投资。

从90年代偶像到创作才子再到选秀明星,最后再到如今的4.0模式,即以练习生身份出道的偶像,比如杨超越、蔡徐坤等。

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恰恰说明了大众对于偶像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曾经的精神崇拜到现在的参与其中,这种偶像与粉丝共同成长的模式,再次让资本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偶像IP为什么会成为商业资本市场中的香饽饽?

主要原因是,在这种打造偶像的过程中,资本可以通过大众的喜爱程度,从而筛选出最有商业价值的偶像,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风险。

自己喜欢的偶像由自己选择,如果喜欢这个偶像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也都愿意为他花钱打Call,资本就会加大力度去投资这个偶像,为了以后收获更多的回报。

如果把偶像比作一个全新的产品,那么这个产品就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而产品定位一般是根据产品本身的特性来决定的,用在偶像身上就是“人设”。

在《创造101》中,孟美岐被定位为仗义的山支大哥,杨超越最初的定位则是全村的希望。

提前设计好偶像人设,或者根据其发展进行定位,按照不同的风格去推广营销。吸引不同的人群,再根据个人人气确定咖位,最终决定未来可以得到多少资源,这就是娱乐行业打造偶像IP的过程。

当然,资本为了规避风险,投资也必然是有条件的,投资人会对偶像的人气,也就是流量进行评估,最终定下一个“对赌协议”。

什么是对赌协议?

娱乐圈明星签的对赌协议就是军令状。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明星在2018年底签了一份对赌协议,承诺要在2019年为公司赚1亿,结果到了年底没有赚够1亿,那剩下的钱就要自己掏腰包补上。

明星为什么要签对赌协议?

因为培养偶像既费钱又费力,随时都要保持高曝光度,频繁的曝光自然就需要金钱的支持,资本为了帮助其达成业绩,给了偶像很多资源和帮助,那些没有资源的偶像们大多都免不了凉凉的下场。

这更是像一场赌博,一旦偶像当年没有完成业绩指标,就意味着资本来年在这个偶像身上的资源和投入就会大大减少,再把现有资源分配给其他人。

在压力之下,提高自己的商业价值是最明智的选择。一般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实现,即流量、口碑、作品、商业品牌合作。

现在我们会看到大多数练习生成功出道之后,都会在影视综上及商品代言全方位发展,既要保持话题度,形成良好的口碑,还要有优秀的影视作品作为基础。

为了稳住自身的商业价值,偶像自己要顶着三方的压榨,分别是本公司、资本方和品牌合作方,所以说偶像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工具人。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的实现变现?

想要变现,就需要找到娱乐市场中真正的消费群体,就是追星一族。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提到到粉丝经济了,在饭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追星女孩,必须有着极其强大的饭圈素养和“钞能力”。

现在的偶像大多数是由粉丝投票选出的,自然离不开粉丝的支持,所以这些粉丝也被称作为“明星制作人”、“女团创始人”。为了让自己的偶像走上巅峰,花钱应援购买周边和代言商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资本就开始疯狂的设计各种套路让粉丝们花钱。

比如在《创造101》中的“众筹出道”,其中有21W人次参与,一共筹到了2000多万,由此可见粉丝的力量不可小觑。为了让自己的偶像拿到某些产品的商业代言,就要购买这个产品,还有利用粉丝来解锁偶像视频任务的操作,来引流关注自己的天猫店铺等等。

像购买QQ音乐数字专辑这种操作就更常见了,蔡徐坤5块钱一张的数字专辑,已经累计购买了1000万张,总收益有5000多万。

即使没有金钱上的支持,粉丝们还可以帮助偶像签到打卡,对微博进行点赞、评论、转发,第一时间控评打黑子,出各种视频精修图进行扩散等等,应援方式数不胜数。事实证明,偶像的号召力越大,则越能带动消费。

到头来资本赚的盆满钵满,偶像们还在没日没夜的工作,完成资本定下的艰巨任务。

这种打造偶像的新型模式,在商业市场中到底奏不奏效?

在每日经济新闻的一篇报道中,谈到2019年偶像经济相比去年年底投资减少了80%,像《青春有你》、《以团之名》等以练习生打造偶像的综艺节目,话题讨论度呈现了断崖式下跌,影响力并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期。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样的商业模式,在本质上是同一个圈子里的竞争,饭圈中粉丝的数量有限,他们也越来越理性,大家对于偶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果偶像本身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就很难吸引粉丝。

所以说,娱乐资本市场造就的神话来得快去得也快,偶像们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虽然,偶像们被资本当做工具人,但事实上也算是各取所需,不存在什么公不公平。

对于粉丝来说,适度追星有益身心,过度追星费钱劳心。偶像们可能真的需要你们的支持,但他们也不希望看到粉丝挖空自己。资本市场毕竟是资本市场,偶像毕竟是偶像,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在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去支持喜欢的偶像,让自己变得优秀才是最有意义的。

上一篇:关晓彤在家秀身段,一身粉装下跳街舞,是和男友鹿晗学的?
下一篇:中国最会聊天的综艺,千万别停播

街舞资讯热门